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王义
怎样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以及本人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现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现教师知识结构的全面性
凡就读学生无不希望自己的任课教师学识渊博,为满足学生这种强烈的求知愿望,从事法律课教育的教师必须适应其要求,想尽办法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利用课余时间努力自修法律知识,否则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只有在掌握系统的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在准备教案过程中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法律学的各方面价值,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法律知识的理论价值;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实现法律知识的应用价值;尽心规划设计,使学生了解参与法律知识的产生过程,实现法律知识的智能价值;努力开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法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实现法律知识的教育价值。这些价值实现的前提是对法律知识的全面系统地掌握。实现教师知识结构的全面性,还要求教师关注立法过程。
实现教师知识结构的全面性、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先决条件。
二、实现师生交流的双向性
从中学生身心特点看,中学生渴望并热切要求与成人平等相待。从法治思想观念看,尤其现代的法律观念其核心就是“正义”与“公平”,所追求的是“人人平等”。
从教学的规律角度分析,“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只有二者即教师与学生相互磨合相互包容,方能达到统一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方能满足学生“平等”的需求,方能与法律崇尚的“平等”思想相协调,实现师生的平等交流。
法律课教师要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讨论,发表意见,想办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体验。
三、实现教学设计的活动性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显著增强,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组织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只有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才能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在教学中可尝试如下活动形式。
1.演讲活动:在每节课前安排一名同学演讲,内容包括法律及与道德与法治课涉及的任何思想、观点、见解。这一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通过已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些不复杂的法律及思品课涉及的问题。
2.模拟法庭活动:学生按照法庭审理案件的程式分别扮为各样角色:法官、书记员、辩护律师、原告、被告、庭审观众等,排好各自位子,形成刑事庭或民事庭的氛围。原告、被告及他们各自律师唇枪舌剑,又使学生在求变求异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不同角色共同完成活动任务,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因而实现了素质教育在智力与非智力方面的要求。
3.参加庭审:学生以旁听观众角色参加本地的庭审,与本地法庭建立联系。在遇有公开审判案件时,各班部分同学轮流参加。例如,在2020年4月15日,我们组织了部分学生参加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桩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原告为淄博市苏某,被告是本村村委会及财产直接侵害人康某,参加类似庭审,使学生能在观察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新知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和运用法律武器的能力,并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国人要在新的世纪建立健全法治经济。我们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師应该而且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塑造一批批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有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