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四川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
李双龙 祝文彬
摘要:文章以四川南充为例,总结了四川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经济结构差异,产生了待遇差异;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发展趋势受阻;考核机制不科学,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文章提出了四川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促进师范类院校提升教师培养层次;树立现代教师教育理念;精神层面激励教师发展;物质层面提高教师待遇。
关键词:新时代;教师队伍;路径探索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高素质专业化,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主题,对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状况,尽管近二十年来,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农村教师队伍发展仍不容乐观。
一、四川南充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根据相关年鉴统计,目前四川南充地区有普通中学493所,小学620所,幼儿园831所,笔者主要调研了其中10所中小学。
从表1可以看出,在2015—2019年期间,南充10所农村中小学的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优化,教师的教育背景有所改善,且在一定程度上教师队伍的实力也有所加强。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队伍的组成不合理
由图1可以看出,在2015年四川南充10所乡村中小学中,共有教师408人,年龄段在21—30岁的有69人、31—40岁的有95人、41—50岁的有154人、51岁及以上有90人;在2019年南充10所乡村中小学中,一共有教师346人,其中年龄段在21—30岁的有67人、31—40岁的有74人、41—50岁的有133人、51岁及以上有72人。在2015年和2019年这两个时间点中,在41岁及以上人数在全校教师中所占比例偏高,分别占了59.8%和59.2%。P县J小学,现有在职教师56名,中年教师占据了学校教师总人数的62.5%。
(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教师专业化程度主要是指教师是否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是否达到了熟练从事教学的标准。从现实情况来看,以南充为代表的四川部分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综合素养及专业化水平却有待提升。由图2可看出,南充10所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中大专学历教师有163名,相比于2015年减少了36名,但是教师队伍总人数也相应减少了,本科学历教师人数变化相对较小。
从教师毕业学校来看,约有20%的教师毕业于高等职业学校或综合大学的非师范专业。以P县J中心小学为例,学校现有教师37名,其中大专学历教师有21名,皆未能接受全日制本科师范专业教育;目前学校有约三分之一的教师专业不对口,有6名英语、美术、幼儿专职教师改教语文、数学学科。
(三)教师职业发展渠道相对单一
职业发展是“致力于个人职业道路的探索、建立、取得成功和成就的终身的职业活动,是组织有效开发人力资源,确保组织需要的岗位有充足人选的方法。”对于乡村教师来说,在教师生涯中能评上高级教师职称是他们的职业追求,但调查发现,在南充农村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较低。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职业倦怠,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优质教师的外流。(见表2)
二、四川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经济结构差异,产生了待遇差异
对于农村教师来说,经济利益的保证是他们扎根于农村学校的基本条件。由于国家一直在努力通过财政政策来平衡城乡教师工资待遇的差异,从表面上看,农村教师的固定收入并不低于城市教师。但实际上,农村教师的社会资本处于一个相对封闭且匮乏的领域中,有形工资几乎完全代表了农村教师拥有的所有社会资本,但他们可以获得的其他社会资源与城镇教师相比却相对较少。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发展受阻
目前南充农村教师聘用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师聘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缺乏督导,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纠正和改善。另外,南充教师的考核主要是以教师的教学成绩为基准,对于教师所教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少考察,甚或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本不列入考察范围。这种现象加强了应试教育在当今教育模式中的主导地位,渐渐地会在教师行业中形成一种追求名利的趋势。
(三)考核机制不科学,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农村中小学的领导直接以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升学率为标准来评价教师工作的好坏,对教师的教学成绩重视程度过高;在学校日常管理的评估中,评估方法不规范,评估主体单一,许多教师、学生和家长很难直接参与到评价中去。这些评估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切断了学校与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并且教师也会因为自己的评估结果不理想而失去工作的动力。
三、新时代四川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树立现代教师教育理念
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发展理念与现代教育发展理念是一致的,同样突出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讨论”,以相互协作的方式完成学生的学习,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客观地要求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知识的研究者。从这点上讲,教师必须在知识、学术、研究等方面具备良好的素质,树立现代教师教育理念。
(二)精神层面激励教师发展
农村优秀师资的流失,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利于教师“育人”能力的提高,难以培养教师对学校,“教育实践其本质就是培养人,离不开教育对象、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及其工具。”因此,从政府层面,应设立教师专项基金,以奖励一直坚守在乡村教师岗位的优秀教师,通过实实在在的措施,吸纳更多年轻的优秀教师来乡村学校工作。
(三)物质层面提高教师待遇
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水平,特别是要增加对农村地区教师的补贴,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让农村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在职称评审方面,使教学质量高的农村教师优先评级,对具有良好工作态度和较强教学能力的教师除颁发荣誉证书外,还应增加物质奖励,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化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完善教学配套设施、提高食堂住宿水平等,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陆雄文.管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2]黄晓茜,程良宏.城乡张力间的彷徨: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应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4):80—86.
[3]李双龙.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向教育知识创生的逻辑[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9):1.
编辑∕李梦迪
作者简介:李双龙(1976—),男,新疆喀什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通讯作者:祝文彬
基金项目:2019年喀什大学教研教改课题项目“大数据时代公共教育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以喀什大学为例”(KJDY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