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难点与举措建议

    张万顺

    一、“十三五”期间武汉市生态环境概况

    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享有“百湖之城”盛誉、拥有世界級产业集群的武汉市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部分。“十三五”以来,武汉市坚持“大江大湖大保护”,打造生态绿城,力求经济高质量发展。武汉市稳步推进环保工作,大力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工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趋好,水环境质量河流湖泊Ⅱ类和Ⅲ类水质比例均有增加,空气环境质量总体平稳,声环境除功能区略下降外,交通噪声和区域噪声均稳定良好。2019年以来,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湖泊水质以轻度-中度富营养为主,有18个湖泊水质变差;空气质量优良天占比下降,与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仍有很大差距;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下降。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仍需持续发力,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二、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难点问题

    “十三五”时期武汉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环境治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重难点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一是黑臭水体问题依然突出。黑臭水体问题是武汉市碧水保卫战关注的重点。“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一系列综合整治工程,武汉市已实现了黑臭水体消除率达90%的目标,但仍存在着治理不彻底的情况,部分河湖黑臭问题难以根治。目前武汉市黑臭水体治理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冲刺阶段,反复治理的情况时有发生,水质处理与后期维护权衡失重、管理粗放、落实不够,全盘统筹成为难点,亟需以控源截污为本、清淤疏浚为基、引清活水改善水质为重、生态堤岸为辅,实现河湖“长治久清”。

    二是河流湖泊水质达标率待提升。河湖污染治理问题一直是武汉市生态环境整治的重点项目。近年来,尽管河流湖泊水质有所好转,但仍旧有部分河流和大部分湖泊水质不达标,以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氨氮等为主的水质超标污染物是河湖治理中需攻坚的难点,“清源”“清管”“清流”三清原则落实不到位,湖泊联通功能发挥不足,河湖水环境质量有待持续改善。

    三是湖岸保护仍面临挑战。“十三五”期间,“三线一路”保护规划等措施不断完善落实,湖岸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严管之下,侵占湖泊现象仍高频发生。权属、养殖、捕捞问题造成的湖泊岸线被占,水系通道被打破而出现的水体退化等仍旧是主要问题,岸线范围界限待细化,环湖违法建设清理拆除工作待加强,湖泊岸线的精准管理和有效保护需深入落实。

    四是空气质量仍待提高。“十三五”期间武汉市对实现蓝天白云、改善空气质量提出了发展目标,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以PM2.5和O3等污染物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日益突出,未来实现污染物的协同减排将成为难点。污染物源头治理不足,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落实不严,拆除作业时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不力,超载、超标柴油车辆上路现象严重,行业达标管理体系仍不完善。

    五是化工企业管控仍需重点关注。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粉尘对环境影响较大,“化工围江”由来已久,产业依赖深、环保力量薄弱、技术手段欠佳仍是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武汉市在关停或搬迁清退化工企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亟需进一步破解“化工围江”困局,加强对化工企业的管理力度,力求在实现长江及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实现清零的基础上,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沿江1~15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的“关改搬转”。

    三、武汉市“十四五”时期以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建议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改变,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没有改变。武汉市在“十四五”期间要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一手抓污染物减排、环境治理及源头防控;另一手抓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扩大生态空间和生态容量,维护生态安全。要将环境价值主动纳入城市发展成本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善全链条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提出以下举措建议:

    一是狠抓前期生态环境防治工作。生态环境治理应从后期工程干预转变为前期生态防治,强化自然资源全系统、全要素、全过程的保护和修复,加快形成生态保护和修复一体化的统筹思路。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坚持综合施策、系统治理,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等措施,大力推进黑臭水体及河湖综合治理,细化实化整治方案,加强督办考核。保障湖泊连通、防汛抗旱、应急保障、生态修复及补偿等重点基础工程建设,提升生态环境资源统筹调配技术水平。

    二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驱动的产业及能源结构调整。完善空间准入、产业准入和环境准入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客观认识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中心城区为主体,以新城区、风景区为依托,重点建设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成长型产业,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前瞻性产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实现新旧发展动力转换。加快形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三是加强城市片区绿色集约化发展。深入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和绿色发展,同时加强城区内部严格落实生态型、集约型发展的目标,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重点管控单元加强监测预警,优化城镇功能布局,强调生态空间比例,确保城市生态功能;推进装配式建筑,施工工地尽可能减少扬尘、噪音、污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全面提升建筑质量安全;加强城市片区绿化覆盖率,加强对建成区基础设施改造,如透水人行道、雨水花园、草沟、湿地等,降低城市成本、提高城市效率,提升市民宜居幸福指数。

    四是加强区域协作绿色发展。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上升为国家经济增长第一方阵的利好形势下,武汉城市圈应顺势而为,在利用自然的同时,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以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快速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向中部最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迈进,并在水生态环保、土地使用、技术创新、城乡发展、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协作等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促使生态产业成为武汉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是加强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提升生态环境风险精准管控水平。建立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保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依托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加强生态环境污染精准监测、数字决策以及智慧预警预报网络平台建设,完善城市与水利设施联防联控机制。从生态环境监管的政策、规划、标准、监测、执法、督查“六大体系”出发,完善生态风险精准防控机制,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武汉样板。

    (作者系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二级教授,武汉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此外,马蒙越、夏函、申振玲3人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