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时代脉搏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陈碧华

    摘要:深化教育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代的呼声,也是发展的需要。中学生承载着建设未来的责任,要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更要具备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人生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心理在迅速发展,这一阶段也是他们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本文针对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核心素养提高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养;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071

    5G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信息传递的提速增效,也将2019年定格为5G商业落地元年,社会进入了更加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同在,敢于冒险探索,善于洽谈合作,勇于改革创新,这些品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无不需要依靠健康的心理状态支持、承载。当前形势下,中学生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迎来了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

    一、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对的问题

    1. 学习方面导致的问题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以成绩论英雄,学习是中学生的职责所在,人生的出路。学习好,学好习,意味着将来一定有出息,在这种观念下,教师容易忽视中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成长。尽管近年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强调核心素养,但是根深蒂固的分数观念还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改变,素质教育的春天依然需要经受寒冬的考验,从而导致因为学习而产生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就要面对考高中、上大学的压力,增加学科、难度、知识量,一时难以适应,容易造成身体的疲劳,精神上产生压力,一旦学习成绩上不去,就会产生自卑,害怕受到家长指责、教师瞧不起,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其次,厌学、恐学是当前中学生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成绩差的学生不愿意上课、害怕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存在厌学、恐学现象;再有就是考试焦虑症,平时状态都挺好,一到考试就焦虑,关键性的考试尤为严重,甚至成为普遍现象。

    2. 人际关系造成的问题

    中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情况也比较突出,不被理解,不被信任,是他们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学生进入青春期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肯定,这种认可与肯定来自于教师、同学、家长。在学习方面,他们把教师当成偶像崇拜,时刻希望得到自己崇拜的人给予的关心、理解与尊重,他们愿意接受间接的提示,不再愿意默默承受直截了当的批评。如果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不能理解他们、没有耐心和爱心,不能热情地帮助他们,学生就会感到失望、压抑,产生消极情绪。在友谊方面,中学生的世界开始变得复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来自同学的理解与信任。可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学会了理解信任别人,渴望得到却还不懂得如何付出,恰好是他们这个时期自身存在的矛盾,面对紧张的同学关系不知道如何化解。

    3. 青春期的心理困惑

    中学生在青春期的心理困惑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同步,他们貌似成人,却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来解答因为生理成熟产生的种种困惑,无法为自己减轻心理的重负,于是便沉默、静思、独处、烦躁。青春发育的生理剧变,他们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碰到父母或教师又缄默不言,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焦虑与抑郁。中学生尚未成年,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其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容易发生早恋。

    二、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 把握时代脉搏,发展健康人生

    培养中学生健康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指导、看展智力体能训练、适时进行情感教育、性格矫治教育和耐挫折能力的培养;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的指导、渗透性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我保护意识发展,健全和完善学生对人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提高核心素养,深化他们对健康的理解:“健康是一个人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适应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要培养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时刻保持:身体健康、心灵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促进他们智力正常发展、情绪乐观向上、意志品质健全、行为协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独立,价值观念正确,紧跟时代发展节奏,谱写人生美好乐章,健康快乐学习和成长。

    2. 开展校内心理健康辅导活动

    “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良性功能关系。”教师要借助学校和家长的力量,共同关心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依托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和技术,结合日常教学、学生心理状态和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制定心理健康辅导计划,明确辅导目的、促进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智能,帮助他们正确认知社会,让他们能够从社会生活中感受到爱与真情,进而回馈社会付出与奉献,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发展关系。对中学生存在的较为特殊的个性化的心理问题,可以聘请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以使他们尽快走出心理困境,养成健康心理。

    3. 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

    坚持教育服务学习和生活的原则,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要坚持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要坚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原则,这是实现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策略。还要坚持全体与个体分别开展的原则,全面提高核心素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个别进行心理疏导是落实教育“以人为本”的时代发展需要。此外,还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优势性等方面的原则。总之,要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核心素养提高,全面快速成长,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适应新时代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教育目标。

    总之,教育要紧跟社会创新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适应未来需求的栋梁之材。如果把中学生比喻成树苗,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树苗除虫祛病,确保树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 张德超.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其问题解决途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

    [2] 许建民,康丽芳,许悦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7).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国欢镇中学? ?3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