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李昕

    关键词:任务驱动;田径教学;应用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更多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始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实践较为广泛,在多个科目教学中都有涉及。本文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在田径教学中,结合田径教学的特点来设置教学任务,围绕教学目标出发来完成教学任务,最终使学生的田径运动技能得到逐步提升,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定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通过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实现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主要包含五个步骤,分别是提出教学任务、分析教学任务、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评价任务。教学活动开展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任务的执行者,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教学任务设定要科学合理、指向具体明确。通过任务完成的结果评价和学习过程的总结,修正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自觉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体系。在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阶段和身心特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分层、分类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田径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在体育教学中田径项目的开展极具普及性,且不需要同伴协作配合就可独立完成。场地、器材条件简单,方便教学,如径赛各项目。田赛项目的技术动作也都是由一系列技术动作环节组成的,易于通过分解动作练习与完整练习结合进行教学,都非常适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操作和执行。

    径赛项目可以合理设置距离组合和完成时间有效控制学生练习的量和强度。田赛项目易于灵活划分动作环节、调整动作难度、侧重不同动作环节的练习。

    在田径教学组织过程中可按能力灵活分组控制、方便调整,环境条件制约影响不大,适合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田径教学任务设计和教学组织中的应用。

    田径运动的跑、跳、投都是高效优质运动技能和体能发展的项目。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水平。经过长期规律的运动练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加强良好人际交往关系,逐步养成更加积极、自信的心态。学习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术。结合自身状况进行适当的自我体能训练,就可以收获一个更加强壮的体魄,为养成终身运动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田径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难点问题

    任务驱动法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优势逐步被广泛认同,很多教师在实践中也获得了一定的体验和总结。

    (一)合理设置教学任务

    合理设置教学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内容。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效果如何。与任务设置是否合理直接相关,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设置教学任务时,教师应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方面充分做好调研工作,避免出现教学任务的制定与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同时,充分掌握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设置适宜难度的任务要求以满足不同运动能力学生的实践过程,使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如果长期出现教学任务设置不合理。就容易造成学生因完不成任务或者轻易完成任务而制约学习积极性,导致任务教学法难以有效实施和推进。

    (二)课堂教学的组织与控制

    教学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有效贯彻教学任务,这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时,通常是以同类小组的方式开展,但由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性、参与度、综合能力以及基础条件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定教学任务时需要根据小组的特点进行按层分类来确定任务的难易程度、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等。这样就会加大课堂组织工作的难度,提高对教师统筹协调能力的要求。如果教师不能有效掌控课堂秩序,及时协调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問题,就容易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局面。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有效任务评价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是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展的。学生对教学任务实施的效果和执行的主动性都应得到教师及时、全面、有效的评价和反馈,使学生能够在积极的状态下获得任务执行的正确方法和及时的纠偏帮助。同时,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还要注意到对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的客观评价的重要作用。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应有效掌握各学习小组任务执行与教学运行时间安排,避免教师忽视对学生任务完成状况的了解,甚至对任务评价环节进行压缩或取消,而导致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流于形式,最终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田径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策略

    田径项目是现代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田径教学实践过程中熟练掌握运动技术动作往往又是田径教学的难点,若长时间无法运用正确技术动作完成练习就容易影响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愿望。因此,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如何正确结合项目特点和规律,通过合理设置学习任务有效调动学生探索运动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评价手段实现教学质量最优化就成为教学实践研究的探索方向。

    1.科学设计教学任务,确保教学执行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田径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要做好教学的调研、教研工作,充分掌握学生基础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兴趣特长等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其次,任课教师还要结合田径教学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田径教学课程的任务,预期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在教学任务设计中应注重项目特点,对于径赛项目教学应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完整练习为主的运动实践,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加学生的素质水平。如在进行中长跑项目800米跑教学中,通过对班级学生进行基本能力测试,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体能特点进行分组并对各组设计每名学生都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通过“300米+500米”“300米+300米+200米”“400米+400米”“600米+200米”等不同组合800米跑的方式练习来实现800米完整练习。之后再通过不同成绩时间的学习任务要求进行练习。逐步使每一名学生的耐力素质得到提高。

    田赛项目均为非周期性技术动作表现,动作过程相对复杂。教学中应根据项目特点,首先通过熟练掌握半完整技术动作、完整技术动作来实现运动技能的提高,之后通过专项体能来实现运动成绩的提高。教师通过对学生能力进行测试,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并设计各组每名学生的学习任务。通过模仿练习、分解练习、轻器械练习、辅助练习、半完整技术练习,完整技术练习以及其中的组合练习实现项目动作技术的掌握。之后,通过专项体能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专项能力。

    2.合理划分任务组,提高课堂组织的效率

    任务驱动教学的分组方法和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田径教学中可以根据运动能力、技术程度或者互补搭配等形式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来布置教学任务。小组的成员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人数规模是5~6人。小组要选定组长,组长的职责是维护小组的纪律和协助教师督促练习进度,在小组成员活动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小组活动的状况,并指导相应教学任务的实施,引导小组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小组教学的效率。教师还可以通过组长来布置教学任务,督促组内成员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有任务执行问题还可以向教师汇报,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引导者,因此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学习问题,教师要多给予学生提示,鼓励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时间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内容,因此采用任务驱动法,要求教师控制好不同教学任务的时间,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田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師按照学生的体能素质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测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能来分组。

    不同的小组各自完成小组的任务,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从而掌握学生完成任务的状况。另外,小组内表现比较优异的学生还可以与同学交流分享练习体会,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实现田径教学训练效果的提升。为了确保分组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流动式管理,比如能力较高的成员可以分配到其他小组,对能力偏弱的学生可以分配到相对低等级的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情况适当调整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兴趣高、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拔高训练,使学生通过专门练习获得更大的满足感,激发学生自觉练习的愿望,逐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强化教学评价,建立良好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指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评价。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应注意将教学评价列入到教学环节中,要始终关注教学任务完成的效率,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觉对自身练习进行评价和总结,发现自身的能力与进步,并及时采用正面的、激励的、积极的、赞美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信心,在教师的鼓励和学生自身的努力下,提高田径教学训练的效果。

    另外,在教学评价的方法上,教师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价不仅是教师个人的评价,还可以是小组互评、小组自评、学生自评,或由非任课教师进行点评等。教师对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比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学习方法等。

    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应综合学生的平常表现以及运动成绩来判断。衡量学生田径运动效果的不仅仅是学生考试成绩,还有学生的平常表现、练习质量等,对那些坚持运动、持续学习并且进步较大的学生也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田径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首先要确保评价学生的内容是全方位、全面性的,注重采取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既要对学生田径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判断和了解每名学生的进步幅度以及个人目标的达成度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考核评价学生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技能、体能、田径知识、运动成绩等多个方面。

    4.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田径业务能力

    任课教师要保持良好的田径教学状态,一定要不断地进行专项继续教育与培训,通过教师外出培训和业务交流完善业务能力和知识更新。通过学校内部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促进教学方法研究。通过设立田径教学研究课题,探索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通过组织和安排教师相互听课学习,将田径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借鉴和修正,从而提高教师的专项教学能力。田径教师还应注重坚持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增强自身的授课技能。只有不断地进行专业积累,才能巩固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才能提高田径教学质量,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田径运动。

    5.坚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案时。应注意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身体能力水平,教学中要将田径运动的竞技形式转变为学生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运动方式。特别是在田径教学发展学生心肺功能、柔韧素质等项目的初期阶段,通过增加田径运动的娱乐性、趣味性和健身性,有效降低学生在田径运动教学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生理反应,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练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田径运动项目,以达到培养学生参与田径运动兴趣,学会正确的田径运动健身方法,养成终身应用田径运动的健身习惯。

    教师应注意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借鉴其他项目的教学手段来满足和丰富田径教学过程,提升田径教学的效率。

    四、结语

    田径运动对广大在校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提高运动技能、改善体能素质,还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水平。为此,体育教学应重视田径运动的开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积极采用良好的教学策略,通过对学生田径练习的肯定和激励,增强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自信心,提升学校田径运动教学活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