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碎片化阅读如何助推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刻

    杨银书

    当前整本书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整本书阅读与碎片化阅读并不矛盾。碎片化阅读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各种媒体包括新媒体进行的阅读形式。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阅读方式。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时间被分割成碎片;微信、微博等移动阅读终端的出现使阅读走向了碎片化。然而“人们对电子书等数字资源的需求飞速增长,但对纸质图书和资源的需求始终存在,书籍、期刊等传统纸媒给人精神世界带来的享受与体验是无可替代的,碎片化阅读不可能完成深度阅读。”(百度百科)这样的认识屡见不鲜。其实,碎片化阅读只是一种阅读方式,能否进行深度阅读在于读者的思考方法,而不是在于阅读的碎片化还是整体化。《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的豪门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简短的篇章记载的都是一篇篇有趣的故事。这本文言著作叙事简明,精练生动,是碎片化阅读绝佳的阅读对象。下面以《世说新语》的阅读为例,谈谈借助碎片化阅读使整本书阅读深刻起来的方法。

    一、筛选

    筛选就是面对海量的文章,用一定的标准找出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的过程。《世说新语》就是很好的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小说集。它的“关键词”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共36个,也就是有36个门类的内容。

    通读整本书,我们用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筛选出一类文章。比如“任诞”条目下就可以筛选出“竹林七贤、阮籍服丧、刘伶病酒、终日共醉”等4篇故事。“谗险”条目下就可以筛选出“平子为人、袁悦见诛、国宝之忠、东亭止谗”等4篇故事。通过筛选出的这些故事,我们不仅能认识到,任诞是魏晋名士作达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名士们任性放纵,主张言行不必遵守礼法,凭禀性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认为这样才能回归自然,才是真正的名士风流。其实在这种标榜下,许多人以放达为名,实际是以不加节制地纵情享乐为目的。我们还能认识到有些名士的阴暗心理和卑劣行为。

    这种认识就源自对文本的筛选,说明了筛选对于碎片化阅读的重要意义,即花费时间较短,能获得价值较高的知识。在进行碎片化阅读时,如果不进行筛选,阅读内容的芜杂和杂乱无章、阅读环境的嘈杂和无序,将会导致阅读者过目即忘,读者就会陷入内容优劣不一的信息的汪洋大海,走向迷茫,最终无法思考而无所得。

    二、聯想

    联想是阅读到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如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就想到自己的离别情景和回乡情景。

    《世说新语·德行》记载:“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王祥事母是一个典型的孝亲故事。这个故事可以从两个方面联想。

    第一,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也是王祥。由“二十四孝”可以继续联想,想到“孝感动天”的大舜、“百里负米”的子路、“涤亲溺器”的黄庭坚等。通过这一方面联想把类似的故事和同一人物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孝亲故事信息的记忆和检索。

    第二,我们可以联想《世说新语》中的其他关于孝的记录。比如,王祥的孙子“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的“王戎死孝”。同样是《世说新语·德行》记载:“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还有陈遗“纯孝之报”、吴道助吴附子兄弟“二吴之哭”、名相王导长子王长豫“长豫谨慎”等关于魏晋时人孝亲的记载。通过这种碎片化阅读时的联想,我们能深刻体会到古人对于孝的认识和做法的意义,从而认识到孝道对于我们新时代的意义。因此,在碎片化阅读时进行联想,能使阅读体会更为深刻。如果没有联想,一个个孤立的故事很难记住,也很难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三、拼接

    所谓拼接就是把不够完整的材料接在一起,构成相对完整的文章,从而形成对阅读内容较为完整的认识。

    《世说新语·识鉴》记载“王夷甫父乂,为平北将军,有公事,使行人论,不得。时夷甫在京师,命驾见仆射羊祜、尚书山涛。夷甫时总角,姿才秀异,叙致既快、事加有理,涛甚奇之。既退,看之不辍,乃叹曰:‘生儿不当如王夷甫邪?羊祜曰:‘乱天下者,必此子也。”清谈就是曹魏正始时期,士大夫阶层流行谈论道家清静无为的观点,虽然当时几乎是人人都对王衍赞不绝口,太傅羊祜却不以为然,认为王夷甫会扰乱天下。

    这个判断有没有应验呢?《世说新语·轻诋》记载:“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王夷甫虽然位至宰相,但却不思救国,置国家、百姓于水火之中。在选择官吏这样重大的问题上,他却任人唯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不满。石勒来犯时,大家推举王衍做统帅,可王衍推脱不止,不想率兵去前线。石勒战胜晋军,将西晋的贵族重臣集合起来征询西晋的得失。王衍推说不关自己的事,还夸赞石勒文武兼备,可以自立为帝。石勒尽管赏识王夷甫的才华,却非常厌恶他清谈以至于贻害国家的行为,西晋之所以会灭亡,王夷甫脱不了干系。桓温的这句话准确的反映了人们对王夷甫的看法。

    我们把这两篇记载拼接在一起,王夷甫清谈误国故事的情节就相对完整了。这样的拼接使我们知道当时就有人认识到清谈的危害,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魏晋时期士大夫清淡的风气和带来的严重后果。如果碎片化阅读中不作拼接,我们就不能了解事情的背景、结局,会有许多疑惑,影响阅读的效果。

    四、比较

    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或者有一定联系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其同性和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对文章的认识。

    《世说新语·雅量》中记载了王衍(夷甫)的两件事“不与人校”“不为动色”。其一是“王夷甫嘗属族人事,经时未行。遇于一处饮燕,因语之曰:‘近属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大怒,便举傫掷其面。夷甫都无言,盥洗毕,牵王丞相臂,与共载去。在车中照镜,语丞相曰:‘汝看我眼光,乃出牛背上。”其二是“王夷甫与裴景声志好不同,景声恶欲取之,卒不能回。乃故诣王,肆言极骂,要王答己,欲以分谤。王不为动色,徐曰:‘白眼儿遂作。”

    比较这两篇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其共同点,这两篇都反映了魏晋时代的名士风流。王衍被人朝脸上扔东西、被人当面辱骂却不发怒。他们注意举止、姿势旷达、潇洒,强调七情六欲都不能在神情态度上流露出来。不管内心活动如何,只能深藏不露,脸上表现出来的应是宽和、平静、若无其事,就是要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猝然遇事不改日常之态。不比较就不能发现这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就不能深刻了解当时的名士风流到底如何。这就是比较的方法能使阅读更深刻。

    当然,通过比较阅读,我们还可找到不同记载的不同点。不赘述。

    画整本书的思维导图,就是运用联想、拼接、比较的方法来阅读整本书。

    五、归纳

    归纳就是把有共同点的文章归拢在一起,并使之有条理。找出其中规律,并将这种规律应用到其他同类文章的阅读理解中去。

    《世说新语》中关于王羲之的记载有“逸少高见、清言致患、推人正难、东床坦腹、逸少清贵、王家三少、清鉴贵要、羲之少时、不欲苦物、羲之之过、羲之欣然、羲之装睡、羲之改观、羲之之死”等15篇。其中广为流传的是“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把这些文章归在一起,我们能看出王羲之见识高远,认识到了当时清谈致患的风俗之弊,是一个真诚直率、清高尊贵,机智聪明,为人正直,既善良,又坚持原则的人。根据这个判断,我们就可以较为深刻的理解王羲之在名篇《兰亭集序》中对人生痛苦的体验,对当时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观点的批判,也可以深刻理解其反映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六、挖掘

    挖掘就是对文章进行深入开发、探求,力求找到更为深刻的意义。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篇: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刘孝标作注,《汝南先贤传》曰:“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有室,荒芜不埽除,曰:‘大丈夫当为国家埽天下。值汉桓之末,阉竖用事,外戚豪横。及拜太傅,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反为所害。”谢承《后汉书》曰:“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前后为诸公所辟,虽不就,及其死,万里赴吊。常豫炙鸡一只,以绵渍酒中,暴干,以裹鸡,径到所赴冢隧外,以水渍绵,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酹酒毕,留谒即去,不见丧主。”

    由原文和刘孝标的注释我们可以得知,东汉末年在宦官擅权的局面之下,陈蕃的话表达了他的凌云壮志,立志要扫清官场污秽。陈蕃在桓帝时官至大尉,他便以自己的地位和外戚、宦官进行着不懈的斗争。徐稚是个隐士,他的老师、朋友当上官了,常常辟他当各式各样的官,这些人当官后徐稚就不太和他们往来了。但徐稚喜欢吊唁,老师、朋友死了,他会不远万里去哭一番。徐孺子的品行与陈蕃的志向是一致的。陈蕃对徐孺的看重,一方面反映了陈蕃看中人才及其品行,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正直之士借“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来侧面表达对宦官集团的不满和蔑视。通过这样的挖掘,我们对陈蕃的名言和徐孺子为什么会“下陈蕃之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果碎片化的阅读不进行挖掘,我们对这两点可能只有泛泛之见。

    总之,在阅读不可避免碎片化的时候,运用筛选、联想、拼接、比较、归纳、挖掘的方法,能够较为完整地有条理高效率有深度地对整本书进行解读,有效的与整本书阅读结合起来,就可以使阅读深刻起来。在当下碎片化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不同的要求下,这样做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通联:山东冠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