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问题和反思
陈霜
【摘 要】在新媒体浪潮冲击新闻媒体行业的今天,新闻专业主义不断受到挑战,自媒体门槛低、内容制造价值低、营养低却不乏收益高者,传统媒体难以得到绝对的公平,在这样的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应坚守新闻媒体职业素养,加强自我认同感和历史担当意识,引导受众思考和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使得传媒行业良性健康地运行发展。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道德;新媒体;伦理规范
中图分类号:G214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6-0201-02
一、当前的新媒体传播环境
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需要和科技发展的进程紧密相连,二者共生共荣,相互依存。而在媒介传播的历史长河中,新媒体的出现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技术革命。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式,包括手机新媒体、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APP/第三方应用程序等[1],相较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反馈不灵敏等缺点,新媒体以时效性强、互动性强、个性化服务等优势迅速抢占了市场。
新媒体给新闻事業带来的变革和冲击是多方面的,首先导致受众大量流失,广告大幅度下降,使得事业平台和薪酬待遇不再有吸引力,骨干人才大量流失,最终导致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大幅削弱,核心竞争力丧失。同时,新媒体技术促使传统媒体改变了以往的新闻报道方式,但也给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带来观念上的挑战。
二、自媒体时代的伦理问题
新媒体时代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平台、用户数量的激增,传播主体庞大、不规范、无序,自媒体传播与新闻职业道德的价值观和出发点不一致,容易发生冲突,导致社会混乱。当信息源从专业媒体扩大到自媒体,缺少“把关人”的专业审视,未经证实的信息在自媒体上疯狂散布,负面信息呈病毒式传播,人肉搜索更让每一位公民都处于隐私暴露之下。[2]
在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的开放式环境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出现使得新闻传媒生态环境更加复杂,传媒行业新闻专业主义的壁垒被冲撞,大批低门槛自媒体人涌入,部分媒体间形成“抢快”意识,罔顾事实只求速度,忽视把关过程,同时内容同质化严重,缺少有创意的原创性内容。新生代媒体人对职业规范的忽视,对职业边界的判断不够清晰,使得传媒行业的职业规范和伦理规范面临着新的挑战。部分传统媒体及自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一)错误引导舆论造成事件失焦
当突发事件出现时,由于调查真相需要时间,这时最容易产生流言,在事件真相未查明的情况下,经常有网络大V、意见领袖等掀起道德审判,利用大众的情绪进行盈利传播,当传统媒体还没有时间完成深入调查,舆论场上已经是一片哗然。例如2016年的“江歌案”,在关键事实未调查清楚的情况下,诸多媒体轰轰烈烈地掀起了一场对刘鑫的道德审判,在自媒体与专业媒体的共同强化下终于构成了舆论关注的失焦——不是“江歌为什么被杀?”而是“江歌为什么会死?”如果媒体的出发点不是挖掘真相,而是刺激受众情绪,也许暂时会获得高阅读量,流量变现获得高额收益,但从长期来看一定存在危险。
(二)议程设置偏差
在信息迭代及媒介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新媒体的大浪潮会遮蔽重大或更重大议题,会浪费媒介公共资源,或者造成公器滥用,众多媒体一拥而上进行报道,必然会造成对有关国计民生议题的忽视或遮蔽,造成对严肃新闻影响力的消解。比如王宝强离婚事件与女排夺冠;黄晓明杨颖结婚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郭美美事件与当时的云南地震、昆山爆炸案等灾难,前者没有多少社会价值或新闻价值,却往往被媒体过度关注,而后者有很大的社会价值或新闻价值,却相对被忽视,关注率和报道率相对较低。出现这样的现象究其本质是部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扭曲和对利益的盲目追逐。
(三)捏造细节制造假新闻
在蓬勃发展的媒体事业中,为了追求市场经济,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假新闻屡见不鲜,以2018年十大假新闻为例,如“保研大学生破解彩票漏洞获刑”“淄博从未进过长春长生生产的疫苗”“《读者》快发不出工资了”“内蒙女教师车祸瞬间推开两学生自己被撞身亡”等,涉假领域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对民众认知产生误导,造成了十分不良的社会影响。
(四)非虚构写作冒充新闻
非虚构写作也叫非虚构文学创作,以作者完全的个人视角进行写作,试图模糊新闻与文学的界限,解构人物的本来叙述,将事实按作者需要的情感加以架构。这类作品以其精准的情感触碰和栩栩如生的细节描写得到很多网友的响应,但问题在于对事实的夸大延伸,沉重打击作品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走向它所宣称的接近真实的对立面。
我国媒体进入市场化阶段后,利润最大化成为最大的诉求,[3]即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保证广告商的利益,维持媒体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媒体的实际运作理念与新闻崇高的社会责任难免会出现无法统一的情况,经济创收者与舆论引导者的双重身份常常使媒体处于传媒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的两难境地中,成为新闻伦理道德失范的根源所在。
三、新闻工作者应当坚守职业准则和伦理道德
当新闻事业逐渐演变成一种商业行为,新闻伦理也就有了更迫切被正视的理由,新闻伦理的约束力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成效或大或小,但仍然必须存在,因为新闻伦理是新闻自由的基石,新闻专业主义所推崇的新闻自由主义,是有限制的自由主义。
在已经到来的自媒体时代,新闻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屡见不鲜,甚至成为自媒体的一种风向标,他们在道德准线的边缘试探、徘徊,最终跨越。为了继续传媒业的良性发展,避免被商业戾气侵染,新闻工作者需要反思以下几个问题。
(一)新闻工作者背负着什么?
首先,新闻记者的首要任务是坚持报道真实的新闻,向人民群众如实反映客观世界最新发生变动的情况。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都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地点、时间、人物、事件都要有迹可循、有据可查,捏造事实或妄意决断都是新闻的大忌。真实性是新闻的最显著特征,新闻的每一个要素、特性都要靠新闻工作者的身体力行才能得以保证,才能为以后的新闻工作者所传承。
其次,新闻工作者是一切媒介活动的承担者和实行者,是一切社会联系的集结点。记者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度,关注国际局势和国际民生,了解国家所处的外部环境,体察民情上传下达,及时反馈群众对政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挖掘事件真相保卫正义,对社会事件进行传播和评论,为社会营造良好的风气和氛围。
最后,站在全球格局看,西方媒体的全球化战略对中国传统媒体形成强大的文化、心理、资本冲击,在本国媒体中夸大中国乱象,片面解读中国形象,以及架设新闻围墙,让西方人民日益增加对中国的误解。中国传统媒体不仅面临着生存竞争,还担负着在全球化语境下,保有中国声音的民族使命。比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宣传奥运会的过程中,媒体的作用不可小觑,多方面、全方位的报道不仅让外国民众了解到中华悠久厚重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让其他国家看到了中国的强盛国力和中国人民合力创新的创造力,对中国产生敬畏之心,这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稳固。
(二)传统媒体真的就此消亡了吗?
有人说新媒体的出现意味着传统媒体的寒冬,笔者认为,虽然新闻学在中国作为学科建立的历史不长,但它拥有厚重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出生于苦难时期,经历过风霜暴雪、枪林弹雨,愈加具有坚定的根基和绝不动摇的信念。
在中国报业史上,出现过一批满腔热血的报人,他们带领中国报刊从政论时代走向新闻时代,黄远生、刘少少、徐彬彬、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都为后世所敬重,“报界之全才”邵飘萍在编辑和主持《汉民日报》期间,更是不为权势所左右,不为利禄所诱惑,坚持民主共和思想,撰写了大量论说、时评、随笔,以激烈辛辣的笔调,抨击袁世凯及大小军阀的专制跋扈,揭露和痛斥浙江贪官污吏钻营谋私、残害人民的罪行。
相比之下,新媒体更多是技术支持下的内容传播,制作的内容大多生硬、泛化,无营养价值,自媒体人随意编写、渲染情绪、操纵舆论、传播不实内容,长久如此消耗的是公众的信任,这必然是走不远的。而具备专业素养、历史知识、社会道德的新闻专业人士具备原创能力,有一定的新闻功底,价值观符合主流,才能在这个行业长久生存。
因此,传统媒体不会消亡,只要社会存在一天,传统媒体就存在一天。但新闻工作者不能忽视网络媒体正流行的現实,应对当下的环境有所应对,转变策略,寻找传统媒体的优势,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三)新闻工作者如何应对?
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首要前提是提高自身的新闻素养。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要明确自己身上背负的历史使命以及社会责任,手中的笔不仅是帮助民众解决问题的利器,也是维护社会、国家安定的武器,新闻人需有大眼光、大格局,坚持公义。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很大的区别在于内容的把控,以优质内容取胜为上策,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也在平时的新闻写作中培养。
其次,新闻工作者必须培养过硬的业务能力,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写作功底,根据新闻体裁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对于新闻记者来讲,最为重要的是写作技能,无论图像和视频画面多么生动精彩,都需要对其进行语言的描述来突出主题。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记者还需要掌握新媒体技术。现代媒体单位对记者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撰写新闻稿件,现在市场需要的是集“采、编、拍、摄、剪”多项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新闻工作者通过深入百姓生活,经过细心观察与思考,精心制作有烟火气、有人气的内容才会得到老百姓的喜欢,那种出自没有新闻功力之手的作品顶多是昙花一现。[4]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才能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
参考文献:
[1]刘行芳.新媒体概论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14.
[2]史惠斌.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破解新闻伦理失范困局[J].中国报业,2019(6).
[3]杨楠.当代传媒环境下新闻伦理道德失范问题辨析[J].新闻爱好者,2008(12).
[4]杨祖恩.着力“四力”培养 造就新时代新闻人才[J].传媒论坛,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