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构建链条式知识结构的尝试
张高彬
高中地理教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地理教材中各章节之间、章节内各部分内容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强的逻辑联系,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将相关的各部分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弄懂前因后果,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将通过实例谈谈如何构建知识结构!
1.“大气受热过程”知识链条构建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部分最重要的原理之一,也是学习本章其他内容的基础,学生对其掌握和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后面内容的教学,所以学好它至关重要。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其理解困难,不会迁移运用,不能用其解释生活中的实例。
不少教师在讲解该内容时,常把大气受热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如此归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理解其过程,但也将大气如何受热的全过程人为割裂开来,不利于理解其内在逻辑联系。笔者在教学时尝试引导学生构建链条式知识结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结构如下: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地面吸收→地面升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升温→大气辐射→地面(保温作用——相当于给地面盖被子)。
然后提醒学生注意:(1)地温的高低取决于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地表性质(下垫面性质),地温的高低决定了地面辐射强弱。(2)气温高低取决于地面辐射强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大气的状况)。(3)理解人类活动对受热过程的影响:①改变地表性质→影响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如:冰雪反射率强;灌水;增加水域或植被;城市化建设硬化地表等);②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如制造人造烟雾,增加二氧化碳;喷水,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
之后,给出一些实例,如对流层中,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一年中北京最热月为7月;CO2浓度升高,为何全球气温升高;玻璃温室的原理;阴天昼夜温差小;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或早晨(用烟雾可减轻);多云夜晚为何不太冷;吹西北风的晴天很冷;月球昼夜温差大;暴雨来临时,天空乌云密布,是否有“黑热闷”的感觉等,让学生学会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解释。
2.“热力环流的形成”知识链条构建
首先通过教材“活动”中关于“观察烟雾在一端放着热水,另一端放着冰块的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实验,使学生对“热力环流”原理形成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画出玻璃缸内空气的流动示意图(空气环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该空气环流的形成过程。笔者在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之后引导学生用链条式知识结构归纳其形成过程,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结构如下:同一水平面上冷热不均(受热差异)→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和下沉)→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空气环流。
由冷热不均所引起的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 在自然界中由局部受热不均所引起的热力环流还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有如下几种:其一,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 引 起 的“海 陆 风”;其二,由于山谷山顶冷热不均所引起的“山谷风”;其三,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城市与郊区之间出现温差进而引起的“城市风”等。让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解释其形成过程。
3.“全球变暖的原因”知识链条构建
全球变暖是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形成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的。对其形成原因和可能后果可构建如下所示的链条式知识结构: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砍伐森林→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大气升温→两极地区和高原高山地区冰川融化,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4.“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链条构建
地球运动一章中最重要、最难理解的就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了,要突破难点,得弄清楚章节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构建链条式知识结构有助于厘清各部分内容的关系。知识结构如下: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 )→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四季和五带。
人文地理教学同样可采用这种方法。如工业地域的形成可建立如下知识结构: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人文地理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人→衣→食→住→行→娱(旅游)→人地协调。
通过这种系统整理,学生头脑中有了一条明确的思维线路,通过这条线索把琐碎的地理知识串联起来,就会觉得学习是有规律的,各知识间是有明确联系的,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对培养其逻辑思维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