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都市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策略
曾耀农+张梦闪
摘要:都市题材电视叙剧一般以爱情、家庭、奋斗为主题,通过影像来满足受众心理的某种诉求。在叙事策略上,一方面通过设置跌宕起伏的情节,塑造典型的都市人物形象,编织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网,设计具有时代特色的台词,实现时空的完美结合,以展现都市人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物形象进行潮流包装,将音乐与影像恰当配合,以凸显其都市特征。“内容+包装”的叙事策略是当下都市题材电视剧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视剧是一种集文学、电影、戏剧于一体,以家庭为主要传播对象、叙事性较强的媒介作品,如今,它不仅仅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产品,还是满足人们精神、情感等内在生活需要的主要媒介。由于中国的电视观众大多具有喜欢听故事的文化传统,所以电视剧的叙事方式也就成了电视剧理论研究特别关注的课题。从1990年的《渴望》开始,中国的荧屏上陆续涌现了很多优秀的电视剧。近几年,都市题材电视剧开始占据荧屏的首位,如《离婚律师》《奋斗》《北京青年》《裸婚时代》《咱们结婚吧》《妯娌的三国时代》等。这些电视剧的高收视率不仅依赖于优秀的演员、精彩的布景、宏大的投资,更依赖于一个完整的、符合受众心理需求而又不落俗套的剧本,而电视剧文本创作最重要的便是叙事策略。本文擬在对国内外学者对电视剧叙事策略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着重从内容和包装两个方面来探讨都市电视剧的叙事策略。
一、国内外学者对电视剧叙事策略研究述评
对电视剧叙事策略的研究,国外学者大多认为其叙事体系应包括角色、事件和场景。萨拉·考兹洛夫[1]认为,与电影格外强调事件不同的是,电视叙事中的首要存在就是一般性的情节,其重视角色胜过重视场景,特别是在赢得观众兴趣方面。而克里斯汀·汤姆森[2]既强调电视叙事中情节的复杂性,也强调角色和场景的作用。罗伯特·麦基[3]在《故事》中指出,性格或行为中的矛盾会锁定观众的注意力。因此主人公必须是全剧人物中最多维的一个人物,以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一明星角色上。很显然,他既肯定了戏剧中主人公的重要性,也强调必须通过叙事情节来突出主人公的个性。
国内对都市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的讨论成果也很多。石长顺[4]认为,兴盛的电视叙事方式是当前叙事学研究的重要主题。部分学者还强调了要创作出符合受众口味的电视剧,就一定要紧跟时代潮流,了解受众所思所想,这样才能百战百胜。情节是电视剧叙事性的主要组成部分,童庆炳[5]认为,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电视剧叙事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卢蓉[6]认为,电视剧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肖像的刻画、人物的境遇,以及人物性格的典型性、多重性与分裂性。曾清[7]认为,都市题材电视剧正是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获得观众青睐的。
可见,目前学术界对都市题材电视剧叙事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节、人物等内容方面的探讨上。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市题材电视剧要获得观众认可与喜爱,除要讲究上述内容方面的叙事策略外,还应该对内容做进一步的包装。
二、都市题材电视剧叙事内容策略
都市题材电视剧的内容多表现都市人的喜怒哀乐,如《北京青年》叙述了北漂一族的生存困境与理想追求,《咱们结婚吧》描述了都市青年的婚恋状况,《离婚律师》写的是两个都市离婚律师由针锋相对打官司而产生的爱情故事。这些都市题材电视剧在内容展现方面,采取了以下叙事策略。
1.设置跌宕起伏的情节
与乡村题材电视剧不同,都市题材电视剧的情节多半显得纷繁复杂,甚至有些突兀,表面上看不可思议,实则符合都市人的生活状态。《离婚律师》中到处可见夺人眼球的具有矛盾冲突的情节,如男女主角关系演变中的阴差阳错的安排,之后爱情又出乎意料地获得进展,作为闺蜜、夫妻、对手、恋人四种不同关系的人进入同一离婚案件的矛盾起伏,还有家长逼婚使计的喜剧情节等。这些跌宕起伏又让人猜不透结局的情节,深深吸引着电视剧的观众,使观众还没有在前一个情节中回过神时又进入了一个新设置的情节,吊足了观众的胃口。阿伯拉姆在谈到情节时指出:“戏剧作品或叙事作品的情节是作品的事情发展变化的结构。对这些事情的安排或处理是为了获得某种特定的感情或艺术效果。”[8]大部分都市题材电视剧正是通过这样一系列男女交往关系的变化、跌宕起伏的奋斗过程,以及家庭伦理矛盾冲突等具体情节,令观众产生兴奋、感动、愤怒等心灵上的共鸣,从而让人们享受一次次的视听盛宴。
2.塑造典型的都市人物形象
都市题材电视剧在反映都市社会热点话题时,往往是通过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来映射的,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都市题材电视剧有血有肉。在近年热播的都市题材电视剧中,通过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抓住观众心理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裸婚时代》中的刘易阳,浓郁、厚重的北京腔展示出其幽默大度的风格,其细心体贴的性格又包含着执着。该剧的热播,在当时的网络上甚至出现了“嫁人要嫁刘易阳”这样的热帖。《媳妇的美好时代》里余味这个负责任、迁就老婆、孝顺亲生父母也敬爱养父母的“小男人”形象,更是吸引了很多观众,女主角毛豆豆的善良果断同样也深入人心。正是由于该剧中两位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其演员也被观众分别称为“国民丈夫”和“国民媳妇”,成为当时乃至现在丈夫或媳妇的典范。这些典型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幽默且乐于自嘲,这种富有喜感的形象和语言会让观众融入轻松娱乐的氛围里,“所以,大众文化诚然离不开直接的娱乐性,但仅有娱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娱乐只有当其与文化中某种更根本而深层的东西融合起来时,才富于价值”[9]。当下流行的都市题材电视剧中的典型人物大多具有娱乐精神,同时又不乏善良和正能量,使受众在观赏中轻松,在轻松中感动,这也是其吸引受众的最重要的原因。
3.编织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网
现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已不只是陈述一两对主角的感情或者事业发展。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情感生活越来越多样与复杂,为了反映这些都市现实,都市剧只有不断地丰富剧本的人物与情节,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汇入时代的洪流。[10]在《离婚律师》中,男女主角各自的朋友圈组成了多种人物关系,通过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来辅助男女主角的感情主线索,既复杂又不失合理性。例如,剧中汤美玉是罗鹂的闺蜜,而池海东的前妻焦艳艳又是汤美玉的表妹,焦艳艳又时不时干扰池海东的感情生活,因为有汤美玉这一人物在三者之间的沟通,便经常会阴差阳错地让池海东与罗鹂之间的关系得到微妙的发展。现代都市剧中这样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组合比比皆是,《老妈的三国时代》《妯娌的三国时代》《媳妇的美好时代》等更是有着多重的婆媳关系组合、妯娌关系组合、亲家关系组合等,这些都映射出我们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人物关系网。这既展现了都市青年生活的具体面貌,又反映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压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圈。
4.设计具有时代特色的台词
都市题材电视剧的台词喜欢借用网络流行词汇,体现了网络文化对都市人的深刻影响。在《离婚律师》中,两位金牌律师的台词就让观众耳目一新。比如,女主角罗鹂的经典台词:“男人要是敢有外遇,就算帅成周润发那样,也得死!”“离婚的时候,最大的问题不是感情破裂,是抢钱。”“单身的女人一定要买一张好床,两个人一起睡哪儿都行,床不要都行,一个人孤单、寂寞、冷……不买张好床来抚慰自己,日子得过得多悲凉?”这些台词既富有幽默感,又指涉了我们现实生活中“小三”“剩女”、离婚率上升等热门话题。“我们还是中国好邻居。”“耶是这样的吗?太老土了,‘90后的耶是这样的,呀比喵喵喵。”这两句台词不仅轻松搞笑,而且紧跟时代潮流,把“中国好……”句式和“90后”网络经典自拍表情融入其中。“法律只保护财产,不保护感情。”“女人经济越独立越不需要婚姻,投资男人不如投资自己。”“谈恋爱,是跟一个人的优点在谈恋爱;谈结婚,是跟一个人的缺点在过日子。”“爱情里不被爱的那个人才是第三者,才是小三。”“嫁个有钱人,不如自己成为有钱人。”“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大,正派是因为受到的诱惑不够多。”这些台词除了幽默搞笑外,更多的是展现了现代人的婚姻观和事业观。可见,具有时代特色的电视剧台词,是都市题材电视剧被观众欣赏的不可或缺一个亮点。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当人们通过各种媒体渠道重新品味这些语言时,除了能获得娱乐休闲的体验外,也可从深思中受益。[11]
5.实现时空的完美组合
都市题材电视剧的叙事一般是以情感引导的交叉式时空结构来进行的,即采用时空网状的交错叙事方式。徐岱在《小说形态学》中指出:“空间解放带来了时间解放,时间解放带来了空间解放。 ”[12]宗家玲说:“故事最终要在时间与空间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其意义和价值。”[13]在《离婚律师》大结局中,池海东为了救受人挟持跳楼的前妻,在天台与匪徒交涉,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而在另一空间里,罗鹂听说后急忙赶往事发地。这两个空间场景设计让观众替男女主角捏一把汗。随之镜头戛然而止,由罗鹂的一段引人深思的旁白开始静止,衔接的下一镜头便是池海东躺在医院里昏迷不醒,罗鹂正在与他说话。然后通过罗鹂的画外音又回到当时事发的天台,展现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自然而然地通过空间与时间的交错呈现,既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又给予剧情一个跳动的节奏;既加深了观众的印象,同时又恰到好处地渲染了剧情。这样的拍摄和播放手法,在很多都市剧中都有体现。如《咱们结婚吧》中经常出现女主角杨桃回忆过去与男朋友所有的甜蜜,然后转回镜头突显现在的寂寞和孤独,这样的叙事方式能把观众的视角放大,同时也使剧情更煽情、人物形象刻画更深入。
三、都市题材电视剧叙事包装策略
相对于乡村题材电视剧,都市题材电视剧更讲究对叙事内容的包装,因为都市是时尚的代名词,也是现代包装艺术的诞生地。
1.对人物形象进行潮流包装
都市剧作为“80后”“90后”的追捧对象,对人物形象进行包装,可使其走在时尚的前沿,引领时代潮流,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近几年的都市剧在包装造型的设计方面可谓充满时尚和都市气息,用潮流时尚、新奇古怪的造型更好地展现了当下年轻人敢想敢做的特点。在《离婚律师》中,罗鹂身着各类西装风衣,优雅摩登,魅力无穷;池海东独特的雅痞风造型,无论是西装革履、风衣大衣毛衣,还是潮范儿的多层次搭配,具有独特魅力的胡渣造型,都紧紧地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近些年同样热播的《奋斗》中所谓的“心碎乌托邦”(几个主人公为他们的阁楼所构想的名字),也是时下特别流行的元素,拍摄于北京的“798艺术中心”,符合电视剧美轮美奂的审美需要。都市剧中的服装配饰时尚、新颖、具有代表性的特质,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需求,深受大众的追捧。《离婚律师》热播后,演员姚晨在剧中的服装首饰就不断出现翻版,各种价位的仿品在购物网站上的销售业绩一直领先。都市题材电视剧通过触摸时尚潮流,满足了都市发展中市民文化变迁的特殊需求,迎合了广大市民阶层的审美文化需要。
2.将音乐和影像恰当配合
法国电影理论家靳蒡安·麥茨从物理学的意义上将电影的表现要素概括为影像、对白、杂音(音响)、音乐、书写材料[14]五部分,电视剧也是如此。技术人员针对不同场景制作出的音乐语言,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在电视剧中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追求,为观众在荧幕上呈现出一场场视听盛宴。电视剧音乐与电视剧的主题、镜头、情节等相互配合,造就了现代版的“影视神话”。《离婚律师》主题曲《爱的勇气》是由流行音乐界“转音小天后”曲婉婷演唱的,该曲在QQ音乐刚发行一天点击率便突破100万,这与该电视剧的热播是分不开的。《爱的勇气》这首歌曲风婉转深情,每到主人公感情受到波折或者突破进展时,这首音乐便穿插于剧中,进入观众的耳中,使观众能视听结合,用心来感受剧情。这是电视剧音乐与影像配合的魔力。在都市剧《咱们结婚吧》中,女主角杨桃作为“剩女”的烦恼和期待被爱的心情,主题曲《终于等到你》与之相得益彰。同样的,都市剧中不乏一些喜剧的情节,《小爸爸》中于果与齐大圣兄弟情深,二人一嗨起来便会唱起《呼儿嘿呦》,欢快的节奏让观众不禁哈哈大笑。当然,除主题曲外,配合电视剧的音乐还有钢琴曲、二胡曲等,这些音乐随着电视剧播放的影像时而悠扬,时而悲伤,时而欢快,时而凝重。电视剧音乐,有的是因为音乐本身流行而造就了都市剧的流行,有的是因为都市剧的流行而使其变成当下流行音乐。总之,当下都市题材电视剧的热播与剧中音乐对剧情的渲染是分不开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离婚律师》为代表的都市题材电视剧确实有许多创新之处。随着都市的快速发展与观众审美观念的嬗变,需要更多的都市题材电视剧来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电视剧编导应紧跟时代步伐,研究都市生活,反映都市人的喜乐衰乐,唯有如此,才能拍摄出更优秀的反映都市生活题材的电视剧。
参考文献:
[1]
萨拉·考兹洛夫.叙事理论与电视[M]//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权力:电视与当代理论批评.牟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2.
[2]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J].艺术广角,2001(9):65.
[3]罗伯特·麦基.故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445.
[4]石长顺.电视话语的重构[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87-89.
[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12-213.
[6]卢蓉.电视剧叙事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7]曾清.热播都市题材电视剧的文化倾向[J].电视研究,2008(10):87.
[8]阿伯拉姆M H.简明外国文学词典[M].曾忠禄,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256.
[9]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J].艺术广角,2001(9):65.
[10]马田田.都市题材电视剧受众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11]彭文祥.都市想象与表意的焦虑[J].中国电视,2010(7):18.
[12]徐岱.小说形态[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209.
[13]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58.
[14]STAM R.电影符号学的新语录[M].张黎美,译.台湾:台湾远流出版社,199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