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理论在零课时对外汉语阅读课中的可行性研究

    

    摘? ? 要:作为一种语言教学理论与学习模式,任务型教学理论对对外汉语零课时课程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及指导意义。开展零课时教学模式的探索是对外汉语教学改革的创新尝试,也是创造性应用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尝试。文章从任务型教学理论出发,构建了对外汉语零课时阅读课程教学模式,进而提出对留学生开展零课时阅读课程的可行性方案,旨在满足留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与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两方面探索适合留学生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理论;零课时;阅读课;对外汉语

    中图分类号:G642.3?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1-0045-03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的概述

    作为一种基于使用目的语执行任务的语言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在语言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第二语言教学界有相当充分的实证研究成果支持其有效性。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是20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强调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外语学习者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过程中强调关注“人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有效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深入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的内涵,对于有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至关重要。任务型教学理论的最重要的基础是建构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而是信息加工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个体的知识体系。其心理学基础是斯凯恩提出的“认知途径”[1],执行任务和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认知和掌握语言的基本途径,即从学习者记忆和运用语言的角度来解释任务的作用,设计任务和执行任务都以达成某种语言训练标准为目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任务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即在学习者已具备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设置的任务才是有效的,合理的、多样性的任务可以满足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需求,并且在执行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纽南从五个方面概括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特点:(1)通过完成任务学习语言;(2)学习活动不以操练语言形式为主,而是以传递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意见为主,学习者可以相对自由地使用自己掌握的语言表达形式,创造性地使用语言;(3)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4)强调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材料;(5)教学手段丰富、灵活多样[2]。斯凯恩将任务的主要特征概括为:(1)意义优先;(2)解决任务为教学手段;(3)任务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4)任务的完成是最终目的;(5)教学质量的评估取决于任务是否能够完成[3]。威利斯归纳了影响任务有效实施的因素,包括(1)任务的目标;(2)构成内容的输入材料;(3)基于输入材料的各种活动;(4)教师和学习者在任务中的作用;(5)任务实施的环境[4]。程晓堂教授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一书中系统论述了任务型教学的原则,即真实性原则;形式/功能原则;连贯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5]。以上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对我们开展对外汉语零课时阅读课程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外汉语阅读零课时教学模式的构建

    零课时模式指的是有指导教师,有学分,没课时的课程设置模式。零课时课程概念最早是在2001年中国英语专业教学与教材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其目的是顺应“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转变的发展潮流,解决当时我国高校扩招与教学资源有限的现实矛盾。在英语教学领域,有关零课时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已持续了十余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探索实践的范围涉及阅读、听力、写作、翻译等多种课型和中学、高职、本科、研究生、成人教育等不同的教学对象。英语界同仁通过不同课型和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外语课中进行零课时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是行之有效的,在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效果尤为明显。

    如今,随着网络学习资源的丰富、教育技术的发展和通信工具的普及,以及留学生学习需求的日趋多样化,探讨在留学生教育中实施零课时课程恰逢其时。当前探索开设零课时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满足留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积极探索适合个人的学习方式,调动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尝试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基础,通过零课时高级阅读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实施零课时课程的可行性。根据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零课时课程模式更容易被有一定学习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所接受,而语言课中的“输入型”课程,如阅读、听力、视听等课程更易于发挥出零课时模式的优势。这类课程有一些共同特点:首先是课堂授课方式不灵活,基本上采取呈现学习材料——完成练习任务——讲解或总结语言点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其次,部分教材内容和话题相对陈旧、练习形式比较单调,明显滞后于社会文化发展变化步伐;第三,课程不能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学习高级汉语的留学生往往有较强的目的性,但又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传统的课程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在发展兴趣、攻读专业、文化体验、专题研究等方面的多样性需求。

    我们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了课程任务平台供留学生在网上选择学习内容并根据相应的任务单完成学习内容,任务单上写明具体要求及分值,以“任务分”的形式确保阅读技能训练的质量和数量。通过任务平台,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分值的阅读任务,完成并提交任务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给出实际得分,实际得分累加达到一定标准才视作完成了该学期的学习任务并可以获得相应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試资格。阅读任务的分值主要是根据阅读材料及其练习的长度、数量和难度设定的。具体阅读任务和分值见下表及说明。

    阅读任务要求及说明:

    1.课本内容——自学阅读课本的内容并完成课后

    练习,提交任务。本部分为必选任务,须完成的任务分不得低于1000分,实际得分不得低于700分。

    2.HSK阅读试题——平台提供HSK五级和六级阅读试题各20套。本部分为可选任务,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完成练习任务,也可以不选择。

    3.时事报刊——时事新闻报道及相应练习,主要涉及经济、科技、教育、外交等领域的热点新闻,共20组。本部分为可选任务。

    4.应用文——10组应用文阅读材料及相应练习,主要涉及通知、启事、说明书、合同书、广告、报告、规章等内容。本部分为可选任务。

    5.有声书——20组有声书资源,这种任务形式包括音频和文字材料及相应练习,学生可以听音频、可以看文章或听看结合。本部分为可选任务。

    6.自选文章——教师推荐或学生自选篇幅在1万

    字以上的文章,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读后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章的内容简介及阅读后的感想。教师根据文章的难度及所写读后感的质量给成绩。本部分为自选任务。

    7.自選书籍——教师推荐或学生自选篇幅在3万

    字以上的书籍,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读后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该书的内容简介及阅读后的感想。教师根据书籍的难度及所写读后感的质量给成绩。本部分为自选任务。

    8.完成时间要求:在第15教学周前完成并提交

    1500分的任务,且完成任务的实际得分应在1050分以上。如成绩未达到标准,可重选阅读任务,并用较高的成绩替代同类任务中的较低成绩。如学生的完成任务实际得分已达到1050分,仍需完成1500分的阅读任务。

    9.成绩核算方法:学生的平时成绩占60%,考试成绩占40%。

    即:平时成绩=任务得分(1050分以上)÷任务总分(1500)×100

    最终成绩=平时成绩×60%+考试成绩×40%

    10.教师在学生提交任务一周内完成批改、反馈并记录成绩。

    三、基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零课时阅读课

    可行性分析

    前文呈现的零课时课程的实施方案主要是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进行设计,并吸取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零课时课程实践的经验教训,最大程度保持零课时课程模式的优势,克服其不足。具体而言,零课时对外汉语高级阅读课程模式有如下特点。

    从学习内容来看,平台提供的材料在多样性和时效性方面有明显优势。用任务分的标准来衡量,平台提供了5000任务分的阅读材料,学生须在其中选择1500分的任务量。选择余地大的好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阅读材料。同时,为了防止学生选择任务过偏,平台将阅读材料分为必选任务、可选任务和自选任务,从而达到既能确保学习材料的水平和内容达到基本标准,又能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既保证所有学生都要完成一定量的课本学习的内容,又鼓励学生阅读课外或专业的文章、书籍。平台提供的阅读任务分为7类,除课本学习内容外,还有HSK阅读试题、应用文、有声书、长篇文章、书等,其中长篇文章和书以中长篇小说、报道和人物传记为主,同时也鼓励学生自选阅读长篇文章、畅销书或专业书籍。此举是为了满足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多样化的需求。在时事报刊阅读材料中,我们提供了有关科技发展、共享经济、中美贸易战、环境保护等不同主题的几组文章和相应习题,旨在弥补课本内容相对陈旧的弊端,同时会随时添加或更新热点事件的新闻报道,还会在微信交流群为学生推荐畅销书等信息,供学生随时了解社会和文化热点,提高阅读材料的时效性。

    从学习方式来看,学习方式的灵活性是本课程模式的最大特点,学生不仅可以灵活掌握学习时间、地点,还可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只要学生在第15教学周之前达到任务所要求的标准即可。高级阅读课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而零课时课程模式很适合学生使用手机、Ipad等移动用户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这也符合科技和时代发展的特点。当然,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任务的形式和要求,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平台提供的有声书阅读任务中既有音频材料也有相应的文本材料,学生可以听、读或采取听读结合的方式学习。再比如,在设计阅读练习的时候,有客观题也有主观分析题,有选择和判断题也有提炼提纲、归纳大意和写读后感等任务形式,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能促进学生探索不同的学习方式,提高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从考核办法来看,本课程模式注重任务执行过程,大幅度提高了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以任务分的形式明确任务要求及完成的标准,并将其纳入学分制管理体系。具体而言,考核办法体现出两个特点:首先,相对于“质”而言,更侧重对“量”的考查,这里的“质”是指阅读文本的难度和练习的难度,“量”是指阅读文本的篇幅和阅读篇目的数量。阅读量的积累会促进阅读水平实现质的提升。鼓励学生多阅读,通过阅读加强对中国社会文化的了解,增长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把阅读当作获取新知和认识世界的途径,进而提升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养成阅读的习惯,把阅读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 相对于结果而言,更侧重于对过程的考查,我们尝试把平时成绩提升到60%甚至更高,让学生充分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且通过教师及时详细地批改学生提交的任务,引导学生注重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就会得到相应的任务分,学习进度的推进过程会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学业的进展和能力的提升进程。还有,学分制的管理机制可以有效避免零课时课程模式实践过程中出现学生敷衍和拖延的现象,严格的管理机制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从教师角色来看,这种课程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以教师为中心实施教学的可能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隐性的,其主要工作内容是选取适合学生水平和兴趣的学习材料,编制任务单,精批细改学生提交的任务,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但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削弱,教师要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监督和提醒学生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虽然本课程模式的最终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教师还要发挥帮助和引导的作用,零课时绝不是无人教学、无人管理、无人指导、无人关心的课程。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也会迫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适应新的留学生学习需求,提升和拓展教学能力。

    任务型教学理论与零课时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有很高的契合度,为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随着留学生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日趋多元化,这种课程模式会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当然,我们的改革创新才刚刚起步,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论证和改进。比如:将零课时课程纳入学分制管理体系是实施改革创新的关键也是难点;该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做大量课程建设、作业批改等隐性工作,而零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核定办法尚未制定,如何既维护教师参与改革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又能确保教师切实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及时有效地鼓励、指导和监控学生,尚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3]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65;112-119.

    [2]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 ?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 13-78.

    [4]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 ? ?Longman,1996,31-37.

    [5]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4:81-92.

    收稿日期:2019-02-22

    作者简介:刘东青(1975—),男,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材和教学有效性研究。

    基金项目:北京联合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零课时对外汉语阅读课程改革与实践”(JG2018Y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