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为中心”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设计探析

    高翠娟 尹志红 马露霞

    

    摘? ? 要:“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是管理类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中融入“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以通过学习目标、课程评价策略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合理设计来实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以学习为中心;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4-0004-02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理论和方法,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而学生由于缺乏管理实践经验,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困难,影响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关注学习效果[1]。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融入“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设计,在学习目标设定、评估策略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一、“以学习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

    “以学习为中心”教学理念背后支撑的是当代教育心理学对“学习”内在机制的研究发现。皮亚杰(Piaget)认为,学习是一个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是需要学生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新知识的建构[2]。奥苏泊尔(Ausubel)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3]。有意义学习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关联起来的意向,另一方面要求学习内容可以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相关联。

    由此可见,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原有的认知图式遭遇新的经验时发生修正并取得再平衡的过程。因此,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开展教学,设定一个有效的情境,使得新知识能够与学生的已有认知图式建立关联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首要任务。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往往会促进学生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建立有效联系,并发展出以前并不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技能,不仅学习到新的知识,而且也提升了学习能力。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特点

    (一)实践性强

    这门课的实践性特别强,很多理论和知识都直接来源于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并能直接运用于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这一特点制约了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化。由于学生缺乏企业实践的经验,对企业的生产与运作过程缺乏感性认识,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对名词术语和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学习,难以建立有意义的学习模式。

    (二)课程内容范围广

    课程内容包括生产运作战略、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过程中的管理内容。内容涉及企业整个生产与运作过程的所有环节,包括产品和服务选择、设施选址和布置、工作设计、生产计划管理、库存控制、质量管理、物料管理、现场管理等,内容范围广、知识点多而杂。同时,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涉及到将运筹学、技术经济学、市场营销、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综合运用,给学生的学习也带来挑战。

    三、“以学习为中心”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设计

    完整的系统化教学设计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设定学习目标、设计评估策略和设计教学活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始终贯穿在三个教学设计环节。

    (一)学习目标的设定

    学习目标的设定可以遵循很多理论,其中布鲁姆(Bloom)分类是最常用的一种。按照布鲁姆分类,认知技能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认知技能随着认知水平的依次递增逐渐变得更为复杂[4]。传统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要求学生进行的认知活动大都处于较低水平,一般停留在“记忆”或“理解”的层次,越是高层次水平运用的机会就越少。并且对知识点只简单设置“了解”“理解”和“掌握”三個层次,而对于认知目标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描述。在学习目标设定上,应对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都设计一定比例的高层次目标,并且对学习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清晰,以便于学生在学习中有章可循,并能有效检查学习效果。

    例如,在“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章节,传统教学中将学习目标设定为“了解布置原则、熟悉典型布置形式、掌握物料运量图法、作业相关图法、熟悉仓库的布置方法,掌握非制造业的设施布置类型”。这种表述方式,学生可能并不清楚“了解、熟悉、掌握”有什么具体区别,导致学习中对这些知识点一概进行记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根据布鲁姆的认知顺序图,可将学习目标设置为如表1所示:

    (二)课程评价的设计

    教育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分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与“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两种类型(Scriven,1967)。传统教学模式下,总结性评价应用较多,通常包括平时成绩(20%)和期末考试(80%),平时成绩由出勤(50%)和作业(50%)构成,这种评价方式反馈信息不及时,影响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应综合应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多元化课程评价标准。总结性评价主要以期末考试的形式开展,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平时成绩构成更多体现了形成性评价,采用多种有利于反馈信息的评价形式,将出勤从平时成绩中剔除,增加小组作业所占的比例,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形成性评价效果。制定明确的评价量表,可以让学生明了好作业的标准,分辩作业的优劣,明白自己小组作业的不足以便于改善提高。

    (三)課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活动设计中,较多运用讲授法,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可能困得要睡着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设计,应更多采用主动学习法。

    1.在应用讲授法时,可以将知识分成模块。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讲完一个模块,之间掺入一些主动学习活动用于巩固和拓展。可以穿插的主动教学策略如:一分钟反馈、疑点调查、苏格拉底提问法、一个学生总结另一个学生的回答、头脑风暴、讨论等。这种模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满堂灌导致的机械学习,又不会过多占用讲授时间,打乱教学节奏。

    2.采用一些综合性的主动学习策略。可以采用的主动学习策略很多,如项目式教学、案例讨论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应根据课程内容灵活选择教学策略。如在讲授“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时,可采用项目式教学,理论知识讲授完之后,安排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以某企业选址问题为题目,完成一个研究项目。从项目选题、分工、搜集资料、分析、写报告,都由项目小组独立完成,教师负责全程指导,通过完成这样一个一般难度的研究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案例讨论教学是一种在管理类课程中应用较多的主动教学策略。应设计一定的学时采用案例讨论教学法。应用案例讨论教学时,一是应注意案例的选择,应适合学生的理解和认知程度,考虑到本科生缺乏实践经验,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应用是否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在案例讨论之前,要安排学生对案例背景进行了解,案例讨论过程中,使学生积极参与,开动脑筋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体验式教学能够使学生有直接的感受,能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用体验式教学,主要是通过实习、实验等环节,让学生到企业、工厂进行参观学习,比如“参观流水生产线”“参观车间布局”等。除了实际体验,还可以通过模拟体验,如在实习、实验环节安排ERP软件的学习,通过模拟来学习企业生产计划的制订、库存决策等知识;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比赛的形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模拟的企业经营实践环境,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高鸿,赵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1).

    [2][美]莱斯利·P.斯特弗,[美]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徐斌燕,程可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8-62.

    [3]高晓瑞,李陆军.奥苏泊尔认知理论对有效教学的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

    [4]Benjamin S.Bloom ed.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Handbook I:Cognitive Domain[M].New York:David Mc Kay Co Inc.1956: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