如何开展名著阅读教学

    陶丽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不仅使初中生能够切实体会到名著中的文化魅力,还能够持续提升初中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从而把古人的优秀文化思想得以传承,促进初中生思想的成长与独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还需重视实践名著阅读教学,通过创设期待情境,营造名著导读“场”;了解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兴趣;巧用“空白”,生成阅读探究,促进名著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利用期待指向,强化名著阅读深度

    要引导初中生进行名著阅读,初中语文教师自身就需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名著阅读深度。初中教师唯有自身真正理解名著,才能够在名著阅读课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找准初中生的兴趣点。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利用期待指向,完整阅读名著,深入解读名著;全面研究名著,和名著深入对话。

    第一,完整阅读名著,深入解读名著。完整阅读名著就是要求初中语文教师阅读名著的全文,了解全文的行文脉络,这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师全面把握名著、延展阅读空间、强化思维能力。但由于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诸多角色,时间较为紧张、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缺乏足够的时间来完整阅读名著。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完整阅读名著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思维导图,通过思辨性读写来提升阅读效率。以完整阅读《骆驼祥子》为例,《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较为鲜明,祥子为人淳朴、勤劳,且具备明确的理想,然而性格较为软弱、觉悟性不强;虎妞为人粗俗、泼辣,然而对于祥子却有真挚的感情。因此,在分析文中主人公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摒弃自身的好恶,确保对主人公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并将这些评价体现在思维导图中,即发挥思维导图的特点,以多彩的颜色标记主人公的性格。

    第二,全面研究名著,和名著深入对话。一是当代初中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课外时间严重不足,二是名著的阅读难度较高,而初中生的鑒赏能力较为有限,因此初中生一般都倾向于浅层次的阅读,难以深入理解名著。这便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上课前,全面研究名著,和名著深入对话,明确需要怎么引导初中生如何进行深层次阅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形成读者心理,提升自身的“素读”水平,即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尽可能少地利用辅助材料,静心阅读名著,领悟名著的内涵,对名著进行批判性解读;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应当重视寻找名著中的细节,切忌浅尝辄止,重视发挥发散性思维,体会出名著的巧妙之处,确保在名著阅读课堂中赋予解读内容更多惊喜,激发初中生的名著阅读兴趣。

    二、创设期待情境,营造名著导读“场”

    “场”原意为物理学中产生某种特定作用的一个大的范围,如磁场、电场等,而语文中的导读“场”是其概念的延伸,意指外部环境与读者内心产生作用的范围。导读“场”的和谐程度是一种临界程度,就如物理学中的共振,它是需要教师运用个人教学技巧和人格魅力创造一种情境去引导同学们与所学内容产生心理共鸣的一种最佳范围。使得最终效果呈现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名著阅读,并享受其中。

    第一,运用语言魅力,引入情境。前苏联著名实践教育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过语言教师审美的重要性,一个言行具有文学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犹如一把开启名著阅读经典的钥匙,不断引导中学生走进名著的世界,使其切身领略到名著中的传统文化魅力。例如,在鲁迅的《朝花夕拾》阅读教学中,重庆某中学的一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将作者的样貌作为导读的线索,加之语言色彩的描绘,以生动诙谐的口吻轻松地将学生引入到了文章的情境中。陈丹青先生曾说过,以鲁迅的相貌作为《朝花夕拾》导读切入点的原因:不仅仅是特别,他的脸既慈悲又冷酷,既坦然又清苦,既风流又刚直,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很多教师更多提及到的是他的文笔魅力,却没想到他的魅力源于本人,如此情境才会为学生创造一种期待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应用声色影像,渲染情境。当代互联网多媒体设备的引入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例如,对于《骆驼祥子》这类故事情节较为抽象的名著来说,仅凭教师的语言讲解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现代声色像教学设备使抽象名词具体化变得轻而易举,它能够充分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具象生动地解读名著中的古代名词。如《骆驼祥子》中的人力车夫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是一个及其陌生的名词,毕竟《骆驼祥子》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是在二十年代末期,年代久远,但一经声色像的展示,其概念便一目了然,再配以老北京音乐为背景营造年代气氛,更加容易将学生引入到文章情境中,使学生深入领悟名著阅读的意义。

    三、了解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兴趣

    在名著阅读中,精准了解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期待及其重要。它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基于兴趣朝着自身期待的阅读方向持续深入。语文是一门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其主观性较强,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进行教学,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首先,教师可通过线下聊天的方式了解不同学生的名著阅读量、阅读种类和阅读喜好等,再以此为参考制订名著阅读教学计划,对号入座,满足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期待。

    其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著中都蕴含着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考虑到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阅读涉及不同学科领域的书籍,丰富自身的知识涵养,学以致用,有助于理解名著中的语言描述。例如,《红星照耀中国》这篇文章不仅讲述了中国红军和共产党的光辉事迹,更多的是通过中国抗战历史的描述来渲染中国红军和共产党在抗战中的艰苦历程,从而引出《红星照耀中国》的主题。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进行名著阅读时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切实体会到文章的内涵。

    最后,不同学生的情感和生活经历对名著阅读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教育界称之为学生的生活期待视野。生活期待视野对于学生在名著中所描述的情感理解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只有充分掌握学生期待,才能教有所养,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巧用“空白”,生成阅读探究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名著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秀的作品在情境、语义、感情、语言上都会给读者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通俗讲是一种“空白”,为读者留下充足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为“空白”增添不同的意义。

    例如,在进行《红楼梦》的阅读教学时,第40回的章节可以运用第5回的回忆来引导阅读,第5回中有书: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主要通过描写金陵十二衩的判词和红楼梦曲中的不定点来引起学生的阅读想象力,来为文章弥补意义上的“空白”点。文章情节的流动是一篇名著的灵魂所在,它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人物形象的展现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善于发现文章的内在层次,进而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引起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阅读探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新桥中学(21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