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中颜色词对比分析
关昊?马红军
【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任何一种语言对颜色词的使用都极为频繁而且意义丰富。汉英两个民族语言由于本民族国家和地区多种因素的差异,赋予颜色词的社会文化联想及感情也各不相同。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理论框架比较汉英颜色词中的“红”“白”“黑”“绿”,理解颜色词的深层含义,探究颜色词在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意义,从而为翻译学习提供借鉴。
【关键词】汉英语言;颜色词;对比分析;差异
【作者简介】关昊(1996-),男,满族,河北承德人,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笔译;马红军,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引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受文化影响。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颜色词的使用无处不在,包含着及其多样化的内涵。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自然环境、文化生活、社会、地理等因素都存在差异,因而使得颜色词的含义也产生不同。汉英两个民族语言出于同样的原因,赋予颜色词的社会文化联想及感情也各不相同。通过对比英汉语言中的颜色词,以期在翻译颜色词的惯用表达这一过程中发现适合的方法。
一、汉英语言文化背景分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东方古代文明的代表。中国古代人口大都集中聚居于大陆地区,千百年来的封建社会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教育和科技的相對落后致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内向保守、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的特点。在这种社会文化的影响之下,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颜色词意象更加具有神秘色彩,更加丰富。相比较而言,西方语言文化则是用具体颜色象征抽象含义,颜色的象征意义显得更加直接和客观。这主要是因为,古代西方大部分人口都聚居在沿海地区,注重工商和航海业,从而导致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更加偏重自然、更具有科学态度、更加关注理性教育和科学方法的探寻。(李春凤,2018)。
二、“红”与“red”
“红”在汉语言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喜庆,是中国人最为崇尚的颜色,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物质追求。在中国语言文化中,常常会将促成他人美好姻缘之举,称作“牵红线”,这类人则称之为“红娘”,同时,在男女嫁娶时还要贴上“红喜字”、穿红色的喜服以表喜庆圆满的婚姻。每逢佳节尤其是农历新年,家家户户都要以贴红对联、红福字、挂红灯笼等方式来庆祝,表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另外,它还常常用来形容女子貌美,“红颜”就指漂亮的女性,“红颜知己”也指的是美丽动人的女性朋友;女子妆容姣好称作“红妆”。到了近现代,红色具有了时代意义——党和国家带领人民所取得的进步。“红色政权”代表着党最初的政权;“红军”则代表了人民的军队。后来,人们常用“红色之旅”来形容到革命圣地游历参观,回顾革命历史。“又红又专”则用来形容在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刻苦钻研的人。除此之外,“红”也包含着顺利、成功的美好寓意,人们常用“走红”或“红极一时”形容人发展正盛、有了好机遇。
在西方语言文化中,red大多数情况都作为贬义词,代表着“火”“血”等意象,包含残暴、流血等负面意义。“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这一惯用语指的是残杀、暴力统治等非常激进的含义;“red revenge”字面意思是血腥复仇,包含着很强烈的语气;“a red baattle”指的是血战,表示情况惨烈的战事。Red还有激进的意思,如“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表示惨烈的政治运动。Red还可用来表示紧急、紧张等人类情绪,“a red adventure story”形容令人血脉喷张、紧张刺激的冒险故事,非常形象化;“red alert”则指的是空袭报警等紧急警报。除了上述含义之外,在经济贸易当中,red还可用来表示“亮红灯”,即亏损、财务赤字等负面含义。“We'll soon be out of the red.”我们很快就会扭亏为盈,指的是经营状况不好、赤字的含义。
三、“白”与“white”
在汉语文化中,“白”表示的大都是不幸、惨淡、不吉利等负面意思,象征着死亡,充满了悲伤的色彩和悲怆的气氛,因此常作为汉民族的丧葬色。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丧葬一律用白色,比如孝服、灵堂等都主要使用白色,包含着悲凉的意味。随着文化的演变,白色逐渐被赋予了狡黠的内涵。在我国传统戏剧中,人们熟知的“白脸”曹操,则是“阴险狡诈”的代表。到了现在,白色仍然带有贬义色彩。比如,人们常用“白痴”形容智力低下的人,或是贬损他人;“小白脸”指的是靠女性提供经济扶持的男人,或者说靠对象养着的男人,带有贬义。“白”还有空白,什么都没有的意思,如“一穷二白”;“白费力气”表示徒然,没有效果。除此之外,“白”还有清楚,明白的含义,比如“真相大白”表示彻底弄明白,完全搞清楚;“不白之冤”表示无法辩白或难以洗雪的冤屈等。
“white”在英语语言文化中大都表示圣洁、率直、坦诚等美好的象征意义,如“white lie”并非真正的谎话,而是不怀恶意的、善意的谎言,具有正面的意思。“white”还可表示正直、诚实的意思,“a white spirit”用来指代人美好纯洁的内心;英语国家最重要的圣诞节“white Christmas”是英语国家人民非常期待的,白色也是圣诞节日气氛重要的装点色。White还象征着幸运的降临,如“a white day”是汉语言文化中常说的“黄道吉日”。“a white-collar job”指稳定的办公室职务,就是人们常说的“白领”等。但是white在英语语言文化中,并不总是表达褒义内涵。“a white elephant”指的是有价值但却没用的物品;“a white feather”并非白色羽毛的字面意思,这个惯用语来自“斗鸡”。在斗鸡场上,带有白羽毛的鸡不是纯种鸡,因此往往斗性差且容易输,因此便有了胆怯、懦弱的意思。
四、“黑”与“black”
“黑”与“black”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是褒贬并存的。在贬义方面所包含的情感概念有很多相似和相同之处(李宜洁,2018)。例如“黑”和“black”都表示不幸、悲剧和死亡。不论中国还是英语国家,都常以黑色装扮表示哀悼,有着相似的葬礼风俗习惯。
“黑”在中国古代具有褒义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刚正、严明、沉稳等。在我国京剧中,持正不阿的关公、李逵在戏剧中常常是“黑脸”,代表正面的人物形象。黑色还代表了是非对错的分别,误解污蔑、捏造事实、不分是非叫作“颠倒黑白”;对人对事作出任意的评论,人们常称之为“说黑道白”等。黑色在中国语言文化中还表示阴险狡、诈等贬义。如“下黑手”“黑心”等都是表示恶劣的行为和低劣的品格。近代至今,人们常用“黑社会”“黑户”“黑市”“黑车”等来表示非法、欺骗等引申含义,使用范围也十分广泛。
“black”在英语语言文化中所蕴含的情感色彩大多是贬义的。西方文化中“black”常作为一种禁忌色,包含着宗教意味。除了象征死亡之外,还常用来表示凶兆、灾难、祸患等不好的事物。形容人的意象如“black-hearted”对应汉语文化中的“黑心”,指人心肠歹毒;“a black sheep”表示的是人们常说的“害群之马”。人们熟知的西方购物节“black Friday”现在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的本意其实指的是耶稣受难日,對于西方宗教国家来说是一个悲伤的日子;“a black day”指倒霉的日子;“a black spot”指事故多发路段,或是总有坏事发生却又无法改善的地点。但是,black在英语语言的文化中也存在正面、积极的含义,比如“be in the black”在商业英语中表示有盈余;“black figure nation”表示国际收支顺差国。
五、“绿”与“green”
绿色在我国文化生活中的象征意义褒贬不一。人类初始时代,在面对凶残猛兽时人类力量极其渺小,不得不借助大自然的绿色来保护自己,从而得以生存,但是,凶残猛兽也同样受到大自然的保护,绿色也就成了它们的保护色。出于这样的原因,绿色一方面可以表示侠义、仗义等正面含义,另一方面还可用来表达野蛮、凶恶等含义。在中国语言文化中,占山为王、骚扰百姓的盗匪被称为“绿林”,而“绿林豪客”则代表着聚集山林、除暴安良的壮士。除此之外,绿色具有地位低下的象征意义,在古代被看作是不纯、不正之色,中国历朝历代都将绿色视为一种身份低微的象征。西汉起,“戴绿帻”表示地位底下,如仆役着绿帻;唐宋时期,青绿色为卑贱之色,低贱之人穿青绿色衣服;“碧头巾”即绿色的头巾,有罪官吏头戴绿头巾,作为一种处罚。“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是《琵琶行》中人们最熟悉的一句,句中的“青衫”就代表着官位低微,白居易当时被贬为九品江州司马,所以身穿“青衫”;元明时期,妓女和歌乐男子都戴绿巾;到了现在,人们常用绿色暗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戴绿帽”就常用来指夫妻之间有外遇这一行为。
“Green”在英语语言文化中同样具有褒贬双重含义,一方面表示健康、有活力等意义,另一方面则常常与嫉妒有关。“green with envy”“green-eyed”都表示的是非常嫉妒、眼红的意思。Green在英语文化中有“(人)无经验的,没有受过训练的”等含义。初出茅庐、毫无经验的人用“a greenhorn”来指代,也可以用来表示被愚弄或骗走钱财;“green as grass”指初出茅庐,生活阅历贫乏;“green hand”指新手。“green”本身就是草木的颜色,是植物的生命色。“未成熟的花果,幼稚的”这一含义是来自对嫩苗、嫩芽青绿色意象的引申。“green”还常和果蔬园艺相联系,用“green grocer”代指果蔬商人,“ green grocery”指的是果蔬商店;“greenhouse”指园艺温室。除此之外,“green”还象征着青春、希望、生命等积极向上的引申含义。“be in the green”形容人血气方刚;“live to a green age”则对应汉语文化中的老当益壮。
六、结语
通过“红”“白”“黑”“绿”四个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英语言文化中的颜色词所承载的内涵,既有不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汉英文化具有不同的发展背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悠久历史的长期沉淀中,颜色词所象征的意义逐渐形成,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在汉英两种语言的使用中,颜色词的使用频率都很高,能够使语言更加风趣诙谐、更加地道,了解颜色词不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传播,避免文化冲突。在翻译学习的过程中,颜色词的准确把握能够有效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错误,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从而得出更符合译入语文化的译文。
参考文献:
[1]常敬宇著.汉语词汇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李春凤,张荣,钟华.英汉语言中对“红色”文化内涵的不同解读[J].农家参谋,2018,598(20):224.
[3]李宜洁.英汉颜色词“black”与“黑”隐喻与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423(1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