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早做、细做工作 肉牛产业恢复会更高效
我国缺牛缺肉,目前有母牛约2 700多万头,有537个贫困县是通过肉牛母牛养殖产业来扶贫的,2019新冠疫情对贫困户和一般养牛户以及对产业都有较大影响,需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建议如下。
首先,肉牛养殖面临草料青黄不接的局面。冬天预备的草料吃得差不多,现在草料不能运输不能及时补充,储备有,但不能运输,养殖户着急。目前,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政府执行得很到位,一定要按照隔离要求提前准备、运输。
第二,母牛配种难。母牛恰好赶上这段时间处于发情期,人工授精员现在进不去村。希望地方政府能琢磨一条变通方法,进行人工授精。与此相关的是配种站保管精液要用液氮罐,隔一段时间需要补充液氮。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冻精在缺氮的情况下5 s就会死,会在更深层对肉牛品种改良和母牛配种上有影响。
第三,牛的流通受影响,交易几乎全面停顿。农户养的母牛生了小牛养断奶之后即出售,现在没法卖,农民再接着养,进一步加剧草料短缺。育肥牛不能交易。地方政府要加速屠宰场开工,点对点交易。
第四,兽医和兽药的流通也要在村里设点。现在兽医不能流动,生病的牛如果不及时看病,一是病死牛怎么处理,二是人畜共患病也好,牛豬羊共患病也好,有可能引发流行病,造成二次性灾害。
(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