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光源支架”诞生记

    王钦祎

    在开展“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自主活动时間,姚姚、燕燕等几个孩子来到皮影剧场,姚姚叫燕燕举着手电筒,自己操纵皮影人,演起了皮影戏。过了一会儿,燕燕抱怨道:“我举了好久了,手好酸。”姚姚建议:“那换个人举手电筒吧。”

    交流分享时,姚姚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有个问题:有没有好的方法放置手电筒?这样就不用小朋友举手电筒了。”

    这个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全班幼儿的共鸣。皓皓说:“手电筒可以放在椅子上。”悠悠说:“可以把手电筒放在桌子上。”糖糖说:“还可以做个支架。”……我说:“你们可以去试试能想到的所有方法。”

    第二天自主活动时,姚姚、鑫鑫来到皮影剧场,逐一尝试小伙伴们提出的方法。他们把手电筒放在椅子上,可椅子太矮了,光线射不到幕布上;他们又搬来桌子,把手电筒放在上面,可幕布上的影子不完整……尝试了好几种方法,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于是,他们把自己的问题呈现在班级的“问题墙”上。

    自由活动时间,几个孩子聚集在“问题墙”前讨论着。“手电筒放在椅子和桌子上都太低,幕布上的影子不完整。”“有什么好方法能把手电筒的位置抬高呢?”最后,孩子们想到了做一个手电筒支架。这时,我凑过去问:“要做手电筒支架需要做些什么准备?”佳佳说:“先要设计搭什么样的支架。”燕燕说:“还要准备搭支架的材料。”“那用什么材料搭支架呢?”我又问。孩子们纷纷说:“用吸管。”“用木棒。”“用扭扭棒。”于是,我引导孩子们画支架设计图,还在“百宝箱”里投放了吸管、木棒、扭扭棒等材料。

    又过了一天,姚姚、鑫鑫、燕燕、浩浩等再次来到皮影剧场,这一次是要制作放手电筒的支架。他们先尝试用吸管做支架,但吸管太软无法支撑手电筒。于是,决定用木棒代替吸管。他们用绳子把木棒扎成一个三角支架,但刚把手电筒放上去,支架就散了。

    接着他们使用扭扭棒代替绳子,鑫鑫和燕燕扶着木棒,姚姚用扭扭棒不停地绕,使劲地拧,支架终于搭成了,但手电筒一放上去,还是马上就掉下来了。

    孩子们有些沮丧。这时,我拿了一个平板电脑走到他们面前说:“别沮丧,一定有办法的。”姚姚看到我手中的平板电脑说:“我们去网上查查资料吧!”于是,几个孩子凑在一起查资料,很快他们就又有新想法了。

    之前因为手电筒与支架接触面小,所以手电筒放不稳,稍微碰一下便会掉下来。这次孩子们用相同的材料做了两个木棒支架,再用扭扭棒将两个支架连接在一起,这样将手电筒的两端分别架在两个支架上就非常稳了。这一次,终于成功了。

    此次活动中孩子们在兴趣和问题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推进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介入,更多的是顺应和支持幼儿,只是在幼儿陷入困境感到沮丧时,给予适宜的支持。如,组织幼儿交流讨论,提供幼儿活动所需的材料,帮助幼儿获得解决问题的线索,充分调动幼儿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学习兴趣,直到他们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