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批判主义哲学现代价值再认识研究
摘要:自伊曼努尔·康德于18世纪提出纯粹理性批判之后,后经几代哲学家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由纯粹性批判主义、理性批判主义和实践批判主义组成的理论成熟、体系完整的批判主义哲学,在西方哲学体系和思想文化以及意识形态架构中影响深远。本文主要依托德国哲学家康德先生的相关哲学著作,着重解析批判主义哲学三大现代价值,进一步深化康德批判主义哲学思想的再认识。
关键词:观察法;思辨哲学;冷静分析;“实践”
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4-0054-02
1观察法的大规模运用与思辨哲学的集中体现
“在西方古代人看来,观看是各种感觉中最细密、精确的,它是思想的直观形象,一切思想也都离不开观察(1)。”这一思维模式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紧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对早期纯粹性批判思维具有启迪作用。纯粹性批判主张对万事万物进行大胆质疑,实质上与古人提倡观察一切事物是相通的。这一点被古代中国哲学家广泛熟练运用。古代中国人关于哲学问题的重大解释和系列思想主张与自身对所处世界的观察密不可分,尽管大多数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来自于感悟,强调“心”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但以宏观角度看古代中国哲学体系整体,其对事物的观察一定是先于对事物的思考。但相关理论却诞生在西方文化土壤之中,这与古代西方对自然和人文的基本认知和氛围有很大关系。他们对自然和人文社会的认知最有效的途径是观察,大致经历了“观察—理论—实践”的形成过程。纯粹性批判中的批判本质上具有彻底性,它绝不是对事物发展趋势及其所处环境的简单肯定或粗暴否定,而是对万物以质疑的态度审视,具有普遍意义的一定阶段内被广泛认同的所谓的真理也在质疑之列。
思辨在纯粹性批判中以实体和现象为研究对象,将自身贯穿于理论形成的思考全过程,最终衍生出“观察是形成理论的首要阶段,思辨是形成理论的充分准备阶段(2)”这样的结论特征。正如“事实的全部并非真实的事实,全部的事实可信度有高低之分,真实的事实仅指可信度高的事实”一样,可信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认知主体对客观事实的洞察与判断,是纯粹性批判思维的重点批判对象。站在相对的立场上,以否定或肯定或持中立的态度审视,并非对所有事物持一种单纯态度。即使在同一对象之间,也会以多种态度进行综合式交叉批判,其态度的多样化决定了其呈现形式的多元化和表达上的差异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形式与内容理解意义上的偏差。而正是这种偏差,一直使纯粹性批判思维循环,进而促进客观研究对象不断螺旋式发展。
2思辨哲学的深入发展与冷静分析的广泛运用
理性批判主义之中,思辨哲学是指运用理论思维,探索理论思维,以理论思维为主体的哲学。它以理性为中心,是锻炼理论思维的理想操场。理性批判主张以理性为中心,充分运用思辨,并将思辨作为理论形成过程的重要方式,与纯粹性批判有一定的交叉。它继承了传统意义上的思辨哲学之要义,以假设和肯定研究中的人以理性实体而存在,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实体和现象运用理智进行冷静分析,依靠实验室数据和鲜活例證验证结论或形成一种具备相对性的“最终理论”。所谓“最终理论”的相对性实质上是其阶段性的外化,在认知过程中并不排斥感性方式参与其中。正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创立过程一样,主要经历了“观察—冷静分析—理论—例证”或“冷静分析—理论—例证”的阶段。理性批判不再将观察当作认知真理的唯一途径,而是以理性中的人为必要前提,将思辨哲学中关于思辨的精华吸收,坚持“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进行批判。这其中,观察作为理性进行过程中的一种补充和认知发现过程中的辅助手段而存在,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理性。这里的理性,集中体现在对事物的冷静分析,对真理认知过程的反复思考,将理性贯穿于理论形成过程的观察全过程或理论形成的最高形态—结论或观念之中。理性批判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严谨,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将观察与冷静分析反复运用在每个阶段的形成和过渡阶段,以各部分(或个体)不出纰漏来促进个体构成的各个环节不出差池和推进整体的发展。
冷静分析在理性批判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理性批判中的理性最广泛的运用。但它的对象绝不仅限于概念,也不拘泥于任何形式束缚。换句话讲,只要是理性可以运用的地方,理性批判的触角就可以延伸。冷静分析在对事物进行运用时,是基于对事物进行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的;但在对概念进行认知过程中,往往是独立于感性认知之外进行知性认知。当然,纯粹性批判也是如此,观察法的运用在自然事物和抽象概念面前是同样适用的。任何一种批判,都绝不单指一种批判对象和采用一种单一的批判方式,既有全面性,又有针对性,最简单和最宽泛的理解和定义可以暂定为感性世界中的自然之物和知性认知中的抽象概念。
纯粹性批判和理性批判也绝不单指一种,而是侧重上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感性认知,后者着重于知性认知。这两者的批判都绝不是批评和反对,也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与所谓的以批评和谩骂为主流的“喷子文化”有着本质区别,是批评和反对在某种标准下基于特定目的的整合,最终达到的是以这种或那种标准进行判断,让认识主体和价值创造主体以及利益受益主体充分运用批评监督的权利,使主客观世界更能与人的现实需要完美契合。其出发点是对事物负责,以批判的方式促进事物发展,来源于对事物本身最炽热最真挚的感情。
3功能阐释和“实践”的重新界定及其具化
实践批判即是纯粹性批判和理性批判中所提及的某种具体标准,检验停留在认知层面的前两种批判方式的也必然是这种有且只有深入到行为领域的实践。实践批判便因此应运而生。与之相关的批判断然不能独立于纯粹性批判和理性批判之外,也不存在于任何批判的依附属性,与纯粹性批判和理性批判一起构筑为一套完整的批判主义哲学体系。它有效防止了前两种批判方式在某些情况下陷入极端主义,规避了走向无政府主义的万丈深渊的风险,是怀疑主义天生的宿敌。尽管实践的含义在东西方意识文化领域有一定的差异,但实践批判的功能与作用却大致相似。它的功能与作用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弥补纯粹性批判与理性批判中关于判断标准的短板,防止前两者走向极端化。极端化的主要表现和发展趋势是非理性化和过于理性化两种。这两者首先都会丧失批判主义的现实价值,使批判主义功用释放严重受挫,歪曲了批判主义本身,无疑会给批判主义哲学招致许多棘手麻烦。其次非理性化和过于理性化也有其各自缺陷。非理性化在让认知主体获得更多接触新认识机会的同时,也容易与新认知擦肩而过,同时也为滑向先验主义和唯经验论安上了加速器。过于理性化无法扩大认知,更新认知,吸纳新的知识,也有可能为虚无主义和懒惰的滋生提供温床。其二是正如这种认识与对象的关系是双重的一样,通过思辨理性,从理论上将对象加以规定,使认识成为现实,将脑海中的认知变为客观世界中的现实基础。倘若停留于理论层面的认知一旦无法从脑海中走向现实,便很容易加速走上空想主义的快车道,充其量是形而上,或者在这之间徘徊。实践批判则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它更注重于对现实的关照,是让前两种批判方式服务于现实的有力准绳,是整个批判哲学体系中形而下式与实际应用的集中体现。当然,这里的实践是复杂的、多样的。伴随着思想意识领域和文化思维逻辑认知方式的变更而具有差异性。因此,实践批判主义的“实践”并不是特指和单指某一个意识领域里的具体单元内所认识的实践,而是从时间纵轴和空间维度上世界前后已经使用和正在适用的思想意识流中提炼出的实践。
实践既然作为认识主体进行判断和批评的标准戒尺,在东西方眼中存在被具体化和细化。具体表现为在以中国为典型代表的东方文化和意识形态中,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一切客观物质的社会性活动。同样,实践批判中的“实践”在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领域中的具义即是人类在尊重物质世界第一性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切主观活动,包括对所处世界的主客观条件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行为。在以欧美为主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中,实践是对于可变物的活动,是人必须作出的行动,是人对于可因自身努力而改变的事物,基于某种特定目的的行为和活动。实践批判中的实践借鉴了古希腊哲学中关于实践的认知,即是人们习惯性的行为及其行为准则。现行的批判实践即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一定条件限制下的充分自由思想凝结于个人脑海中的习惯性行为及其习惯性认知(经验)。尽管东西方文化中在这一点上有差异,但实质并无太大差别。
注释
(1)出自康德著,李秋零译注.《康德三大批判合集》(注释版)序:哲学的开普勒改革篇,第1-2页.
(2)出自康德著,李秋零译注.《康德三大批判合集》(注释版)中的纯粹理性批判篇.
(责编:赵露)
作者简介:李琨,男,陕西汉中人,本科,研究方向:东西方哲学理论、媒体智能化进程中的人文伦理关系。
指导老师:章新强(1972—),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