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
张莹莹
【摘要】目的 探究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正确的信息指导。方法 整理我院进行抗药物治疗的患者以及微生物检验的样本,选取其中12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6月期间实施传统管理作为对比组,将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采用改进管理作为研究组,对比分析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结果 经统计计算发现,研究组治疗性、限制级、特殊级送检率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可采取改进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体系与制度,实施更加全面且系统的管理工作,以此来实现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目的。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1..02
近年来,因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性逐渐增加,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公共健康问题,耐药性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时,必须要通过微生物检验来确定引发患者致病的病菌,并明确该病原菌对哪种药物的耐药性较低,为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信息指导,最大程度的减少药物对患者的身体伤害[1]。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可能减少药物滥用现象,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至关重要[2-3]。在对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微生物检验的方式对治病的细菌以及病原菌进行检测,来确定患者治病的病菌,以及次病菌对哪种药物的耐药性较低,对哪种药物的耐药性较高,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在达到临床治疗的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药物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本次研究经分析和汇总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情况,采取改进管理模式,分析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6月实施传统管理作为对比组,将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采用改进管理作为研究组,其中,对比组可取标本60例,研究组可取标本60例,手术前预防性使用的抗生素不纳入可取标本,两组标本基线资料对比结果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次研究可行。
1.2 方法
傳统管理模式(对比组):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多部门、多科室协助,各司其职按照要求做好各自工作,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明确量化,各科室签订责任状,对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进行考核。
改进管理模式(研究组):(1)对实验室实施信息化管理,建设电子医嘱系统,并与护士工作站关联,对于体温过高患者在开具抗生素时进行标注,特殊患者在按医嘱送检后才能够开具抗生素;(2)加大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定期导出各种抗菌药物微生物检验明细,进行汇总、分析、以及考核;(3)合理运用品管圈管理模式与工具,由感染科、胸外科、以及检验科人员共同组成,各成员协同合作,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4)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对患者以及院内医护人员,加强微生物检验意义的普及宣传,加强对微生物检验的正确认识,以促进各科室的合作关系。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送检率=(送检例数/可取标本数)%。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4.0软件计算处理研究中所涉及数据信息,计量资料(x±s),t检验,计数资料(n,%),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对比分析
经统计计算发现,研究组治疗性、限制级、特殊级送检率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并充分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尤其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在实际临床治疗中,疾病诊断、治疗结果评价均依赖于标本检验。在传统管理工作中,发现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普遍较低,导致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致使发生诸多严重问题,为确保抗生素的合理、科学使用,必须通过多种措施、策略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从而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可靠依据,另外,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明确提出,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治疗性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必须高于30%,限制级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必须高于50%,而特殊级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则必须达到80%以上,因此,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仅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也是国家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2]。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性、限制级、特殊级送检率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施改进管理模式后,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得到了较大提升,分析原因在于改进管理模式能够清楚明确的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进行量化与全面管理,管理更加系统科学,管理水平、质量都比较高。
综上,提高微生物检验工作,不能单单的依靠一个独立部门,要积极沟通,提高各科室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意识,各科室有效的沟通,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为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可采取改进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体系与制度,实施更加全面且系统的管理工作,以此来实现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目的,对平时容易出现问题的微生物检验样品,要更好的加大检验力度,可间接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起到积极且有效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会敏.提高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的管理策略分析[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19,29(05):75-76.
[2] 王平珍.检验科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及应对对策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3):75-76.
[3] 李 玲.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回顾性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0,27(4):26-28.
[4] 张晓英.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质量控制[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4):129-131.
[5] 郭晓艳,姚红霞.40例食源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82-83.
[6] 吴玉婷.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意义[J].中国民康医学,2016,(17).40-41.
[7] 杜 娟.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河北医学,2016,(4).693-695.
[8] 李淑慧.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J].河南医学研究,2016,(12).2268-2269.
[9] 毛 炜,赖永才,刘 滔,等.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与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2).1860-1863.
[10] 廖晓林.医院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8,(20).3785-3788.
[11] 黎从飞,周照华,杨永先.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与对策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17).121-121,123.
[12] 李金涛.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及其原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49).195-19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