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高段球类项目教学策略探讨

    冯小炎

    摘 要:本文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对传统球类项目课堂教学的比照,提出了小学高段球类项目教学从掌握技能向运用技能转变的观点。通过五年级排球课教学案例,解析了高段球类教学的“目标为体能,技术可淡化,评价要到位”策略,为核心素养下球类项目课堂教学的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球类;排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12-00-02

    体育健康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方面。在运动能力方面提出体育教学要从掌握技能向运用技能转变,也就是教学目标确定时不要纯粹地指向一个技术,而是要定位在运用这个技术的过程中加强体能的锻炼,这与以往的学习技术动作是不同的。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球类等技能主导类项目在“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目标构建上,建议采用1? 2? 3的课时比例,淡化单一技术练习,提倡技术在多变情境中的学习与运用,促使学生会学与会用。球类教学应更多在运用中加强体能训练和提高技术,而不是唯技术教学或唯体能教学。

    为此,在球类等技能型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教学生锻炼的方法作为教学内容,把锻炼学生体能和教学简单技术作为体育课的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球类教学中遵循“注重运用,强化体能,掌握简单技术”原则进行教学,现以五年级《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方法》教学为例加以解析和探讨。

    一、目标定位要准:用球锻炼

    (一)课例解析

    排球教材在《纲要》中划分为限学内容,水平三内容标准为排球基本活动方法,即多种形式的垫球活动。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是五年级第一学期教学内容,是学生比较喜爱的学习内容之一,但技术要求高,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在目标定位时要降低技术教学,淡化纯技术教学,更多地体现在体能维度和运用维度上。为此,本课结合技术教学以玩球为主旨,通过排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习,使学生都能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不断提高排球运动技术和比赛参与能力。基于上述思考,确定以下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并说出动作要领,通过观察能相互指出存在的问题。

    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一插、二夹、三抬臂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要领,50%以上学生能一次性垫球5次以上,动作自然连贯。通过运球跑练习,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和灵敏素质。

    情感目标: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积极主动、相互配合的良好作风。

    (二)策略探讨

    目标定位是否符合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常常决定了课的成功与否。球类项目课要把球作为载体,用球来强化体能作為首要策略。

    1.结合体育文化

    足球、篮球、排球三大运动项目,都有着深厚的运动文化。中国女排精神、美国篮球文化、巴西足球文化等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元素。正能量的朱婷、姚明等是学生崇拜的明星,以他们的积极事例作为教学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球类项目的兴趣。

    2.降低难度系数

    小学阶段是学习和形成球类项目基本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而这离不开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的学习。《纲要》指出水平一、二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体验球类,水平三才会出现组合练习和综合活动,所以在目标定位时,要适当降低难度,通过游戏形式先让学生喜欢上学习,再出现综合性活动。

    3.强化体能训练

    足球、篮球、排球的技术学习既是学习内容又是学习载体,学习球类技术是教学目标之一,但不是唯一。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球类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体能发展。

    二、教学方法求变:以趣激趣

    (一)课例解析

    1.准备热身:情景导入,激趣热身

    在课的开始部分,我先通过微视频播放中国女排里约夺冠影像,让学生感受中国女排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双手正面垫球方法,从而利用榜样力量,开始本课的教学。

    热身活动时,设计了慢跑取球和创编球操两个内容。绕排球场慢跑分组取球是让学生感知排球场地的大小,而且不浪费教学时间。取球时,第一圈是每人取一个放在球场四角呼啦圈框住的球,按照4、3、2、1组取球的方式,防止取球时的拥挤和停顿。第二圈慢跑时让学生交叉步走,第三圈慢跑又增加一个并腿跳跃,无形中训练了排球移动步法。

    创编球操时,主要是让学生的各个关节得到充分活动,同时为直臂垫球动作做好铺垫。师生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地做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遵循教学规律与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体育课堂常规、微视频导入、慢跑热身、“创编球操”,让学生感知“排球场”大小,明确活动区域,树立规则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练兴趣,达到身心热身效果,为下一步的学练做好铺垫。

    2.方法学习:合作学练,体验展示

    在教学正面双手垫球方法环节,我遵循“以学定教”的理念,先通过学生自己尝试环节,了解学生已有水平。如发现学生已有一定基础,则可以适度运用榜样教学,如果没有就通过教师示范和媒体演示等方法教学。

    在三个知识技能点教学时,即手型、站姿、击球点教学时,我通过两次教师示范、一次媒体演示、一次学生体验的方式进行教学。讲解示范有利于学生建立垫球动作初步印象,媒体演示“叠掌、直臂、压腕、顶肘、击球点、屈腿”等动作技术,有利于学生明确动作方法细节。通过动静搭配的方法将动作展示给学生,效果会比较好。特别是在击球点理解上,我通过即时贴的粘贴,让同学清楚了手臂击球的位置,为接下来的直臂垫球打好了基础。

    在学生掌握基本手型和站姿后,我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通过垫固定球练习、自抛自垫一次尝试、你抛我垫练习、一插二夹三抬臂练习、连续自抛自垫练习等,让学生每练一次都有新的挑战。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对直臂、压腕、轻抬臂进行重申,让直臂概念不断重复。

    3.素质练习:合作竞争,均衡发展

    通过近20分钟的垫球练习,学生学习注意开始下降,急需变换练习内容来调整。考虑到垫球是上肢运动为主,而且运动强度不是很大,搭配跑的灵敏性练习后,对学生全面发展更加合理有效。先通过原地双手高运球、低运球做衔接,用节奏变化刺激学生兴奋度。然后采用转身运球跑、送球跑接力不断改变练习的方法。这不仅充分激起了学生的挑战欲望,还为学生学习排球传球奠定了基础。

    (二)策略探討

    球类项目教学不能是一个哨子一群人,一人一球玩到底,而应采取更多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学生有趣味的学习效率远远高于任务型学习。

    1.多媒体教学的积极运用

    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讲,技术动作往往是一瞬间的事情,要把动作定型下来比较难。正面双手垫球动作不仅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而且排球垫在手上会比较疼,学生有一种畏难心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用中国女排里约夺冠的影像激励学生要像女排姑娘一样不怕苦、不怕累、不放弃。在学练阶段利用PPT大图讲解垫球的部位、手型和站姿等,让学生能够看到动态动作的静态画面。同时充分利用音乐进行渲染气氛,开始部分用《小鲤鱼》音乐做球操,加强学生的节奏感,结束部分运用《虫儿飞》进行拉伸放松整理。多媒体为目标达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辅助器材的灵活运用

    球类项目教学往往还需要用其他适当器材来辅助,这些器材的选择要遵循一材多用原则,千万不要为了好看而增加没必要的器材。本课教学中的每人一个排球是必备器材,呼啦圈和即时贴是本课的辅助器材。呼啦圈开始是固定排球的,为了防止排球的滚动,学生分组时放置在排球场的四个角落,当学生沿着排球场慢跑拿球时,既分散了学生,防止安全事故,又让学生了解排球场的大概空间。当进行往返接力时,呼啦圈又成为标志物和固定放球的框。而在手臂上贴即时贴是为了让他们更加明确垫球位置,教师也能通过该标志检查学生垫球位置的控制情况,整节课的器材运用简单有效。

    3.体能训练的有机运用

    《纲要》指出:球类项目学习要以技术学习为载体进行体能训练,所有技术的学习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围绕能力的提高、体能的发展进行。球类技术学习既是内容也是载体。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技术教学对于学生体能发展的价值。比如排球课中的排球操、高运球、低运球、送球入筐、用球拉伸等都属于体能训练的有效利用。

    三、激励评价要准:评到点子

    (一)课例解析

    教学评价虽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但应有所侧重。在分组练习时我“请学生来表演”,表扬他们配合的好,垫球的基本站姿、手型、击球点很正确,提议用掌声鼓励。在“你抛我垫”讲解示范时通过师生动作对比,让学生“找不同”,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提出在垫活动球时,学生无须提前夹臂等待,要有插、夹、抬的过程。在教学比赛时让学生试试“我可以垫几个”?然后强调直臂垫球的教学重点,并表扬学生这节课的进步。

    (二)策略探讨

    球类项目课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明确表扬的同学好在哪里,不足的同学差距在哪里,让学生心服口服。

    1.善于找榜样

    球类项目的学情差别会比较大,一个原因是有些学生接触该项目比一般同学早,还有就是个别学生天生的球性球感好。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让他们来做同学的小老师,因为伙伴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优生示范时要指出他们好在哪里,如“他们配合真好,持球位置放得好,垫球的基本站姿、手型、击球点都很正确”,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

    2.勤于做对比

    小学高段学生对自我认识和评价还不够健全,往往自我感觉很好,学一个动作,教师刚刚讲完要领,他就什么都知道似的,兴奋地表现自己,这时就需要我们给他一面“镜子”,让他学会对比,在对比中寻找动作的不足。可以跟教师动作对比,可以跟图片内容对比,可以跟视频录像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动作的瑕疵,从而改进动作,提高技术。

    3.及时找差距

    体育课的效果很多时候是需要定量评价来体现的,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到底有多少学生掌握了动作,全体学生的练习效果如何,练习密度和强度够不够等都需要数据来说明。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必须适当进行学习成绩检测。适当的检测成绩,既可以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自己学习的效果,也是对教师上课效率的自我检测,以便更好地修改教案,上出更有效率的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