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下的医学院校“三全育人”路径探析
陈高昂
摘要:医学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仁爱教育的有机结合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加强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下探索医学院校“三全育人”的路径是新时代医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
关键词:立德树人;医学院校;三全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1-0101-02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医学院校担负着为新时代中国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任,将立德树人融入医学教学育人的各环节与各方面,提升“三全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1医学院校实施“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
医学院校实施“三全育人”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要求的必然响应。只有明确医学人才培养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和目标,才能更好回应医学院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医学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重视医学专业教育,更要在思想塑造上下功夫,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广大医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提高他们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的本领与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担当。
1.1大学阶段是进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那么,与其他專业相比,医学专业具有课业任务重、学习压力大、需要保持终生学习的职业特点。大学阶段的医学生处于开启漫长的医学专业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医生职业成长成才的“拔节孕穗期”,此时遵循教育规律,利用教育先机,精心引导和栽培,可为未来社会健康事业建设者扣好“第一粒扣子”。由于医学生将来要承担治病救人的工作,他们的道德素养及政治觉悟水平关系到整个社会医学事业的进步。医学生在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下能够扎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有本领、有情怀、有灵魂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2“三全育人”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新时代的医学生思想活跃,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有的大学生自我意识空前活跃,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同时对学习课本之外的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然而,由于他们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思想过于单纯且不成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左右。个别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极易被各种错误的价值观和其他不利的社会思潮所影响。部分医学生对专业学习保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对于医学专业的理解程度还不够深刻,无法更好地理解他们将来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出重视个人利益而漠视社会责任感的现象。因此,医学院校实施“三全育人”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3“三全育人”是帮助医学生应对多元文化冲击的重要抓手
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2]。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动态总体上同社会发展步伐相协调,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看待问题理性客观,价值取向务实多元,学习态度比较端正。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展,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医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不同意识形态、文化及价值观的影响,导致少数学生在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方面稍显薄弱。部分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导致对各种信息缺乏鉴别能力,负能量的信息也极易对他们的心理和思想产生不利影响。医学院校实施“三全育人”有助于医学生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2基于立德树人的医学院校“三全育人”体系实施路径
对医学生的教育,关系到国家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在2020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在基本原则上要求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要加强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实现“三全育人”,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3]。进入新时代,各医学院校积极推进探索多种路径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崭新局面[4]。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内涵式发展,根据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把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二者融合育人的新机制,从而有效调动学校的各部门、各类人员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2.1医学院校要做好顶层设计,达成育人共识
医学院校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高校党建工作之中,促进从严治教,创新高校党建育人工作机制。医学院校应该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在“三全育人”工作中要做好谋篇布局。要建立各类人员积极参与“三全育人”的工作清单制度,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措施,形成以专任教师、党政干部、辅导员为育人主体,学生家庭、优秀校友为补充的全员育人新格局。
2.2医学院校要构建多方协同的常态化育人体系
医学院校要把立德树人融合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要逐步形成辅导员、班主任、领导干部多方协同的常态化育人模式,始终占领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中抓住时机,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学生在线交流,激发社会正能量,线下通过举办党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讲好中国故事。要积极选拔专业课教师做兼职班主任,与辅导员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制定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制度,学校领导干部定期联系班级,倾听学生的诉求,为学生答疑解惑,拉近学生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打造全方位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
2.3医学院校要加强文化育人,探索以文化人新路径
校园文化建设是第二课堂的主旋律,也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要职责。医学院校一要推进“传统文化振兴工程”,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建设好“漯河历史文化研究院”。二要创新“校园文化推广工程”,挖掘经典医德故事、医学箴言的育人工作,发挥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编辑出版校史系列丛书,拍摄历史纪录片,推进校歌传唱。
2.4医学院校要实践联动跟进,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实践育人是医学院校思政工作者的共同职责。一要把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类课程、军事理论课与校外社会实践有机融合,促进医学院校实践育人上新台阶。二要积极推进医学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逐步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标准,提高实践教学针对性,增加实践教学在总学时中的比重,凸显实践学分在学分制中的重要地位。三要探索建立校外社会实践项目支持计划,积极开展学生校外志愿服务认证评体系,引导医学生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组织实施一批新时代与医学教育结合紧密的实践育人精品项目。
2.5医学院校要完善制度体系,保障“三全育人”长效机制
管理育人是“三全育人”中促进高校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础。医学院校要统筹联动学校各领域、各岗位教职员工,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综合育人功能,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凝聚育人共识,广泛宣传发动,推动“机制建设”与“文化营造”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9):4-11.
[3]薛蛟.坚持立德树人 实现“三全育人”[N].吉林日报,2019-12-30(004).
[4]滕婉蓉,刘红勤,杨坤.医学生人文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1):95-99.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