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严云山

    [摘要]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有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当今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严重不足、考评方案步骤不完善、考评体系指标不健全、考评方法陈旧等诸多问题。坚持明确性、敏感性、准确性、可接受性、一致性原则,选择合适的考评主体、制定科学的考评方法、指标和程序、确立准确及时反馈机制,加快构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组织;考核评价;建设、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是在党建思想理论指导下,根据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目标,通过确立正确的考评原则,选择合适的考评主体,制定科学的考评方法、指标和程序,准确及时反馈考评结果等环节,建立的一个对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成效的考评系统。习近平指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①。”这为加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的意义

    紧密结合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构建科学合理的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准确高效全面地掌握民办高校党建情况,从而有利于提升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有利于发挥好民办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利于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

    (一)有利于提升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

    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近年来,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特色基层党组织创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也必须看到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构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推进民办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有利于发挥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习近平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民办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民办高校党组织系统中基层组织形式,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最基本单位,是领导所在部门党员团结、带领师生的战斗堡垒,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构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有效开展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就是以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为载体,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纯洁性和先进性教育为主线,突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增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因此,构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三)有利于促进民办学院健康发展

    对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进行考核评价是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指导思想的重要举措。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一样,根本任务是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民办高校党组织系统中基层组织形式的基层党组织,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务来开展各项工作,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加强党的建设,保证本部门教学工作、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招生就业、党团工作、学生专业社团组织、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有效达成。

    二、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的状况

    民办高校对我国而言,还是个新生事物。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只是简单照搬公办院校模式,缺乏针对性,考核内容和标准设置不够合理、考核方法不够科学、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一)民办高校对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公办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统领学校各项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民办高校则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拥有学校各项工作的最终决策权,负责委任校长并掌控学校大局。在这种办学体制下,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很难得到应有的发挥。很多民办高校首先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一心抓建设、抓教学、抓管理,认为良好的教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质的教学水平才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有的甚至认为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是虚的、空的,整个基层党建工作在民办高校的地位有被边缘化、薄弱化的趋势。

    (二)学校对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工作投入严重不足

    公办高校享受国家专项财政补贴,有比较充裕的工作人员和活動经费。民办高校在办学形式上为出资人独立办学,没有国家财政扶持和补贴,在运营方面就不可避免地注重成本核算。因此,由于经费问题,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一般较少,多为上级领导部门统一部署安排,很少有自发的活动。民办高校为了节约成本和开支,机构和人员都比较少,基层党务工作者往往人手不足,很多党务工作者都是无薪兼职,党务工作动力不足,这些给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难度。

    (三)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案步骤不完善,考评体系指标不健全

    目前,虽然有部分民办高校把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体系列入工作计划,但总体看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对考评标准的把握随意性较大,设置的考评指标内容不是太过简单、就是太过复杂,在定性和定量的指标内容确定上不能做到平衡,存在评估体系表述抽象、模型结构僵化等问题②。

    (四)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陈旧,不能与时俱进

    民办高校由于对党建投入不足,工作创新性不够,在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中,基本上是照搬公办高校一些陈旧的考评方法来开展工作。例如,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组织考评、个案访谈、听取汇报等,由此形成了大量的纸质工作简报和总结材料,而对比、分析、研究这些材料需要耗费党务工作者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既拖延了工作进度,无法提高工作效率,也造成了考核评价结果不够科学准确,迫切需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加以改进。

    三、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刘云山指出,高校党委要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高校发展优势。因此,加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首先要在董事会(理事会)层级建立党委组织,对董事会进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从而协调民办院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全国高校要求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之间的矛盾,进而有利于解决民办高校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中的领导重视和投入的问题。然而,如果没有统一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也无法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就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加快建立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一)构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民办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估是一项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其考核评估的最终结论对于高校基层党的建设具体实际工作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因此,以科学的态度,遵循一定客观原则,建立合理、可行的高校基层党建评估体系,才能切实提高党建效果。

    1、坚持明确性原则

    民办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体系要有清晰地考核标准,能够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明确的指导,告诉他们党和人民期待的是什么,他们应该如何达到要求。如果设定的考核标准不明晰,考核评价体系就不能有效实现其管理目的和开发目的。克服党建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软弱性,引导高校基层党组织按照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开展工作,引导高校基层党组织抓好那些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建设性和方向性的工作,确保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2、坚持敏感性原则

    民办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体系要具有区分不同评估等级基层党组织的能力。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把各校的考核情况作为评判学校规范办学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作为评选表彰先进的主要依据。如果该考核体系不能对这些民办高校基层党建作区分,那么省委工作也就无法作出科学决策。

    3、坚持准确性原则

    准确性又称效度。民办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体系应该能够衡量基层党建成效的所有方面,又要排除无关信息。考核评价体系是反映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和执政成效的综合体系,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应充分考虑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特点,既要体现硬成果,也要体现软成果;既看过程,也看成果;既看近期成绩,也看长远成果。党员管理、组织发展、组织生活、党费收缴、党的重大活动的开展等应全部纳入考核范畴,只有实现考核指标的全面性才能体现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但同时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尽量排除偶然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考核评价指标与党委中心工作、高校党建自身特点与要求、基层党组织职责、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内容相符合。

    4、坚持可接受性原则

    可接受性是指民办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体系受使用者支持的程度。在技术标准上设计再好的考核评价体系,如果得不到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的认同和支持,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实施。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从考核体系中感知到的“公平性”,是其支持考核体系的重要基础。因此,考核评价指标应保证在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前提下进行构建。各个考核评价指标的设计与制定应符合上级要求与校党委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要求,同时还应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考核指标及考核评价主体的选择及确定方式,应向全体党员及党员干部公开,以充分听取意见。作为考核主体的人员在考核前应接受培训,以了解对考核对象进行公平公正评价的意义及重要性,减少主观错误和偏见。

    5、坚持一致性原则

    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正确处理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的关系,既能保证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目标同向,均以学校学院的改革发展稳定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为共同目标;又能体现两者工作同步,在制定规划、具体落实、检查指导、考核评价等方面共同参与、同步推进;还能明确责任同一,强调党建工作对行政工作的保障、监督和促进作用。体现一致性原则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能把党建工作促进行政工作的具体成效反映到考评体系之中,又能有效地区别于单纯的行政工作考核评估。在构建评价体系上既要避免用行政工作考核替代党建工作评价,又要避免党建工作的评价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

    (二)构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应选择合适的考评主体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评主体应当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考评主体应该了解被考评者的工作性质和内容。第二,考評主体应该了解考评的标准、程序和方法,懂得如何避免考评系统可能出现的偏差。第三,考评主体要有考评动力。这会直接影响考评质量。第四,考评者应当公正客观,不怀偏见。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评主体可能人选有院领导班子成员、党总支书记、其它基层党组织、本单位教职员工、本单位学生以及被考核者组织本身。单纯依靠某一类考评进行评价不妥,现在一般采取360度考核主体选取法,即由多种考评主体来对基层党组织进行评价。这有助于全面了解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绩效。

    (三)构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应制定科学的考评方法、指标和程序

    1、选取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的方法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体系包含多种考核方法,考评实施者要结合具体考评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考评方法。

    第一,比较排序法。就是对民办高校某基层党组织的党建绩效作出总体评价,并且将之与其它基层党组织进行比较,排出优劣顺序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没有统一标准,可接受性低。因而只能用于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大体了解。

    第二,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分解为多个组成因素,并将这些组成因素进一步分解为多指标的若干层次,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层次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以此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多指标、多方案决策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考核评价中的运用,是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这个复杂系统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等评价标准以及评价主体等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按照这些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之后再转为对这些指标的整体权重进行排序判断,最后确立各指标的权重。由于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考核评价指标是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而且目标值又很难进行定量描述,层次分析方法比较适用于分析这样的问题。

    第三,关键事件法。关键事件法是客观评价体系中一种简单的考核方法,是通过对基层党组织及党员的一些重要工作或活动作为关键事件进行分析,对造成这一事件的行为进行性质认定进而给出评价的方法。在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考核过程中,利用关键事件法对每一被评者在“重要事件”(某一特殊活动或工作)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估。对这些行为表现要形成书面记录,所记录的具体事件和行为经整理、归纳、汇总就可得到相对可信的结论,使每个被评者在考核过程中可以根据“重要事件”获得相应的加分或减分③。

    第四,行为对照表法。行为对照表法首先要求考评管理者界定哪些关键行为是良好的党建工作所必需的,然后对这些关键行为进行描述,制定出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考核主体再对党组织的工作行为与这个行为规范进行对照,判断哪些行为符合要求,哪些行为没有达到要求,并按照评价标准给出分数;最后考核主体汇总得分,得出最终评价结果。行为对照表法可以说是对关键事件法的改良。它适合于大多数党组织的统一评价标准,不仅对必要的基层党建工作行为给出详细描述,而且对基层党组织工作行为符合行为规范的程度给出评价,所以,评价结果不仅可以用来指导基层党组织改进工作,还可以用来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绩效进行比较,用于评优评先,奖励先进。因此,行为对照表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基层党建考核方法。行为对照表法的难点在于对考评实施者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制定出一套行为规范和评价系统,还要长期观察、记录基层党组织工作行为,或者退而求其次,审查大量基层党组织工作行为记录。

    2、制定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的考评指标

    要想较全面考察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就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无论层次分析法还是行为对照表法,都要制定考核指标。确定考核指标要遵循基层党建考核指标与基层党建工作一致原则以及基层党建考核指标的可观察、结构性、独立性原则。确定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指标需要经过设计指标内容、归类合并与筛选、量化、测试与修改四个过程。具体内容为:第一,设计指标内容。应从确定考核要素入手,进而确定能包含这些要素的具体指标。第二,归类合并与筛选。对这些指标进行归类处理,即剔除相互矛盾、重复交叉的指标,用可观察的指标代替不可观察的指标。第三,量化。根据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赋予一个数值,使之恰好能表示该指标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性。通常是把整个指标体系看成1,各指标的重要性则用一个小于1的数字来表示。这个数字又被称作权数。所有指标的权数相加等于1,也就是整个指标体系。权数可以根据经验来定,也可以专家经验来确定。另外,还可以采取德尔菲加权法、层次分析法加权法、多元回归加权法等统计学手法。第四,测试与修改。通过以上程序制定的考核指标,必须在抽样试用之后才能全面展开使用。以上过程都是由考核管理者实施的,要被考核的基层党组织参与,考核系统的有效性才能被检验出来。然后对不足之处认真修改,确保考核系统本身的品质④。

    3、完善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的程序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考核评价程序确定为:第一阶段自评。基层党组织根据各项指标进行自评,并撰写自评报告。第二阶段基层党组织述职。召开本单位全体教职工大会,由基层党组织书记代表组织对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述职。第三阶段本单位群众评议。为充分了解本单位师生员工对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情况的评价,由党委组织进行民主测评。第四阶段跨部门评议。为充分了解院领导班子成员、党总支书记、其它基层党组织对该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情况的评价,召开主管领导、其他上级领导、相关基层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开展民主测评大会。对民主测评中差票率高于20%和优秀率低于60%的基层党组织,将进行重点考核。在此基础上,将对各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上报党委后,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对象。

    (四)构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应准确及时反馈考评结果

    构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并有效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考核评价关键是要重视考核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考核评价结果的合理转化和利用是发挥绩效考核作用提高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的关键⑤。

    1、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分析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

    考核評价最根本的目标是“以考核促整改、以整改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而想要实现整改首先就要明确整改什么。针对考核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要按照层次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评价的基层党组织,针对性帮助其分析问题的成因和提出整改措施。

    2、正确引导、有效激励考核评价结果有引导和激励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外附激励和内滋激励等。通过考核评价对考核评价成绩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务人员及时进行激励,对考核评价成绩差的基层党组织及时进行总结整改,同时及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各项指标和相关的制度、流程和措施,使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工作更加趋于科学和合理。

    3、制定整改规划、限期整改,在上级党组织的帮助和指导下针对考核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剖析问题和不足的成因。根据考核评价的原则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同时学校党委组织部门、基层党组织要做好整改的指导和督查工作,保证整改工作切实落实到位、取得成效。

    [注释]

    ①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EB/OL].人民日报(2016-12-9),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12/09/nw.D110000renmrb_20161209_2-01.htm.

    ②孙永新.民办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现状分析及对策[J].沈阳大学学报,2014(6):767-768.

    ③周菲.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2011(5):142-143.

    ④人力资源管理编写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197.

    ⑤李婷婷,刘家贵,王鹏宇.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吉林教育,201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