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教学论在工程概预算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李俊清 李永兵 张济梅

    摘? 要 从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层面运用五大教学论开展概预算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新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体现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就业胜任力增强,社会认可度提高。

    关键词 建筑工程概预算;实践创新能力;建构主义教学论;缄默知识教学论;元认知教学论;多元智能理论;创新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3-0129-03

    1 前言

    据不完全统计,呼伦贝尔学院近十年建筑类毕业生的概预算工作从业率达30.3%,工作涉及建设项目投融资、工程造价确定、造价分析与控制、工程咨询及工程造价软件开发应用等。实践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用人单位考核人才的首要标尺,为适应社会用人需求,学院在概预算教改过程中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总结的建构主义理论、缄默知识理论、元认知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创新理论持续运用于概预算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

    2 概预算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建构主义教学论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用于高等教育教学依然意义深远。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实践活动为主要占比,教师采用引导或承前启后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既有认知,主动去探索并构建所学知识的意义,随后教师主要发挥指导、组织及纠偏作用。学习环境中的几大要素解读为工程环境创设—角色分工协作规划—集体探讨—知识意义构建。

    建构主义理论融合于预算教学过程设计

    1)布置任务。发放几个不同结构类型不同规模的实际工程项目给学生,目标是确定项目的工程量、工料机消耗及费用。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或其他工程背景条件,自行收集相关资料,给出解决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首创精神。

    2)工程场景模拟及模型构建。课堂模拟工程场景或进入实习企业观摩,代表招标方或投标方,通过动态演示搭建模型、划分项目,构建算量及计价单元。在计量计价模型构建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过程,搜集、分析并记忆相关造价信息和工程量算法规则,用探究法、比对法对所要解决的目标工作提出质疑和预案,然后加以验证。同时结合社会企业工程场景,融入工作实境中进行更加真实形象的认知,让学生结合前学课程,利用自己原有知识储备中的思维或实践经验去分析探知总结当前接触到的新知识,以达到深化与再积累之目的。

    3)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学习探索。教师提供完成工程计量计价任务必备资料,如计量计价规范、定额、图集、造价信息、造价学习网站及国家慕课平台等,教师辅助、学生协作渐进学习规则算法,实践案例,纠错重组、巩固掌握规则算法操作技能。各种信息资源均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为其自主或协作探索专业知识提供可考证或有待创新的平台。

    4)企业实习实践,主要是对学生工程学习环境的创设,切题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自由探索。企业的工程场景是真正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所在。

    5)实习生回归课堂辅助教学。将课堂交给学生,课堂上创新探讨,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利用了建构主义的会话探讨环节。

    6)教学成果形成与检验。学生完成教学初期布置的实际工程概预算任务,教师或企业专家检验成果,找出不足与创新点,让学生讲述自己对任务知识的认知及完成思路与方法技巧,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法用于概预算教学? 教师如建筑施工脚手架,一般为学生提供一种概念式或理论式措施服务,让学生借助这样的措施工具,一步步构建自己的知识建筑物。教师事先引领学生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教学进程为:教师搭建概念框架—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或工程场景—学生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自评与他评)。

    在建构教学中,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适当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纠错补缺。

    3 概预算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缄默知识教学论

    缄默知识是指以整体经验为基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其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获得,如通过建立“师徒学艺制”的方式或借助个体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将缄默知识外显化。缄默知识理论融于概预算教学过程设计的以下实践环节。

    校内实训机房完成实际工程? 在实训机房,教师教学生软件或手工计量计价实操。缄默知识理论印证了一个道理,即实践性教学、直接经验的获取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逻辑地位。

    企业持续实习及毕业实习? 企業里预算员教授学生实践技能与操作技巧,这就反映了缄默知识获取的师徒学艺制方式。

    学习成果评价? 对学生完成的实际工程计量计价或造价控制任务进行多元评价,找闪光点。因为真正能够衡量和鉴别学生认识能力和水平的不是他们对静态教学知识的记忆和简单应用,而是他们从自己的缄默知识出发,对静态教材知识所进行的动态理解、诠释、总结和创新。

    4 概预算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元认知教学论

    元认知理论的核心是对有关认知的知识及对认知的调节,主要体现为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遇到不同的问题时,如何选择认知策略,高效发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概预算教学中用到的元认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比较法? 比较法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有相似特征的相关事物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如对不同地区同结构类型的工程项目的造价及工料机消耗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曲线,从而获知概预算的影响因素。

    质疑法? 对自己做出来的量价多次设疑并审核纠错,达到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深层理解与掌握,灵活地运用新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扩展与引申法? 如掌握了不平衡报价法,那么单价中费用构成调节就应该扩展掌握,分部分项合价的调节就应随之引申。扩展、引申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思考程度加深,获得的印象就更为深刻,知识的调度就更为灵活。

    5 概预算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在概预算教学中主要体现为数学逻辑、空间感知、人际协作和自我认知等方面,教学设计中可以培养或发掘学生的这些智能。

    数学逻辑智能? 概预算是和数据或数理逻辑打交道的学科,培养学生学会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进行测量、归类、分析比较,鼓励有数学逻辑智能优势的学生侧重概预算深入研究并从事该专业工作。

    视觉空间智能? 现今软件背景下的概预算学习过程其实是建筑模型建造过程,模型的空间既视感要求学生具有对颜色线条、形状形体、3D、5D的敏感性,可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数理关系,把感知到的表现出来并转化为数据。视觉空间智能突出的学生概预算建模算量能力通常都很强,教师大多鼓励其侧重相应专业发展。

    人际关系智能? 概预算相关工作的完成需要多人多方协作,所以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在教学中应带入人际关系处理环节,而具备这种智能优势的学生在预算协作环节工作效率明显偏高。

    自我认知智能? 概预算工作是数据生产汇总的工作,失之毫厘则谬以千里,所以必须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及自我认知的能力。教学中倡导校企合作,给学生尝试解决实际工作或生活问题机会,让其加强自我认知,激发学习动机。

    6 概预算教学中的创新理论与实践教学法

    创新法倡导教师引领学生采用主动创新、发散思维及公共探究教学模式,教师用在实际工程创新中积累的新颖论题激发学生自主深入地合作学习、持续探究,以促进学生未来学习工作可持续发展。在概预算教学设计过程中主要融入以下创新观点,充分拓展和运用校本和企业或工地等外部资源,注重探索工程实际,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

    制定教学创新目标? 概预算教学目标体现为专业理论与实踐技能、算量计价过程与算量计价方法、学习及执业态度与正确价值观形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要陆续进入企业实习观摩,以实际工程不同基本建设阶段的计量计价成果文件作为教学目标,同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及评价功能。如每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与综合单价计算完成后,都要结合设计文件、招标文件、施工方案、规范、定额、算法或网络公共学习资源等进行自检自评、教师或企业专家评价、学生评价探究等,肯定、激励并纠错后进入下一个学习循环,直到分部工程汇总、单位工程汇总、单项工程汇总完成并出成果文件,从小目标到大目标渐进完成,帮助学生养成反思总结的工作与学习习惯。

    整合选择教学内容? 要加强建筑各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将前学课程中相关知识进行整合选择,激活应用到预算课程中,以此培养其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

    创设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联系工程实际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学生代表建设方或施工方分别计量计价,那接下来要如何进行工作?手头资料的准备各是什么?区别如何?各方利益如何保证?等等,努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以问题探究为学教互动方式,根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联系实际工程场境,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知识、学会方法、发展能力。

    合理应用形象教学辅助手段? 概预算课程中主要使用形象教学辅助手段,如利用广联达BIM三维动态建筑模型、施工现场、建筑结构构件内部构造详图观摩等,建立概预算计量计价对象模型,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视频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造价软件实操训练实现学生预算基本技能掌握与提升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7 结语

    总之,概预算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协同合作、真实场景创设、多角度评价激励等,好的教育应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开发自身的潜能。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

    [2]黄继英.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95-98.

    [3]赵宝云,计方,王丽萍.校企协同创新体系下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讨[J].大学教育,2016(4):139-140.

    [4]郭晶,杨梦.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应用分析[J].知识文库,2017(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