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与建构:《人民日报》“中美贸易摩擦”报道的框架呈现
【内容提要】涉华国际争端议题是新闻报道的聚焦点,媒体通过客观手段可发挥其建构国家话语优势、推进舆论引导的作用。本文采用框架理论,选取《人民日报》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485篇报道样本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其新闻框架主要呈现为三大特征,即“事件导向”框架下的主体叙事、“认同建构”框架下的信源引述、“情感聚合”框架下的话语转向。
【关键词】《人民日报》 ?框架理论 ?中美贸易摩擦
2018年3月23日0时50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①此举拉开中美贸易摩擦的序幕,此后经数次升级、转折、磋商,最终于2020年1月15日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这意味着中美经贸关系趋于和缓。而在博弈期间,《人民日报》对该事件的报道实现特色化的新闻事态呈现与舆论话语建构,因而考察其报道现状、分析框架特征对国内主流媒体进一步优化涉华国际争端议题的传播策略意义匪浅。
一、研究设计
(一)理论视角
在媒介场域中,新闻是经组构后呈现于受众的现实图景,框架即为组构范式之一。“框架”初由人类学家格里高利·贝特森进行概念演绎,后经欧文·戈夫曼引入文化社会学,并在著作《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中创立框架理论,将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②此后,该理论在流变中外延至传播领域,通过建构框架基模可探析联结新闻框架的多重因素与凸显的指向特征,因而成为考量媒介架构的重要基点。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抽样时间范围为2018年3月23日至2020年1月15日,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以“中美”为关键词进行“标题和正文”检索,共检索到993篇报道,剔除重复和弱相关度的报道后,获取485条报道样本。基于上述文本资料进行数字化编码及整合,采用霍尔斯提公式对编码结果进行信度检验。除去类目中的固定量“报道数量”,其余3个变量的信度值均符合信度大于0.70的标准。
二、研究发现
(一)报道数量
报道数量反映媒体对事件的关注量级,纵观数据波动可知,《人民日报》报道密度呈阶段式特征,报道高峰基本与美方宣布加征关税的时间节点吻合。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中美贸易摩擦陷入胶着状态,美方加征关税动作不断,中方反制举措不停,因而《人民日报》以高频率报道实现舆论聚合。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中美双方处于磋商谈判期,报道量居于低准位。2019年5月10日美国政府态度反转,再次提升关税税率,中美貿易间的战火势起,《人民日报》发文呈集中爆发态势,至2019年6月达峰值,为73篇。其中,样本单日最高报道量即出现于6月5日,为8篇。2019年9月中美宣布举行第十三轮经贸高级别磋商至2020年1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报道量走低并趋于平缓。总体而言,《人民日报》的报道数量呈现出较强的事件驱动特征,在中美贸易摩擦中能适时调整报道力度,以对事件议题显著性的建构适应国际局势变幻。
(二)报道主题
分析报道主题可从整体上探析《人民日报》中美贸易摩擦报道的议程设置。结合内容文本,笔者将报道主题划分为事件进展框架(36.6%)、事件影响框架(39.8%)、事件立场框架(23.6%),下设各子类目(如表1)。研究发现,三类报道主题框架在样本界定时间段内均得以呈现,但权重有所差异。其中,在中美贸易摩擦初期,事件进展框架使用频率居高,这说明《人民日报》该时期偏重对中美贸易摩擦直接事态的呈现,规避主观预判。而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后期,《人民日报》多围绕事件影响框架展开论述,善用国际人士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评价传递中方态度,并直指美方一系列做法的后果,如《霸凌主义,不得人心》《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行不通》等评论文章。总体而言,《人民日报》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报道通过统筹阶进式子类目,适时研判舆情,主导三大类交叠型报道主题,进而发挥了传播主体建构事件框架的集聚效应。
(三)报道信源
信源是阐释新闻框架的要素之一,可实现认同向度的优先介入。笔者将《人民日报》中美贸易摩擦的信源分为国内信源和国际信源两大类目。485篇报道中,国内信源409篇,国际信源76篇,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表2)。尽管《人民日报》对国际信源的采纳低于国内信源,但相较于此前涉华国际争端议题的报道,国际信源比例小幅跃升,这表明其有意兼顾话语权的平衡,拓展报道维度。具体而言,国内信源主要为本报记者,占37.94%。其次是政府部门(20.82%)、专家学者(13.61%)、新闻媒体(10.31%)、企业百姓(1.65%),可见《人民日报》中美贸易摩擦报道以原创为驱动力,注重主流意识和权威话语的集纳。而国际信源分布整体较为均衡,采自专家学者的稿件以29篇居于首位,中立性国际信源占据主流,凸显报道专业性。
(四)报道话语
除宏观的叙事框架外,传播主体会藉由词汇、修辞等方式暗含隐喻与倾向性,实现情感嵌入,关键词即为型塑话语框架的因子之一。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人工筛选并抓取《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的关键词,生成高频话语词汇云图(如图2)。整体上,高频话语涉及中美关系、经贸、关税、争端、合作、对话等,具体如下:
在对美方加征关税、出尔反尔等行为评述的报道中,主要关键词为合作、自欺欺人、漫天要价、反复无常、霸凌主义、契约精神等。偏负面词语居多,但“合作”出现频度最高,说明即使美方在经贸关系中多次采取对中方不利的举措,但中方始终抱以对话的态度,并尝试劝导美方合作。在阐明中方立场的报道中,主要关键词为重大原则问题、公道正义、不屈服、坚定不移、科学应对、绝不退让等词语,这一方面指责美方的系列打压和错误行为,另一方面传达中方的强硬立场。在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中方影响的报道中,关键词为无用、储备充足、信心、稳健等词语,借以传递中国力量。
三、研究结论
(一)“事件导向”框架下的主体叙事
事件是联结传播者与受传者间须臾难离的中介,而媒体身为传播主体往往被赋予叙事权威。《人民日报》在全方位、深层次的中美贸易摩擦报道框架下,为受众聚合开放式事件视角,多维度设置议题,走出争议盲点,打造子舆论场。尤其是在美国不断美化其关税加征行为,却污名化中国形象时,《人民日报》能始终抓住事件的关键节点,提供权威发布,在进展框架、影响框架、立场框架三大主题呈现的叙事空间中,及时修正信息偏差、阐述中方立场,为国际舆论战提供新论点。此外,《人民日报》还借力事件立场框架,着力塑造国家形象,其叙事向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设立“今日之中国”系列述评栏目,立体解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进步,彰显国家实力。其二,在控诉与谴责美方行径的报道中,传递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坚定中国自信。
(二)“认同建构”框架下的信源引述
认同并非一个定向推进的过程,而往往与特定的传播场域及受传者息息相关,新闻媒体若想实现认同聚合,增强权威度与公信力,即需建构具备策略针对性的框架,信源引述即为其一。首先,《人民日报》注重维稳新闻自制率,但日常性“缺席”促使其通过采访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百姓、国际组织等实现有效信息供给,保持客观中立的同时争取话语主控权,整合受众基本认知图示,实现对媒体的公信力认同建构。其次,政府部门的信源比例居高表明,中美贸易摩擦涉及国家利益,因此《人民日报》以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报道基调,服务公共利益,基本达成权威语境中的媒体认同建构。最后,《人民日报》在中美贸易摩擦报道中实现国外信源的“脱敏”,将“自己讲”与“他人讲”相契合,增强国际意识,一定程度上强化涉华国际争端议题的中立性,推进国际认同建构。
(三)“情感聚合”框架下的话语转向
话语体系并非单一,在互异的报道场域中呈现复合特征。《人民日报》作为权威媒体,新闻意蕴宏大,多以严肃、理性的话语建构强化内容逻辑,全面论证主题、传达主旨,因而用词一般留有余地。但是,在中美贸易摩擦报道中,《人民日报》出现话语转向,采用较为强硬的话语体系和绝对化词语,如任何人、必将、绝不、完全等,增强传播效果。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擅从“外视角”制定阐释框架,以史实和数据优化诠释规则,在指明中国“不怕打”的同时提出合作、对话,以对向情感传递的路径创新了在国际争端问题上的既有话语模式,可讀性和说服力强。这种兼备强硬与温和的报道手段,其一,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触发情感卷入,纾解情绪,又不至于产生应激行为,造成负面社会影响。其二,在国际社会中,既表明中方的立场与态度,又拓宽舆论张力。因此,“情感聚合”框架下的话语转向可谓一举两得。
四、结语
中美贸易摩擦不止于经济竞争,也是去中心化的国际舆论空间中两国话语权的博弈。未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关系将变得更为盘根错节,而新闻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的同时,也应当是国际争端中统合国家战略优势、维稳舆论话语的策源地。某种程度而言,在中美贸易摩擦报道中,《人民日报》脱离了“旧式”新闻框架,因此其传播策略可为其他主流媒体所借鉴,同力协契,进而实现中国占领国际舆论制高点的突围。
注释:
①澎湃新闻.特朗普正式签署针对中国贸易备忘录称这只是开始[EB/OL].http://www.kaixian.tv/gd/2018/0323/485553.html,2018-3-23.
②莫倩.从框架理论看美国媒体报道中的中美贸易战——以纽约时报为例[J].新闻战线,2019(04):115-118.
作者简介:郭田,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长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