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一把千年的水月,浸—方今日的苗圃
贾铖虎
提到学生写作的情况,很多教师都会叹息不已,认为实在称得上是一代不如一代。问及具体表现,问题可谓繁多,最典型的体现在缺乏生活气息、没有真情实感、观点不够清晰、结构层次混乱等,乍一看并无什么特别,这些问题亦是司空见惯的,仔细想想却会生出许多的不安,因为这些问题基本涵盖了一篇文章的各个要素。
就教师反映出的情况,我们征询了部分学生。面对这些评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接受得那么平静,回答问题竟然那么直率。他们说:我们本来就没有什么生活经历,对很多社会现象都不了解,我们的真情实感本来就是有局限性的……听到这样一串答案,原先心里的不安变得更加强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地去做出一些改变呢?那种一味强调改变当下的生活结构和学习结构的想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不改变一定也是不行的。种种设想之后,依据实际情况,有效地借力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文章之真的多元性
很多教师直言学生的作文就是胡编乱造出来的,没有什么实际内容,所以也就没有什么阅读价值。那怎么去界定文章的真实性呢?我们日常的界定是不是准确呢?
朱光潜说:“一个作家如果信赖他的生糙的情感,让他‘自然流露,结果会像一个掘石匠而不能像一个雕塑家。雕塑家的任务在把一块顽石雕成一个石像,这就是说,给那块顽石一个完整的形式,一条有灵有肉的生命。”(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4卷)[H].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271.)
“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一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70.)
无论是朱光潜先生笔下“掘石匠”“雕塑家”的鲜明对比,还是理论层面上的“艺术真实”,都不刻意强调生活的“复原”。如果真能体现出主体的“内在尺度”,是不是在评判学生作文的时候也应当慎重考量这个“真”呢?也就是说,一篇文章的真本就可以是生活之真,亦可以是文学之真,只要有一种真的情感在内,有一种真实的场景再现,人们在读作品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就会很自然地走到文章当中,那么,这篇文章就算得上“真”,就无须刻意地去追究作者是不是真的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笔者认为,这样的看法绝不像一些教师所说的是“对学生不诚实行为的纵容”。客观地讲,我们其实很清楚当下学生的实际生活,即便是在教育发达的地区,学生生活的丰富性也是一块不可衡量的内容,这不需要回避,要有承认的勇气,尤其在深入地体验这一层面上更不容易实现——既然无法深入观照,学生又怎会具有将这些内容形成阅历储备的自觉?
二、情感生成的多元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生命过程,不可能成为哪一个人的复制品,从这个角度看,人的情感发展具有特殊性,但是,我们也非常清楚,当一个人触碰到他人的情感时,都会有喜怒哀乐的表达,无论是语音形式还是文字形式。人们之所以能够借助其他形式去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一定与自己进行过比照和推想,这就为情感的转移提供了可能,同时也说明了激发人类情感生成原因的多样性。比较典型的体现在两方面,—方面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所见所闻,另一方面源于文学作品中的所见所闻。因此,如果我们提到情感就一味去强调它的实践性,而忽视了对情感浸润性的认识,可以说是对人类智商的怀疑。
情感相通,不仅仅是人的需要,动物界都存在这种沟通的需要。有了这种相通性,才能在生存的竞争中形成协作联盟,最大限度地让彼此获益,进而实现思想情感的交流,提升生活的品质。随着社会进步,交流中的最大障碍已不再是物质条件上的局限,更多地体现为主体的自我封闭。为了让人类的发展呈现最好的态势,就需要努力让相互间的交流更通畅更有效,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探求渠道,去激发潜能。不可否认,文学在这中间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了文学语言,人们更容易走入他人的情感世界当中,有利于实现更为普遍的思想意识上的沟通,让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变得不再唯我。文字借助这种感动变得鲜活起来,人的思想也得以迅速传播开来,从而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基于情感生成多元这一现象,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如果能将其中蕴含的情感通过营造一定的意境让人去玩味,那对于个体的生命經验而言,一定可以算得上是对现实生活的有力补充和丰富,这种补充为之后实现情感的嫁接打下了基础,便于生成更多令人心动的文字。
三、唤醒情感方式的多元性
情感是需要经营的,每个人其实都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只是没有被激发出来。情感的单纯也罢,多彩也好,其实都是受了具体的环境局限,—旦这种潜力被激发出来,一定会让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基于情感生成的多元,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借助不同的方式去唤醒它就成为可能。一个人一旦拥有了丰富的情感,他对这个世界就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他对生命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而这无疑对教育功能的多样性提出了要求。其实,我们在对学生积极进行现实生活引领时,也可以借助文学的力量去唤醒。用文字给人以情感上的熏陶,既是文学自身的力量,更是语文教育者的职责所在。一位语文教师,如果丝毫没有在意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扬,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职。
文学语言是对人内心世界的改造,是浸润性的,就像水流润物无声,它的表现往往是细腻而丰富的。中国文学语言带给人更多的是意境,为每一位读者营造了一个属于个体的想象空间,这个空间需要阅读者自己去填充,在填充的过程中不断细化、精致化,直至最终实现情感上的升华。中国文学的语言为了让人有更强烈的介入需求,常常会着一袭华丽的衣装,让人们对它充满着向往,带着憧憬走进它,带着好奇走入它。可以说,对充满个性的中国语言,我们单单去阅读它就是一种精神上无上的享受。正因为文学语言的这份特性,它将给予我们借助其去丰富学生情感的胆量和信心,也必将带给我们去绽放它的美丽的冲动。
四、诗歌学习价值的多元性
中国是个伟大的诗歌王国。在诸多文学样式当中,她的古代诗歌无疑丰富了我们的美感,也极容易拿来滋养我们精神世界。学习古代诗歌,其实是在复原和丰富着一幅幅旧日的图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在轻轻揭开那些尘网的时候,即便再小心,也会触动那些旧日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伟大的诗人用他们的笔蘸满自己的血泪,挥洒出一篇篇或荡气回肠或温婉动人的作品,品读这些温暖的文字,我们会得到最饱满的滋养,而这正是未经世事的年轻人最大的一笔财富,它可以帮助他们点亮通向未来的光明,也可以帮助他们绕开前路上的坎坷和泥泞。笔者认为,读古代诗歌是丰富人类情感和认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在轻点每一个文字的过程中,就传承中华文明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要渠道。在接纳和畅想的两个渠道中,文字会带着它的灵魂自然地浸入到读者的精神世界中,进而成长为一个人精神领域上的强健筋骨。
认真学习古代诗歌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拥有一颗温润的心,他们在获得熏陶之后,对于生活以及生命多样性的理解会更加清晰,他们奔向生命的阳光地带的那种冲动会更加强烈。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就有必要强调学生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一个认认真真读诗的过程,呼唤他们先走到文字中来,亲近这些带着温度的字眼,从阅读到解读,从解读到质疑,从质疑到丰富,从丰富到阐述,从阐述到营造。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熏陶,相信学生的眼光一定会发生变化,他们审视自我和社会的角度会更加立体,会联想、会想象,在想象中亦会流泪、会愤怒。而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会是一个有着温润情怀的人,才能理性地面对感性和理性的冲突,才可能成为拥有大爱的人。笔者认为,这也是“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一种有效实践。
提升了学生诗歌学习的情境感之后,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完成属于自己的创作,这个时候再和学生交流有关语言表达的技巧也好,方法也好,才显得有价值,有意义,对于那些服务于语言表达的修辞和修饰,他们才能够听进去,才愿意尝试着去改变。对这一学习过程,他们是乐意的,否则,脱离他们需要的那些“知识”,学生会认为是负担,是去干涉他们独立的思想,他们表现出来的或许是沉默,但在心里是排斥的。有了自己的想法并想把它说出来,这是基本的表达需求,作为教育者应该留一个等待的时间,当学生积累到了“不吐不快”的时候才有“一吐为快”的冲动,这或许就是孔子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智慧所在。完成了文字与情感的铺垫,写作就会成为顺理成章的事隋,创作才会由强制慢慢走向自觉,从单纯的模仿走向自我表达。写作是一种释放思想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前提是“问心”,有心写作就会有陕感,否则只能是文字的简单拼凑,这也是在解决写作教学痼疾时,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方面。
“模仿写诗,来感觉那种语言的超越、语言的变型。语言有时候不能穷尽,情诗就要说出变型的话,这就是诗。让孩子们懂得语言的这个特点,最终是一种情感训练、思维训练,也是对语言的一种感觉。”温儒敏先生在谈到诗歌学习的时候这样说,并且他在做进一步解释的时候说,这是审美的教育。
任何一个学习任务的达成方式都不是唯一的,任何表达困难的成因都不是单一的,多做一些尝试也许会引来未经历者的质疑,但既然內心有冲动,就要努力去做,就像鲁迅先生那样,要勇于“掮开一扇门”,如果有人从这里获得了生路,那就算是最大的成功。何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历史的回望,对诗歌的亲近,何尝不是对这个民族的热爱,何尝不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积极传承?那就积极走进诗歌的殿堂,掬一把千年的水月,茁壮今天的秧苗。
(山西省长治市长治一中;0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