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浅谈
闫莉
【摘? 要】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視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大学的教育模式。为了更好地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采用2年理论和1年实践的“2+1”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当前,校企合作具有一定的基础,结合大学的实际情况,寻找校企合作的新途径,使企业与学校共同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育人模式
【Abstract】With the change of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s, the education industr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different from university education mode.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s can cooperate with enterprises to adopt the "2+1" education mode of two-year theory and one-year practice. At presen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as a certain foundatio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to find a new way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o that enterprises and schools can develop together.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s training; education mode
1 引言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宝贵的社会资源,已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作为一所工科院校,应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教育培养机制,积极寻找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学校和企业应不断协商,共同探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发展,合力为人才的输送作出贡献。
2 校企合作的优势
学校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指引,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上,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的优势,来培育一批批适应企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即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校企合作具体优势如下:
第一,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和企业实现共同发展。在校期间,学生就拥有定岗实习机会,既可以对专业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实习期间不仅是锻炼了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且还是知识转化技能的过程,同时更加深了对职业的理解,从而准确地找到自己在社会的定位,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二,通过与高校签订合同协议,企业可以协助院校制定教学计划,可以充分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达到熟练程度,此外还能够让学生慢慢接受企业文化。企业不仅省去了招工环节,而且省去了培训环节,为公司节约了财力人力。由此可见,校企合作不但推动了人才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而且还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更切实企业发展需要,实现了互利共赢。
3 校企合作对企业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解决企业的用人、储备人才需求。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企业缺乏人才,那么其往往难以实现长远发展,也会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从而面临着倒闭的境地,而如果能够积极与职业学校进行合作,建立长远合作关系,那么就能够使职业学校结合自身的运行特点、需求等进行人才培养,而且在学生毕业之后企业还具有优先录用人才的权利,这就能够为自身储备人才提供较大的便利。另外,校企合作中,职业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可以依据企业的具体需求来为企业量身打造培养人才,这能够更好地解决企业的用人需求,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第二,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在企业运行中,人才招聘、选拔、培训等往往需要花费诸多成本,这会对企业的整体收益带来影响,而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则能够以职业学校为基础,借助于职业学校中优秀的师资力量为自身培育人才,降低人才招聘、培训等方面的成本,才能够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
4 解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问题的主要措施
4.1 企业必须采取行动
在校企合作中,公司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和管理经验。企业热情也必须得到加强。认识到培训人才不仅是大学的责任,应该是校企必须共同努力。只有和学校互利共赢,企业才能长期、高效地发展。校企合作教育需要鼓励发展“订单课堂”和“大学联合建设”合作培训模式。这样,公司可以直接参与整个过程。负责开发人才并及时发现学生课程中的问题,保护学生将来的工作。
4.2 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学校和企业都应定期沟通,并互相报告学生的近期状态。实现意见交换,努力实现每学期都相互报告学生的成绩,对完成工作的学生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帮助未完成的学生完成工作,双方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实践技能。
4.3 通过与关联公司建立奖学金奖励制度来吸引优秀学生
职业学校正积极与公司合作,建立奖学金机制,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估模式鼓励学校中的优秀学生获得部分奖金来激发学习兴趣,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我国教育部副部长陆欣表示: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培养文化素养,为此专业学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社会服务能力,必须不断提高。改革教学方法,最终达到综合的教学和专业水平对接。
4.4 建设培训基地
培訓基地的建设遵循“实验室—校舍专业组公共培训室—校企联合楼专业培训室—企业车间”的指导思想。在建立培训基地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建立了实习管理流程,并完善实习管理体系。作为主要的实习培训单位,应挑选专业的人员,加强学生劳动安全教育。为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家长建立常规的学生实习信息通知系统。完善实习筛选和跟进制度,分担个人责任,评估实习教师的管理任务。规范学生实习档案的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健康、安全、有序的实习发展。培训基地的运作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在基本技能培训中,实习培训讲师是执行任务的重点,而在专业技能培训中,专业老师是计划和完成培训任务的关键。
5 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的逐步减少,老龄化已成为社会上日益突出的问题,劳动力也在逐年减少。这在我国正成为制约因素。这是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另外,由于学校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异,即使学校人才进入企业,企业仍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培育教育。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学校教育与企业结合起来,并真正实现学生离校后成为合格员工的目标,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已成为学校、企业和政府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李克强总理还在研讨会上作了重要指示,以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强调需要加速培养大量具有专业技能和“工艺”的高素质工人和人才。推进“产学研结合社会力量”,与产业改革和创新培训模式保持同步。因此,提高学校就业人数和质量,已成为促进我国制造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起点。
6 当前校企协同育人方式存在的问题
6.1 企业缺乏对学生发展的意识
公司通常认为,教育人才是学校的问题,他们对于学校合作发展人才的兴趣不大。对于大多数寻求实习的学生,该公司仅提供一些简单的技术培训和工作,第二个问题是不能始终如一地实施教育。一些公司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高,他们相信学生自己可以独立工作,单方面要求高回报和低投资。工作期间由于缺乏熟练技能而造成的学生操作失误,公司对学生进行相应惩罚,让学生自己承担经济损失。
6.2 企业不想与机构共享行业信息
企业没有看到正确的校企合作关系,而是更加关注公司的利益,考虑将行业信息和技术专利作为行业机密,并且不愿与教师和学校共享。
6.3 企业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承诺不高,企业合作的初衷是减少企业劳力成本
企业对学校进行的市场研究、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实习的兴趣不大,并且一些公司没有获得学生实习许可,这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有效进行。
6.4 在校企合作课程中企业与学校之间缺乏沟通
对于学生来说,面对新的生活与工作环境需要适应一段时间。一些公司单方面寻求利润最大化,而忽略适应期的存在,并且缺乏与学生的沟通。
学校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状态。一些公司对此几乎没有反馈,无法及时通知学校学生的实习状态,而是仅在特殊情况下通知学校采取行动。
7 结语
从21世纪初开始,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协调,产业转型以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处在从大型制造业国家转变为强国的重要阶段。因此,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和熟练的工人。最近全国范围内的“技能短缺”,已经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社会步伐和经济发展。建立全面的校企培训模式,并在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平上培养国家迫切需要的各种技能人才,是公司和大学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挑战。校企协作培训模式不能完全依赖于学校,受过训练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文化和专业理论基础。同时,校企合作建立大学人才培养是重要实践平台,有效扩大了人才培养的空间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35-37.
【2】刘微.高等工程教育如何适应企业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2-12-08(04).
【3】董秀华.专业人才培养制度的历史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