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分析

    文媛 刘燕玲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党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最前线,针对株洲市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现状,从政治定力、工作能力、管理水平、支部活力、服务水平五个方面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

    [作者简介]文媛(1988-),女,湖南长沙县人,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党务工作、公文写作教学。刘燕玲(1986-),女,湖南株洲人,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D267.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9-0050-02

    株洲市高职教育发展迅速,现有高职(高专)院校6所,教职工3000余人,在校生近6.3万人,共有教职工党员近2000人,学生党员500多人,涵盖75个基层党支部。株洲市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上,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十分必要。一、株洲市高职院校加快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高校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高校组织体系的“末梢神经”,是党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的战斗堡垒,如果政治功能弱化,服务功能缺失,自身组织体系不牢固,基层党员和党组织的主体作用就不能发挥出来,党的决策部署、政策要求就不能很好地传达到广大党员当中去,就不能广泛引领和发动师生群众,服务于高职院校各项工作,基层党组织就会虚化、弱化甚至边缘化。加快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是筑牢党的基层组织,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二)有助于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水平

    高职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成员,近年来已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其基层党组织是高校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基层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但高职院校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加快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是深入推进高校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步骤,是提高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水平的强有力方式。

    (三)有助于推动高校改革发展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包括教师党支部、科研管理服务等部门党支部、学生党支部三类。其中,教职工党员处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工作的最前线,学生党员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创造者,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能有效发挥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学习动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创新创业精神,促进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内涵建设,使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提高。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分析

    (一)组织力

    组织力是一个管理学概念,指组织内各个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整体合力,体现在组织设计、运行和发展过程中,是设计组织结构和配置组织资源的能力,是组织结构力和组织文化力的综合体现。把组织力看作一个主体,既有自身内在的能力,比如凝聚力、行动力等,又有吸引其他主体关注的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

    (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对党组织内部而言,他把千千万万个党员通过不同的党支部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守党的宗旨、遵守党的章程、贯彻党的决定接受党的奖惩,团结各党员的力量,开展工作,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一方面他有雄厚的实力汇集社会中的精英集中智慧和才干彰显出强大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他对人民群众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不论在哪个时代他都能广泛发动群众、引领群众、号召群众。三、株洲市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现状和问题

    株洲市高职院校中有老牌、成熟的院校,如铁道职院、化工职院,有发展迅猛的汽车工程职院、铁路科技职院,有行业背景鲜明的中医药高专、有色职院。这些学校办学时间有的长达60年,有的还不到10年,他们对应的办学行业涵盖了轨道交通、化学制药、医药卫生、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汽车工程等,承担为社会培养数十个门类毕业生的重任。调查走访株洲市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弱化。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其政治属性是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根本功能。高职院校自身建设任务重,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等工作压力大,有的支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及时、不坚决、不到位。

    二是党支部设置不够合理。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党支部人数超过30人,却没有划分党小组;有的党支部特别是教学系部,党支部班子成员配备不齐;有的支委成员对自己职责不清楚,工作开展不得力。

    三是党支部活动流于形式化。调查中发现,支部活动多是参观周边地区的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中安排重温入党誓词并宣誓。这类活动,支部党员不过是参观游览一下,了解这一处的红色教育信息,加以照片为证。活动结束后并没有给党员带来很大作用,党支部理论学习多是原文传达文件內容,学习效果不佳。

    四是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不够。专任教师岗位党员应在教书育人、推进科学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发挥模范作用;行政管理部门党员应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素质能力等方面发挥模范作用;学生党员应在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实际工作中发现党员离这个要求差距还很大。四、株洲市高职院校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分析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加快进行。

    (一)突出政治功能,提升政治定力

    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党对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领导权。一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各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党员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二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决落实高校党委决策部署,结合支部工作实际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三要加强对师生群众的政治领导。党支部要善于把党组织决策变成组织师生群众开展工作的有效举措,多关心师生、联系师生,提升工作合力。

    (二)优化组织设置,提升工作能力

    一要合理设置党支部。要根据系部、各职能部门党员人数情况,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系部党员人数较多的,可按照教研室或教学团队设置党小组。职能部门党员人数较少的,可将业务工作相近的多个部门党员联合起来设立党支部。人数较多的系部学生党员可单设党支部,人数较少可并入教师党支部进行管理。二要培优培强领导班子。党支部书记是支部的“领头雁”,必须选配政治强、业务好、品行优、群众关系好的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要争当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职能部门党支部书记要争当业务技能带头人、服务水平带头人。三要建强党务干部队伍。使他们干事有动力、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三)严肃组织生活,提高管理水平

    一要严肃党内各项政治生活内容。各党支部要规范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经常性谈心谈话、主题党日、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二要严格日常党务管理。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监督,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排查党员组织关系,做好离退休、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稳妥有序处置不合格党员,做好困难党员帮扶工作。三要强化监督执纪。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教育引导党员守住底线,不越红线。

    (四)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支部活力

    一是强化工作保障制度。要保障支部活动经费支出,将人财物向各基层支部倾斜,加大基层党支部建设力度,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自主性。二是建设好党支部活动阵地。各支部要设立固定的活动场所,除配置党旗、入党誓词、发展党员工作流程等基本设施外,要发挥“一室多用”的整体综合效能,将支部活动阵地建设为党员活动中心、支部议事中心、教育培育中心和服务师生中心,让支部党员在活动阵地上找到归属感。

    (五)牢记身份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每一名党员只有遵守党的根本宗旨,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加大与师生群众的联系,才能彰显强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组织力。一要树立教书育人、服务师生的理念。工作中,要把教好书、服务好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学校办学发展实际,从自身岗位职责出发,牢记党员身份,耐心解答学生问题,细心地为师生群众办事,取得师生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二要构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体系。把党支部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如开展以“党建+社团”“党建+创新创业”“党建+教研团队”等为内容的服务联建活动,搭建党员开展结对帮扶、联系服务等平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要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发展党员是壮大队伍、吸纳人才的重要方式。四要扩大党在基层的影响力。在办学发展过程中,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广大师生群众了解党、感知党、信任党。通过佩戴党徽、设立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建责任区等方式,引导党员主动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各高校应立足实际,紧密结合中心工作,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开展,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水平。[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5-461.

    [2]杨立琼.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4.

    [3]向琪,李萍.基于“党建亮化”工程的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实践路径探索[J].党建研究,2017(11):84-86.

    [4]孔繁金.高校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构成及其提升路径研究[J].臨沂大学学报,2015(37):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