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比较中实现有效教学
郑艳
[摘 ?要] 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多元化的教学过程. 文章以多个典型案例为载体,探索了在比较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为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数学教学;比较;有效教学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有效教学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越发丰富. 当然,具体到数学这门学科,有效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单调,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大多是机械的,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向纵深发展. 那么,数学教师应当如何引导,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呢?为此,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摸索出比较教学法,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成效显著. 下文将基于有效教学的视角,结合教学片段谈谈笔者对比较教学法的一点拙见.
从比较中挖掘感性素材,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尽管抽象思维已经占据一定的优势,但仍离不开感性经验的支持. 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是一种激进氛围,也可以是一种生活场景,或是启发式提问等. 因此,教师可以从比较中不断挖掘感性素材,基于具体学情和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然进入数学学习之中,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
案例1
课题:同类项.
师:大家有没有兴趣来看一下我们学校的平面图呢?
生(兴致勃勃):有!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并尝试求出本校的占地面积.
(多媒體呈现平面图)
生1:100a+200a+240b+60b.
生2:(100+200)a+(240+60)b.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呢?
(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讨论开了)
师:那就让我们通过今天的新课“同类项”来了解一下吧.
评析:教师通过整合教材对比学生身边的事物来设计教学情境,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 这里的探究有着明确的方向和任务,真实地唤醒了旧知,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借鉴已有经验进行新知学习的重要学习方法. 这里教师在比较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展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案例2
课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如图1,大家应该看到上海、香港和台北之间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在过去,两岸还未直通,要从上海去台北需先到香港转机,才能到达台北,现在两岸实现了直通,对于两岸人民来说真是一件大喜事,你们认为这件喜事的“喜”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1:促进了两岸的交流.
师:非常好,还有呢?
生2:节约了路费.
(其余学生都哄堂大笑,生2面红耳赤)
师:那你和大家说一说,你是如何看出来节约了路费的呢?
生2:从图1上可以清楚看到,从上海到台北的这条线段最短啊.
师:很好!那我们就来进入今天的新课题了解一下是不是如生2所说.
评析:本案例中直接从学生的爱国情感入手创设情境,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同时,情境中的背景触及知识的底部与本质,生动地交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提升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使教师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1].
从比较中提炼有效问题,点亮教学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通过不断地比较、反思去提炼有效问题,通过充分的预设并对问题加以利用,进而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面,发挥出问题的积极面,使之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点亮教学智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发展创新意识,提升数学素养. ?摇
评析:以上案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度的理解和处理,站在较高的角度设计问题,通过问题1和问题2引导学生站在较低的起点进行思考,激活了学生对这一知识板块的认知,在不断内化中以问题3、4、5这样的变式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有了前面的问题作为铺垫,学生可以较为顺利地解决后续具有难度的问题. 同时,教师珍惜每一次引领学生深度思考的机会,以教学软件的辅助使图形更完善,进而启迪学生的智慧,积累学生的学习智慧,使复习课更具实效性[2].
从比较中创新设计,提升学生能力
教学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不断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下,越发强调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性,教师的问题意识也愈发增强,然并非所有问题都属于高阶思维问题.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的问题需从表层走向高端,对教材的运用需做到审视教材却高于教材,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比较、提炼、归纳,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创新,在比较中攀登.
案例5
以“绝对值与动点问题” 的总复习为例.
已知b为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c-6)2+a+b=0,且a,b,c对应的点分别是A,B,C. 若点P为数轴上的一动点,它对应的数是x,点P在A和B之间运动时,请试着化简式子:x+1-x-1-2x+5,并写出化简过程.
这是一道需要讨论的问题,我们可以以学生的思维分歧点作为课堂的踏脚点向外拓展,在拓展中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的发散度[3]. 一道简单的数学问题,通过教师的改编和拓展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训练,引导学生在探索求解中不断建构解题思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通过比较教学法不仅可以实现有效教学,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学习,让数学问题进一步深化,让自身的能力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吴梦园. 引导发现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杭州师范大学,2016.
[2] 张春梅. 引导学生在参与学习中学会比较[J]. 吉林教育,2017(47).
[3] 胡素芬.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三复习课——从单圆的动点问题的“变”与“不变”说开去[J].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