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是不应该被定义的

    

    

    

    王逢陈,中国先锋服装设计师品牌Feng Chen Wang的创始人。作为中国新一代年轻设计力量中的佼佼者,王逢陈于2015年取得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男装设计硕士学位,以富有结构功能性的中性设计风格闻名。她用“摩登未来、多元化及真实性”来形容自己的品牌定位,实用性与设计感兼具之余,又敢于彰显以个人人生轨迹为灵感的私密设计情愫。目前品牌的工作室位于伦敦和上海。

    2017年,Feng Chen Wang首次在纽约男装周上展示了第一个独立T台秀(2018春夏系列),重新定义了“Made in China”概念,引领国潮在国际时装周上的关注。2019年,设计师在伦敦男装周展示了品牌在伦敦的第一个独立T台秀(2019秋冬系列),这标志着她的品牌之旅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设计》:请您谈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王逢陈:我觉得各有千秋。从感性设计方面来看的话,中国比较侧重教育的“教”,国外比较侧重“问”。我在国外也待了很久,发现其实没有人会手把手教你内容,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不过这可能也和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一定的关系,我在国外是读研,可能更看重更高层次的深造。本科可能更多的是注重教授技术方面的能力,读研期间更多在于培养个人的思维创意能力。

    《设计》:谈谈您对Fashion Design的理解?

    王逢陈:我觉得设计是没有边界的,男装女装之间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也不会有特定的概念。固定的理念,比如男装单一,这其实都是人们给它的定义。服装设计是没有定义的,也是不应该被定义的。每一个人对服装设计的理解都应该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虽然我是以男装起步,但现在更多是设计男女同款,有很多女性消费者都在穿我们的衣服。设计是不受束缚的。

    《设计》:作为一名女设计师,为何选择设计男装?

    王逢陈:这本身是因为个人的喜好,我一开始就比较喜欢男装设计。以这个为出发点,设计男装对我来说是挺有激情、挺有火花的事情,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在本科的时候我也很喜欢男装,只是那个时候北服还没有男装专业。

    男装也有一些更深层次的意义,需要不断去挖掘,有些东西并不是像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男装更注重工艺技术,比如男西裤的构成,腰头就有深入的复杂工艺,男西服则更多,可能有几百道的工序工艺,那里面每一层、每一针、每一线都是看不见的,这些精致都是体现在肉眼看不见的地方,有的细节体现在领子里面,有的时候则是衬在里边看不见的,这个对我来说也是比较有意思的。

    《设计》:请介绍下FENG CHEN WANG的品牌理念。

    王逢陈:我们品牌基本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未来的现代感future-modern”,“多元化multidimensional”和“真实性authentic”。“真实性”就是说我的设计灵感大部分源于真实的情感,它们是能从人物中出发的。“多元化”就像是我们设计里既有中国传统的元素,也有西方的造型,是比较包容的。不管我们的“Made in China”系列也好,还是近来的一些系列也好,展现的都是比较多元化的,比较有层次的。也包括刚才提到的男装和女装,其实我们没有把品牌定义为男装品牌,里面也有一些男装是女生可以穿的,这也代表了其中的一种包容性。

    《设计》:如何平衡创意和商业?

    王逢陈:我觉得这可能要时间的积累。最前期还是尽量多以创意为主,当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确实需要更多地去维持创意和商业上的平衡。商业方面,我觉得大部分的平衡应该是在款式和产品架构上的平衡。每新设计一个单品,肯定需要考量,不能设计太夸张从而导致并不实穿。我还是希望能够设计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穿着的衣服。

    另外,在做具体设计的时候,我不会去考虑价格,也不会去刻意考虑创意和商业的平衡。因为一切其实都是源于设计的,不需要为了商业思考要去掉什么细节或者取消什么结构,顺其自然就好。

    《设计》:请介绍下中国和英国时尚产业的生态环境。

    王逢陈:我觉得这一两年还蛮难说的。因为疫情,全球的产业都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在疫情之前,英国其实是一个塑造人才的地方,但这并不是说它的时尚产业就非常发达,因为制造业很少在英国,大部分是在中国、意大利或者在亚洲的其他国家,但英国是输出创意人才的好地方。

    中国和英国各有各的优点。英国的优点在于创意人才比较多,很多品牌的创意总监和优秀设计师是从英国设计院校毕业的;中国则是生产供应链都比较优秀。就时尚产业来谈,中国近期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相继涌现,未来是非常可期的。

    《设计》:您如何获得设计灵感?

    王逢陈:其实之前的问题有提到过我是如何获得设计灵感的,平时设计我不会特意去寻找灵感,一般是到该做设计的时候就直接设计了。这主要因为我大部分设计灵感源于比较真实的生活状态,比如有时在爬武夷山的过程中就能产生一些灵感,或者说身边的一些人、事、故事,这些真实的、我亲身经历的东西都会给我带来影响。

    因為疫情的关系,我最近一季的灵感就会比较朴实,回归自然,基本上是在探讨我们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社群之间的关系。这个系列也相当于是致敬当下的环境,鼓励大家继续前行。

    《设计》:您认为怎样才是好的时装设计?

    王逢陈:我觉得没有好的设计,也没有好的时装设计,同样也没有差的。对我来说设计是没有评判标准,也无法去评判,很难定义它的好与坏。就好像是问成功的设计、成功的设计师是什么样的,这都是无法定义的。千姿百态、百花齐放才是共同憧憬。

    在品牌里筛选设计的话,只要和品牌基调、整体设计风格相契合的,对我来说就是好的设计。但是我不能用我自己对品牌的评判标准去看其他品牌,或者去评判其他设计,这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一个品牌都有属于自己的DNA,应该从每一个品牌的DNA出发看待创造出来的东西,而不应该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评价别人,这样的意义不大。

    《设计》:请谈谈对独立设计师品牌的看法。

    王逢陈:在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似乎听起来门槛没有很高,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个独立设计师品牌如果真的要运作发展的话,确实是需要一个累积过程的,它里面涵盖的内容很广泛。可能一开始引领品牌的是设计师,那么就会要求设计师本身也具备很多不一样的才华和才能,或者能够去建立一个比较优秀的团队,或者有比较优秀的搭档,才有可能把这条路走得更长。

    有的时候去创立一个设计师品牌,它的发展过程还是比较难的。因为它不像大品牌里有其他公司做背书,有很大的团队做支撑。当有很多工作落在设计师身上的时候,压力和挑战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如果想做设计师品牌的话,需要自己特别热爱它,并且能够坚持,遇到困难要能够很好地去解决,从而转为动力。但如果只是想做纯粹的设计师,我会推荐多找一些搭档来合作,帮助和提升自己。

    《设计》:疫情之后的时尚产业受到哪些影响?

    王逢陈:疫情对时尚产业来说其实是把双刃剑。它最大的影响应该是时装秀如何回归。另外,还有日常层面的影响,比如后续开发和销售的生产日程是不是可以有所调整?时装秀举办时间是不是还和疫情之前一样?走秀的形势现在都改成线上了,那疫情恢复以后会不会变成线上和线下一起的形式?

    当然对于未来市场风向标的转变,也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比如中国对于疫情控制力量比较好,管理能力也比较好,大家也都比较配合。这就导致了很多国际上的品牌是看向中国市场的,可能中国市场的发言权就更大了,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度也会比以往来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