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微剧要讲究“精准”

    缪秀珍 董枫

    【摘要】新闻微剧是近两年来广播剧创新出现的新剧种,通过挖掘新闻事件,把新闻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既丰富愉悦了受众,又因贴合现实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本文通过参加浙江省举办的“最多跑一次”新闻微剧大赛,分析总结了微剧创作的几个基本特点,提出创作要紧扣时代主题,从精心选材、精致创作、精确传播三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新闻微剧? ?精心选材? ?精致创作? ?精确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 ? ?【文献标识码】A

    微剧,即微型广播剧。剧,以艺术见长;广播即广播媒体,以新闻传播为主。“广播新闻+剧”使广播剧往往兼具了新闻性和艺术性,最近两年出现的新闻微剧就是一种以戏剧化故事讲述新闻的类型。新闻微剧强调了剧的新闻性,强调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和时代记录感。从这些年微剧的发展来看,剧情大部分都是将小人物叙事与时代大背景相融合,以人讲故事,以故事说是非情理,这种精炼短小、故事鲜活的传播形态获得了广大受众的广泛好评。

    浙江省最近正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改革从“以人民为中心”的角度出发,强调便民、为民,而这正是时代的节奏,是主旋律的音符。为此,浙江广电集团和浙江省广播电影电视学会主办了“最多跑一次”新闻微剧大赛,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笔者从中也总结、发现了微剧创作的一些规律,受到启发。简单地说,好微剧要做好“精准三部曲”:在选材上,要找准好故事,挖掘事件、人物的特质并贴合时代主题;在制作上,要打磨剧本,打磨表演,做到准确表达;作品完成后,要做到精确传播。

    一、精心选材,提炼好故事

    在海量的素材中,如何筛选和升华,提炼出“一枝独秀”的好故事,既能悦目又能赏心?

    任何好故事,都离不开时代大背景。是否符合时代要求,是微剧成功的前提条件。以“最多跑一次”的改革为背景选取微剧主题,必须要选取既能体现这项改革工作的精神实质,又能贴合当地独有的文化形态、区域特征以及工作特色的故事内容,寻找最符合当地“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鲜活案例,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

    丽水市是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试验田。这里是著名的侨乡,仅青田县就有30万华侨,几乎每个青田的家庭都有成员在国外求学、就业、做生意。“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丽水落地后,青田县的华侨从中受益,每次回国办事,程序简化,行政成本降低,赢得了群众衷心拥护。

    在前期调查采风获得的30多个案例中,我们的创作团队确定了青田籍利比亚华侨涉外婚姻登记的故事作为创作蓝本。第一,故事符合时代特点。利比亚与中国相隔万里,主人公的女友因为种种原因,签证即将到期,但无法在丽水办理婚姻登记。为解决这一问题,主人公来到丽水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在这里体验到了“无差别受理”服务的便利。第二,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剧情紧凑,与“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宗旨高度吻合。我们以此新闻故事为蓝本,创作了微剧《特殊的“小费”》,获得了成功。

    微剧的故事背景是基础,而提炼出符合时代的主题是关键。微剧《一天过户》是镇海广播电视台选送的作品。故事讲述了孩子上学通过了面试,学校要求在3天内报名,而报名需要学区房房产证,但家长刚买了学区房,按常规办理落户需10個工作日。故事中家长通过“最多跑一次”的绿色通道,一天之内就顺利办理了房产证过户手续。在教育发达的镇海区,《一天过户》所表达的主旨与“最多跑一次”改革主题紧密相连,既有形又聚神。

    主题是故事的“骨架”,细节是故事的“血肉”,好故事反映好主题,好细节升华好故事。既要讲好故事又要紧扣主题,这时,细节的处理就极为重要,在剧本创作中,要对情节挖深挖透、一挖到底。在剧本《特殊的“小费”》创作过程中,我们采访了丽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和办事的华侨,尽管积累了足够的素材,但仍感觉作品缺乏艺术性和趣味性。直到无意中听到另一名工作人员说“办事市民还非要给红包”这句话,让编剧眼前一亮。通过深挖故事,得知“红包被工作人员极力拒绝后,办事市民拿着红包追着工作人员跑”这一细节,由此产生了这部微剧的“点睛之笔”。

    二、精致创作,演绎真善美

    新闻微剧是“剧”,但又不仅仅是“剧”,它取材于真实的新闻事件,是艺术化了的新闻的表现形式。在微剧创作中,既要体现出新闻的真实性,又要集中展现故事冲突、戏剧冲突、人物形象等。所以,微剧要紧紧抓住剧本、表演、后期三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拓展艺术性,才能生产出体现真善美的好剧。

    微剧创作的关键在于剧本,剧本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微剧成败。长时间从事新闻写作的记者在微剧创作时往往不得要义。为什么?因为新闻写作和微剧创作虽有共通性,又各有各的特点。新闻是报道,只需在真实的基础上把人物、事件讲清楚,不需要设计情节。而微剧则要在人物塑造上强调戏剧性,注重表达人物个性,要求以鲜明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戏剧化手段表现人物;在结构上更注重悬念和“包袱”,以矛盾、冲突推进情节发展,展开故事; 在语言表达上,更突出生活化,以生活化的语气、语调、语速来彰显人物特点和推动故事发展。

    在丽水广播电视总台创作《皆大欢喜》时,我们反复打磨剧本和表演。比如在创作主人公廖海法脾气火爆时,多次修改但始终觉得欠火候,后来通过一句反讽话语“现在搞审批都有中介了?你别想赚我这个钱”,塑造出他因误解土地协管员执行“最多跑一次”工作而表现出来的急躁。也正是由于在细节处精心打磨,微剧《皆大欢喜》充分展现出艺术性与生活化。

    一部优秀的微剧作品,“四分靠采写、四分靠表演、二分靠后期”。微剧有没有吸引力、震撼力、穿透力,都和演员的表演有直接关系。作为地市级的广播媒体,我们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制约,演员基本上都是“赶鸭子上架”的播音员主持人。为了追求表演效果,我们和“演员”一起探讨,解构剧本中的每一个角色,从分析微剧的主题意义开始,梳理故事中的因果关系,理解剧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实现“演绎”的效果。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新闻微剧大赛参赛作品中涌现出许多佳作。浙江广电集团交通之声出品的新闻微剧《阿芬的窗口》,把表演做到了淋漓尽致,剧中情节推进合理,每个人物角色都具鲜明个性,语言表达舒服而自然,故事鲜活而有张力。

    后期制作是微剧制作中的重要一步。节目的整体效果,除了依靠剧本和摄像,很大程度上也要看后期合成,尤其是音乐、音效的搭配,可以达到气氛渲染、情绪烘托、节奏急缓、场景转换等效果。宁波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出品的新闻微剧《朝霞》,故事以教室里学生热闹的交谈声和欢快的音乐声为背景音,一开始就把听众的注意力抓住,然后开始推进剧情。泰顺人民广播电台出品的新闻微剧《王奶奶进城》,挖掘本地区域特色文化,把温州说唱鼓词加入剧中,为该剧增色不少。

    三、精确传播,扩大影响力

    微剧创作取材于群众故事、表现群众生活,因此群众的评价是微剧制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群众喜不喜欢听、满不满意,是我们创作的基本准则和评价作品的重要标准。一部好的微剧,首先要做到符合大众的审美,为受众所接受。

    在传播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微剧不仅要守好广播阵地,更要搭上新媒体的快车,针对不同的受众,在多种平台、以多种形式广泛传播,并要定位不同受众群体,做到精确传播,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以丽水广播电视总台为例,首先是利用丽水广播三个频率在固定时段向听众播送微剧,吸引广播“忠实粉”的关注;其次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文章来抓住年轻受众的眼球;最后通过自媒体平台,上线微剧音频,实现裂变传播。丽水广播电视总台在本次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新闻微剧大赛中制作的4部微劇,仅在丽水本地的听众就达到40万人次,听众通过短信、电话和网络留言等方式进行评价,形成了良好互动。

    各种传播平台在传播微剧时,要把握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规律,结合平台自身特征,创新性地丰富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金华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在传播微剧《黄牛黄了》时,就突破传统广播剧用声音表现的方式,采用声音和视频在不同平台同步表达。慈溪市广播电视台在传播微剧《家里来了“跑小二”》的时候,不仅制作了视频,而且加入了沙画这一艺术形式来表现内容。这些都是创新之举,丰富了节目内容,吸引了受众眼球,取得了良好反响。

    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微剧,在获得人民群众认可、激发特定群体干劲、推进改革工作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丽水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新闻微剧《四次和零次》,选择了公安干警题材,并与公安宣传部门联合制作。微剧制作完成后一经传播,在丽水市公安队伍中引起极大反响,推动了行政工作从理念、制度到作风的深层次变革,以点带面地促进了“最多跑一次”改革。

    一石激起千层浪。丽水广播电视总台持续就“最多跑一次”改革制作微剧,获得了丽水市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引起强烈反响,凝聚了改革力量,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广播电视总台)

    (本文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