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问题,眼里有学生

    武前炜

    

    

    

    [摘 ?要] 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从而教师在备课、实施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适应学生需要为中心,也就是做到“心中有问题,眼里有学生”.教师要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关注数学结果的形成、应用的过程和获得数学结果.备课和实施教学中做到:一是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理清数学知识结构脉络,二是看透数学知识内涵,三是找准数学思维的本源.

    [关键词] 学生观;数学思想;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师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最后“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中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 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 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以上三条是新形势下教师对学生观最好的阐述和诠释,也是对于教师育人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从而教师在备课、实施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适应学生需要为中心,也就是做到“心中有问题,眼里有学生”. 本文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沪科版)第14章第2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边边”教学设计为例,谈一谈教师如何以问题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起点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全体参与以及全程参与课堂,做到“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教学过程设计

    1. 情境引入

    几何画板展示(活动1):以添加一个开放性的条件回顾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设计意图 ?回忆旧知识(前面刚学习了“边角边”和“角边角”两种判定三角形全等方法),为探究新知识做好准备;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得到正确添加的情况下,教师结合图形提出添加“BC=BD”这一条件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进而引发“边边角”能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这一新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好奇心. 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角度能不能确定此时三角形形状为入口,让学生尝试画图,最终得到图形不唯一,进而明白“边边角”不能作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教师提出的问题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2. 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已知角的画法,拓展“边边边”基本事实的应用. 本活动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合理解释,学生学以致用,学生在自己作图下共同合作交流探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充分交流,思维才能不断纠正、补充和完善,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所以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新知解释已有经验,使学生学以致用,更加深刻地理解新知,这正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学生通过对教师的问题的思考促进经验积累和知识理解、体验成功和收获自信.

    5. 升华新知

    设计意图 ?通过作图,拓展“边边边”基本事实的应用,体会三角形全等中的分类讨论. 数学思想是数学产生与发展所必须依赖的思想,是学习过数学和没学习过数学的人的根本的思维差异,是人们对数学内容更为抽象和概括的本质认识. 数学知识可能会遗忘,但数学思想将伴随一生. 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重视通过渗透数学思想揭示数学本质,让课堂因思想而厚重. 本节课至此得到升华,学生们尝试、交流,在研讨、操作中“自然”获得启发,最后教师归纳、概括,深入剖析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数学素养的提升. 不得不说,教师备课的问题意识和学生观对激发课堂活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顾与反思

    1. 课堂引入“以生为本”

    课堂引入部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作为入口,使得课堂轻松、愉悦. “过程教育旨在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关注数学结果的形成、应用的过程和获得数学结果(或解决问题)之后的反思过程的育人活动. ”开放性问题的呈现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事实上,新课程改革指出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 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 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抵制或抗拒. 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每个学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引精神营养. 所谓“成长无法替代”“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整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2. 数学学习“源自生活”

    新知学习过程离不开体验,之前的活动1、活动2都是对新知在“数学”上的体验,学生体验的过程是智力、情感投入的过程. 活动3是新知在生活中的体验,这种体验源自生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生活实例把“三角形的稳定性”抽象出来,实质是利用“边边边”全等进而确定物体形状,让学生明白数学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能力、态度的完美统一. 活动4的设计以学生熟知的风筝为背景,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教师通过风筝抽象为数学图形,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加深对“边边边”证明全等中“隐含条件”发掘的理解,变式训练从特殊到一般,通过数学知识揭示一般规律,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 问题主线“贯穿始终”

    心中有问题指的是课堂教学前和课堂教学实施中应该具备:一是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理清数学知识结构脉络,二是看透数学知识内涵,三是找准数学思维的本源. 本节课从备课知识的角度来看很简单,许多教师觉得“没什么”可讲的,或是通过一批题目强化“知识”的应用即可. 从而忽略了数学课堂只有让学生经历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并适时表达见解和疑惑的过程才是可行的、高效的课堂. 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训练学生解答已经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解题模式反复强化训练,而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去探索非常规问题,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 新课标提出了“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要培养这种能力,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发现问题,并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发现问题是一种创新,是指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信息的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那么怎样面向全体学生使得都能有所发展呢?需要教师提出有效的问题,而只有做到眼中有学生,才能提出有效的、发展性的问题. ?如本节课中的活动1,在学生给出了所有可行的添加方法后,提出了“添加BC=BD行不行”这一问题,让学生们产生疑惑、争论的思维过程,最终形成解决办法,形成经验的积累;还有活动4中的变式问题:“如图9,AB=AD,BC=DC,连接AC,E为线段AC上的动点,那么BE与DE相等吗?”给学生留下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教学活动的实际是为了让课堂有趣、有活力,一旦学生产生的兴趣,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整节课,面向全体,做到了不同學生都能在教师的问题引领下积极参与,不同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教师的归纳、引导形成了学生学习的经验,相信这些经验会在学生心中慢慢开花、结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