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类主题报道的新闻策划

    【内容提要】面對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科学有序的报道与服务成了当下媒体,尤其是媒体融合后融媒体的重大义务和职责。疫情涉及到的面是全方位的,而作为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的融媒体来说,既是一次重大挑战,又是一次自我认知与发展的巨大机会,这也不得不使我们重新认识媒体融合的概念与意义,一方面它秉持着传统媒体的优势,另一方面它集合着新时代科技的智慧。但疫情影响的是整个人类的生命,而作为世界核心的人类,理应是媒体发展的核心与宗旨,因此,本文综合思考聚焦于媒体融合的核心展开研究,以供融媒体对人类、对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 ?抗击疫情 ?融媒体 ?新型冠状病毒

    新闻策划是指在忠于事实、客观真实的前提下,进行背景资料的准备、报道主题的选择、采访方式的遴选、报道规模的设定和报道方式的确定。在具体的新闻采编业务中,策划是新闻报道必要的前期准备,是对宏大主题的破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整合与优化,是一个周密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主题报道肩负着传递党和政府声音、主导舆论导向的重要任务,是主流媒体的核心工作之一,主题报道要出彩,前期策划尤为重要。

    一、成就报道的策划要回答过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成就报道是非事件报道的一种,它在新闻宣传中占有重要地位,各媒体均会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进行精心策划和组织。成就报道要想成功,一定要回答好过去是什么,现在怎么样,为什么能有如此成就的问题。

    201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各路媒体都围绕这个几乎贯穿全年的热点,策划了一大批新闻产品。报纸版面上的专栏、专版、特刊,各新闻客户端、微信的视频、长图、H5等,各种策划、多种表现形式让各路媒体大显身手。在众多的融媒体产品中,短视频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态化的新媒体报道手段。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报道中,这种形式也被广泛运用。但在如此宏大,而且几乎自治区所有媒体都会主攻的主题上,如何才能让自家的短视频产品脱颖而出呢?

    在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成就性报道中,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和内蒙古日报社合作的大青山工作室烹饪出的“融媒体产品大餐”——[穿越70年]系列微视频,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成就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切入方式,从品味一杯奶、认识一家人、唱起一首歌、翻开一本账、走进一片绿、共圆一个梦6个方面入手,全景式展示了内蒙古70年的巨大变迁。精心制作的短视频带着读者一起穿越70年的时空,认识了不一样的内蒙古。这一组系列微视频引发了“刷屏”风潮。

    《你和内蒙古的关系,远远不止一杯奶!》是其中的一个视频。这组短视频一改传统成就性报道给受众留下的刻板、雷同的印象,在报道形式和内容上大胆创新,更加强调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努力在贴近性、可视化和人情味上做文章,通过镜头记录身边人、平凡事,捕捉到内蒙古70年的变化给老百姓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一杯奶让全国人民更加了解了内蒙古70年的巨大发展变化。

    有人说,新闻策划是新闻出新的“魔棒”。前期策划是这组成就性报道成功的关键。这组策划坚持以人为本,准确把握了读者的关注点和兴奋点,不仅在视频制作中融入事实、细节,增强了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更重要的是回答好了过去是什么、现在怎么样、为什么会有如此成就,以及这些成就性报道要体现的宣传效果和要求,可谓精彩。

    二、典型报道的策划要回答典型是什么,为什么是典型,向典型学什么

    先进典型是时代精神的标杆,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主流媒体正面宣传的主要形式,主流媒体历来都高度重视典型人物报道。然而当前主流媒体尤其是党媒的典型报道不同程度存在高大全、假大空、宣传腔、案例司空见惯等问题。随着多样化的信息传播、碎片化的阅读方式的出现,急需党媒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吸引力、影响力。

    重大典型报道的发现与挖掘必须有打好主动仗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典型报道出新出彩。内蒙古日报社所属12个媒体集群传播苏和事迹就是一次探索全媒体对重大典型报道的生动实践。

    2014年3月,内蒙古日报社接到了宣传部门要求向全国重磅推出内蒙古自治区重大典型人物苏和的重要报道任务。苏和老人位居正厅级却提前退休义无反顾的回到家乡,扎根荒漠戈壁植树造林,10年时间在大漠中种下9万株梭梭。这位古稀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决战风沙,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治沙绿化事业,是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苏和是真实、立体、血肉丰满的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报道的最终落脚点和目的是要通过对先进事迹和精神的宣传,呼吁社会对典型学习,感化社会,推动社会。苏和为什么是典型,要呼吁社会学习苏和的什么精神,内蒙古日报社编委会进行了多次专题研讨和策划,最后决定,打破传统主题报道的固有套路,深挖苏和事迹的“内涵”,选取独特的报道模式,全媒体“联合作战”。

    重大典型报道运用单一报道手段,靠单兵种作战往往效果有限。搞好这类大工程,往往需要多种宣传手段并用,需要靠多兵种组织战役性报道成规模推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声势,达到想要的宣传效果。

    “多兵种联合作战”再加上前期周密策划是这次主题报道创新的关键点。4月10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新闻网特别策划推出“苏和———大漠深处植绿入”的专题,专题先期开设了“苏和的故事”“入物小传”“记者手记”“图说苏和”“互动专区”以及视频、官方微博等栏目,新闻、互动环节全覆盖,图文、音视频、论坛、微博等齐上阵,专题点击量达到15万余次。在草原社区开设了“治沙老愚公苏和义务植树10余年,9万多棵梭梭装点大漠”的专帖,网友们的反响热烈。 《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连续5天第—时间图文井茂地发布“治沙愚公”苏和公益广告……

    在前期充分铺垫预热的基础上,内蒙古日报社所属3种文字12个媒体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集中发力,联动形成了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全媒体报道,使典型人物苏和的事迹在全国唱响。

    立意高、规模大是此次典型报道的亮点。苏和的典型事迹通过“如此包装”后,他的正能量精神浓墨重彩地留在读者心中。有人说,新闻策划是新闻信息量新的“增长点”。这些都充分说明新闻报道策划对于新闻资源的利用、提高党媒竞争力的重要性。而重大题材策划更是对媒体策划水平的综合考量。

    三、专题报道的策划要回答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

    专题报道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是党媒常用的宣传报道手段。专题报道是党报的重要职责,能很好地发挥党媒的喉舌功能。专题报道选题的选取是否恰当,报道开展的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报纸宣传质量和舆论引导的水平,也体现出报纸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能力。

    专题的前期策划要在导向正确的基础上,回答好为什么干,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同时立意要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必将对黄河流域的长远发展产生历史性的影响。报道的背景很清晰,接下来就是要展示沿黄各地在落实国家战略中所采取的行动、所取得的成效,沿线的生态、业态都有了哪些改变等。作为沿黄省区党媒,内蒙古日报融媒体团队联合其他沿黄主流媒体,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出《九曲黄河,奔腾向前!》《我家就在岸上住》系列报道,以独特的角度与沿黄其他省区主流媒体通力合作、唱响了“黄河大合唱”。

    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同样也是新闻媒体的使命担当。这组系列报道从黄河源头出发,沿河而下,逐步挖掘和展示黄河的文化内涵,串联起沿黄9省区的壮丽风光景致,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全域视角展示了沿黄地区人文、旅游、生态、经济的特色和沿黄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发生的巨大变化,画面赏心悦目,文字生动凝练一气呵成,同时又不失细腻,最大限度发挥出新媒体联动报道的传播优势。

    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要让宏大的主题报道不空洞,策划切入点很重要,独特的角度会让人耳目一新,在众多同主题报道中脱颖而出。内蒙古日報社将纸端报道和新媒体产品互融互通,通过见证、记录、讲述、展示,关注各地干部群众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举措,展现黄河沿线地区发生的嬗变,着力宣传报道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成果。

    作者简介:胡芳,内蒙古日报社周刊编辑部副主任

    编辑:徐 ?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