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为导向的景德镇市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施和平 陆清华

    摘要:通过分析景德镇市物流人才市场调查报告,得出当地物流人才需求状况及物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本文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及完善人才培养途径三个方面提出构建本地高校培养地方性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景德镇;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0引言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近十来年年快速发展,景德镇物流产业的发展也进入高速成长期。2012年7月景德镇市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景德镇市物流产业的发展全面进入到一个物流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阶段。为了满足物流企业发展和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培养当地物流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成为当下重要课题。

    1景德镇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1.1景德镇市物流产业发展趋势

    景德镇市是江西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地带的江西东北部,具有良好的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工业化起步较早的地区,陶瓷、航空、汽车、机械家电、化工医药等产业具有较雄厚的基础,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0.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000余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6%,实现翻番;现代农业稳步发展,陶瓷、航空等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业增速强劲。景德镇市“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依托项目强力推进陶瓷、航空、汽车及旅游“3+1”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进一步凸显主导和龙头地位。“十三五”规划的提出对景德镇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城市发展功能和定位来看,景德镇是货物生成型城市,物流业以配套制造业需求为主,同时为商贸业和城市居民生活服务。为适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新趋势及景德镇经济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大背景、大环境的变化,景德镇物流业的发展定位和策略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为了保障“3+1”特色优势产业的健康发展,景德镇市必需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为核心,将规模小、分布散的物流园区重新规划为规模较大的物流园区,通过重组、共建等方式整合总量、优化存量,由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根据景德镇市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景德镇市将形成以两个物流园、十个物流中心、七个配送中心和三个仓储中心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全市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规模以上企业40家以上。通过物流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优化城乡配送网络,实现物流业集约发展。

    1.2景德镇市物流企业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作者在2015年对景德镇市物流企业人才情况的调查,景德镇物流业务整体规模较小,大多属于中小企业,年营业额较低,员工规模不大,业务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差,高学历和物流专业人才比例较低。物流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但对拓展自己的业务感到力不从心,公司经营管理已然跟不上物流市场的发展步伐。

    具体而言,在景德镇市物流企业从业人员中,具有物流专业学历人员不足10%,并且几乎绝大部分为大专以下学历,取得物流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则更少。在物流企业目前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方面,较多需要、一般需求、较少需求、无需求的比例分别为:25%、50%、17%、8%左右,说明物流企业已经意识到物流专业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物流企业急需的物流人才类型中,排在前面的依次为运输与派送、综合性物流管理、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在公司对物流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上,首重综合管理能力、专业实操能力,其次为专业知识储备、团队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以上说明,随着物流企业现代化管理改革进程,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对高层次物流管理专门人才的需求。为满足企业需要,推进景德镇市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景德镇物流业发展的宏伟规划,改革景德镇市物流人才培养满足当地物流企业发展需要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重大任务之一。

    2景德镇市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从对景德镇市物流企业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得知,本市物流产业急需各层次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包括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他们既懂得企业经营管理,了解地方企业运作,又能洞悉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势,把握物流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高级物流人才。还包括物流作业管理人员,他们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精通物流各项作业,能制定物流作业计划,并按照计划要求对物流作业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对物流作业的质量进行监控。等等。

    物流人才是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构建景德镇市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将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物流人才的保障。

    2.1根据人才需求类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物流人才是指具备将所学物流知识和物流技能熟练运用于社会物流服务与物流管理活动一线的人才,他们能把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职业岗位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转换为技术,将学到的技术转换成生产力。针对景德镇市目前急需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物流作业管理人才,地方本科高校要强化顶层设计,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在制定物流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做出明确的界定与区分,为物流人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人才培养环节提供依据。

    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在于熟悉物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掌握物流作业的一般流程,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能熟练运用物流专业知识来管理企业物流活动、推动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物流作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则在于良好的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熟练的物流作业技能,能运用所学物流专业知识解决企业遇到的物流作业难题,从而提高物流作业质量与效率。

    由于不同类型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侧重点不同,即使是同层次的学生,高校在课程设置及教师在课程教学环节也要根据培养目标而进行不同的设计。比如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时要加大企业管理方面的教学课程而减少物流作业方面的教学课程;对培养物流作业管理人员则要加大物流专业知识学习的难度和深度,着力打造物流的“工匠精神”。

    2.2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为培养满足本地区需要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地方高校应转变办学定位,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适应地方应用型物流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应遵循四大原则:理论教学体系要与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实习相结合。依据这四大原则,不但提高了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充分吸收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提出的培养要求,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

    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关键环节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中,学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专业与岗位技能对接”理念,根据本地物流人才需求,开设与岗位对接的课程与教材,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将获得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迁移到物流企业岗位技能,分层次、分岗位、分途径培养不同的人才。课程教学体系应根据不同类别人才的培养要求,应采用“平台+模块”的方式构建,突出大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对接培养,把职业岗位能力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明确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

    最后,为了进一步保障培养出的人才满足本地物流行业岗位能力要求,还需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综合评价体系改革。要把企业、社会等用人单位的考评纳入到评价体系,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分析与专业剖析,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的方式,增强评价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并且根据评价结果来修正和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

    2.3完善人才培养途径,提升学生岗位技能

    一个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各项素质的基础与依据,但是否执行到位,则是确保学生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为满足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地,重要的是从以下三个方面为抓手。

    一是校企深度互动协作,联合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通过订单式(运输班、仓储班、物流技术班、物流经理班等等)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多元化的产教融合模式,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连接起来。

    二是打造“双师型”队伍,提供人才培养保障。“双师型”教师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与要求,是决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能真正被理解和落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的关键。物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可通过建立校内企业实体环境(如校内物流配送点),或将老师派到企业培训或顶岗实习,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达成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能力转换为岗位技能的重要节点。根据景德镇市物流人才需求状况确定物流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后,实践教学的好坏就成为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的决定因素。

    3结束语

    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高校应加大实践教学学分、课时比例,增加拓展活动类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习延伸,同时,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设置必修和拓展实验,扩大选择空间、激发创新思维。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多中采用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现代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主动探索、积极交流、实践创新的课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