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技推广信息进村入户的探讨

    马玉霞 付金阁 周华

    摘 要:基层农技推广信息进村入户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大武器,是快速提升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素质的有效手段,是政府、农技推广等相关部门切实为“三农”服务的基础技术体系,是让农民更自主、更灵活地发挥技术优势的脉络,是新时代振兴乡村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以榆樹市实施农技信息入户为例,深入探讨入户实施中存在的农技推广信息入户不畅等问题,基层农技部门加强农技信息尽快入户,成为广大农户培育提升自己的新动能,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农技推广;信息入户

    中图分类号:F323.3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8.032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各种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刻离不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农技推广信息也一样,只有通过“互联网+”和现代移动端等多种方式,并建立其强大的农技推广体系,才能在完成适应本地信息采集的同时将先进的农业科技信息和机具信息及时、快速、有效地推广给广大农户,从而实现科技耕种、经营和管理,促进生产节本、农户增收、农业见效。

    1 榆树市农技推广信息进村入户实施现状

    目前,榆树市现有农技推广机构市级3个、乡级48个,农技推广信息进村入户自2017年全面实施以来,年累计提供公益服务12万人次,便民服务8000人次,培训130余名乡级农技信息员,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近1000户,网民近60万,培育了坤泰农产品展销中心、郭老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青岳精品编织有限公司等市级7家电子商务示范点,市级是主体,乡镇农技推广信息全面吸纳。形成了村村有示范、乡镇有基地、市级有总农技的交叉信息网络和立体格局。

    2 农技推广信息进村入户的重要作用

    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科技水平整体提高,例如手机移动端的操控、无人机的运用等精准农业的实施,越来越要求广大农户适应现代农业的这种新形势,农技推广信息入户显得尤为重要。

    (1)农技推广信息进村入户是提升广大农户科技素质的重要途径,虽然现在广大农户也使用上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但是,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是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中老年人,只有通过进村入户,手把手地教广大农户如何使用“云上智农”等APP,才能掌握平台里的各项科技,并进行筛选,提高他们的整体科技素质。

    (2)农技推广信息的进村入户是快速加强农村供给侧结构调整,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现在广大农村种植结构单一,造成粮食价格优势不明显,通过农技信息进村入户,不仅带去先进的农技和机具,同时也带去了国家的农产品调控政策,这样可以因势利导广大农户根据自身优势去发展,避免盲目重叠,形成立体横向发展,并向农产品加工业纵向延伸,有利于农业升级、农产品流动。

    3 农技推广信息进村入户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各个地区农作物品种、种植方法等不同,甚至一个县级的不同乡镇各项农技措施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农技推广信息进村入户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困难。

    (1)各个农户的农技作业方式和机具不同,造成农技推广信息不能够及时准确对应到农户。榆树市按地域分为松花江片、南卡岔河和北卡岔河,仅就种植玉米来说,南卡岔河农户实施大垄种植,一次性开沟施肥,而松花江和北卡岔河农户多数实施保护性耕作,施肥方式不一样,甚至每户种植需求都不一样。

    (2)涉及农技信息和服务资源分散。农技推广的农技和机具的资源涉及到全国各地,如何做到有选择地适应当地的品种和机具。单从机具上来说,不管是旱田机具或水田机具,由于有些产品配件的不通用,造成更换配件信息协调十分困难,作业时期容易误工,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和销售环节更是如此。

    4 推进农技推广信息进村入户的对策建议

    (1)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户制宜,采取多种手段推进农技推广信息进村入户。对于不同地块,不同的播种时间,不同的播种方式,采用不同的机具和品种,应对农户采取更丰富的信息服务,不能千篇一律,同时要采取QQ、微信群等新媒体方式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技术指导,做到服务“零距离”。

    (2)要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农技推广信息队伍和健全覆盖市、乡、村的三级基层农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随着省市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的实施,对于广大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员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学习培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农技和机具的选择入手,从广大农户的个体需求出发,做到农技推广信息及时、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广大农户,并付诸实践应用。对于广大农户来说,不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一员,还是作为其辐射带动户来说,要通过培育,努力学习各种实用的技术,掌握先进机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其性能,掌握保养和维修技术,做到自我完善和提高。

    (3)要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加强舆论氛围和宣传。农技信息平台作为农业生产的技术储备和机具储备,必须做好宣传和引导作用,提高其认识农技推广信息的重要性,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农技不断的储备和更新,形成高效农业产业链,最终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