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农牧业发展情况探析
杨有智
为深层次研析我州农牧业发展现状以及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科学定位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促进我州农牧业发展,结合州委、州政府确定的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具体举措,经深入农村牧区实地调研和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成效,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州农牧业工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充分发挥柴达木独特的地理、气候等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循环农牧业。2016年完成农牧业增加值28.52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18.24亿元,年均增速18.5%;第一产业在全州GDP的占比从“十一五”末的2.8%增长到5.8%。农机总动力达到41.6万千瓦,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56%,重要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75.3%,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0.2%。
(一)种植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加大柴达木枸杞、柴达木肉牛肉羊、设施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力度,全州农牧业产业由结构单调、规模散乱向多业并举、布局科学、产业互补、循环利用、抵御风险的新型产业结构方向迈进。种植业在农牧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有了新的提高,据调查,“十一五”末种植业与畜牧业占比基本持平,从2011年开始种植业占比逐年攀升,到2016年达到了69.8%,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46.5%下降到2016年的30.2%。尤其是枸杞占比从17%提高到50.4%,产值从2.64亿元增长到21.4亿元,增长了8.1倍,2016年达到了22.55亿元。
(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
1.柴达木枸杞产业快速发展。种植规模达45.95万亩,较“十一五”末增加2.9倍,成为全国第二大枸杞产区,出口和创汇位居青海省农产品之首,建成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2万亩,制定地方标准2个;成立柴达木枸杞产业协会,培育种植加工企业70家、专业合作社54家;制干加工能力达到4万吨,建成生产线40余条,系列产品达50余种,林下产业初具规模,集种植管理、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枸杞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产品远销国外市场,已成为主导我州农牧经济、支撑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业。
2.柴达木肉牛产业稳步推进。培育专业育肥场5个、繁殖合作社50个、养殖户140户;组建柴达木黄牛本品种选育核心群50群、牦牛复壮核心150群;建成核心试验区、养殖示范区和重点加工龙头企业,屠宰分割和肉食品加工生产线已投产运行,以会员制的形式在“开鲜网”上销售系列产品。
3.设施果蔬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建成日光节能温室1.8万栋,8个规模化种植基地,种植面积3.05万亩,产量达7.2万吨,自给率达62.5%。
4.标准化生产成效明显。累计认证无公害产品24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11个,柴达木枸杞以及天峻牦牛、茶卡羊等7个具有地域特点的农畜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99家畜禽规模养殖场通过省级资格认定。
(三)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
2016年,全州农村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11539元,较“十一五”末的5434元增长6105元,增长112%,年均增长13.4%。(见表一)
据收入构成统计分析:全州农村居民可支配人均收入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但收入来源单一,主要还是依赖于种植和养殖业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是主要来源,对增加收入的贡献小幅递减,但占比依然在50%左右;转移性收入对增加收入的贡献逐年增加,增幅虽然较大,但其主要为政府补贴类,长期保持稳定增长的空间有限;工资性收入增幅较小,占比仅提高3.5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的贡献率较低,占比未发生变化;而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增长空间很大,可以通过创新农牧区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盘活农村土地、草原等资产和有效转移劳动力,提高收入中的占比实现增收。
据调查:“十二五”期间,全州共设草原和林业管护员6469人(其中草原管护2433人,林业管护4036人),管护人员年工资总收入1.28亿元,人均年工资1.98万元。
(四)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近年来州级财政累计支出85亿元,较“十一五”期间增长2.6倍,累计建成游牧民定居小区34个,6678套房屋,建筑面积55.4万平方米,惠及2.6万人;在全省率先一次性实施草原新帐篷项目;农牧区保障性住房竣工入住43103套;38个行政村7616户农牧户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建成草场围栏919.5万亩、畜用暖棚16639栋;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11个,建设规模1万公顷。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人口脱贫清零,呈现出脱贫提速、发展提效、民生提质的良好局面。
(五)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草原生态保护项目完成沙化草地治理1203.8万亩、黑土滩治理3万亩、草原毒杂草治理160.1万亩、补播改良退化草地20万亩、草原鼠虫害防治1322万亩,建成禁牧围栏260.4万亩。从2011年开始全面落实草原奖补机制,完成草原禁牧4200万亩、草畜平衡6773万亩,实现减畜49万羊单位。林业生态项目共完成营造林164.8万亩、中幼林抚育5.1万亩、公益林造林20.3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由“十一五”末的1834万亩增加到2145万亩)。建设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5处、618.7万亩(土地沙化面积减少43万亩)。新建国家湿地公园4处、62.8万亩,实施重点湿地保护8万亩,一般性湿地保护17万亩,65%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建成自然保护区6处、3009.58万亩(占全州国土面积的6.7%)。森林覆盖率达3.5%。
(六)生态畜牧业建设引领牧区发展
股份合作制经营的“梅陇模式”成为全州乃至全省生态畜牧业建设的主推模式,从机制体制上破解了传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生态畜牧业建设成为深化牧区改革的突破口和有效载体,成了引领牧区生产、组织、分配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器,在“梅陇模式”的引领下,相继探索出“三产拉动型”“联合三产型”“企业带动型”“转产转业型”和“社企联姻型”等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模式,建立了“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场—转移富余劳动力—培育产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的草原生态保护新机制,初步实现草地畜牧业资源适度集约化、资产股份化、生产专业化、用工统筹化、营销市场化发展雏形,开创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的草地畜牧业生产新局面,其成效得到了国家农业部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近两年,在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期间,完成28个试点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造、组建联合社4个、金融服务中心2个、财务核算中心3个,建成标准化有机生态牧场3个和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8个。
(七)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已初步形成了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其他涉农企业四种类型的新型经营主体,其中:州级以上龙头企业60家、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113家、产业协会3个,带动农牧户46176户,构建了政府引导、协会带动、经营主体主导的发展格局,形成了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合社+合作社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如:格尔木康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合作社签订枸杞保底收购协议(收购价高于市场价1元),在保底收购的基础上,建立与合作社二次效益分配机制。天峻县玉舟生态畜牧业联合社与14家成员社抱团经营,开展畜产品统一销售,实现了规模效益,在畜产品销售上掌握了价格话语权。
(八)农村牧区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全州建成6个县级和32个乡级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指导站和服务中心。在我州自行探索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试点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在全州两市、两县、一行委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两市两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已完成入户调查摸底登记、面积测量等外业工作,正在完善资料归档、审核和公示阶段。顺利完成天峻县规范流转草原承包经营权试点工作,规范流转草原承包经营权443户、357.4万亩。
(九)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
围绕海西州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格尔木城市观光休闲现代农业园、德令哈绿色生物产业园、都兰县诺木洪枸杞产业园、乌兰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园、天峻现代高效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园和德令哈可鲁克冷水养殖科技产业园等“一区六园”建设,探索创建了一核(科技、体制创新)、两泵(柴达木枸杞、生态畜牧业)、多链(十大产业基地为主链条以及各条链条衍生的次链条组成多链)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以立体组织群、多维技术群、多阶人才群为主要内容的循环农业发展的组织、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德令哈绿色生物产业园和都兰诺木洪枸杞产业园整体布局初具规模,15家精深加工企业进驻相继投产,分别建成两个枸杞交易市场投入使用,依托德令哈枸杞交易市場投运柴达木电商绿洲,入驻涉农企业31家,实现电商销售近6000万元。
二、农牧业发展趋势
通过调研分析,我州农牧业发展呈现产业结构日趋向好,效益逐步攀升,收入逐年增加,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升的趋势。其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了经济发展、环境优化和农牧民增收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动绿色海西建设。通过实施草原和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近三年我州天然草原可食牧草产量呈现微弱增长趋势,可食牧草种类也有所增多,草原生态开始向良性循环方向演替,森林覆盖率比2010年提高0.5个百分点。据兰州沙漠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显示,1970年—1990年间海西沙化面积一直呈增加趋势,到2000年至2005年减少了6%,2005年到2010年减少了8%。以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和生态畜牧业建设为切入点,初步建立起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长效机制和以股份合作制经营的新机制。积极培育极具生态功能的枸杞和柴达木肉牛肉羊等特色优势产业,枸杞产业在改善沙化土地和盆地整体的生态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防止沙化和水土保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生态环保功能。据测算,枸杞产业每年固定二氧化碳93万吨、释放氧气68.4万吨,折经济价值可达43.2亿元;同时,枸杞节水率达80%,节水效益提高328%,这对水资源十分稀缺的柴达木盆地显得尤为重要。柴达木肉牛产业通过农牧民小群体大规模繁殖、专业化育肥、标准化屠宰、高端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和牧区繁殖、农区育肥产业分工协作模式,有效缓解了天然草场压力,增加了群众收入,使省委、省政府“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草原生态保护战略得以落实。农牧业结构调整、工程治沙探索出了生态修复的举措和新常态下生态财富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立足综合治理、绿色发展、造福百姓的生态治理、绿色发展道路,其最大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几十亿产值的生态财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沙漠和利用沙漠,将沙漠变绿洲的梦想变成现实,逐步走出了一条从“治理”到“减贫”,再到创造生态财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品牌宣传推介形成政府、企业、合作组织积极参与的格局
充分发挥农牧业资源优势,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特色品牌为目标,加快推进标准化体系、可追溯体系建设和绿色产品、有机产品、产地认证,大力宣传和推介海西州农畜产品品牌,提高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近几年,企业与合作组织在发展运行中,普遍认识到品牌建设是发展的灵魂,只有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才能在市场中找到一席之地,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针对目前枸杞市场充斥着以假代真、以次充好、消费者普遍对柴达木有机枸杞品质辨识不清的现状,海西州企业主动作为,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打品牌、树形象活动,大力宣传和推介柴达木优势产业品牌。大漠红公司在全国多地举办大型枸杞产品推介活动,利用微信、微博不断发布枸杞产品、保健功能等消息;德令哈市林生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柴达木绿色有机枸杞产销联盟,树立统一的柴达木有机枸杞品牌;青海华牛生物公司通过建立CIA品牌推介模式,利用文化、互联网和精准投放互补的方式展示企业产品,并在全国最大的酵素城——陕西渭南市建立了产品营销网点;柴达木肉牛肉羊企业在北京、济南等城市建立了直销店、餐饮体验店等。
(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推动农牧区转变发展的主力军
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极大地推动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业经济转型升级,使生产、组织、分配和发展方式发生了有效转变。打破以往以家庭为主的“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对生产要素进行流转整合,实行规模经营,开展信息、技术、产品销售等服务,提高生产经营水平,降低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组织成本和交易费用。通过形成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原来村(社)组织管理的基础上成立实体引入市场管理机制,提高了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形成了按劳取酬、按股分红的分配模式和政府引导、协会带动、经营主体主导的发展格局,提升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使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利用,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发展迅猛的枸杞等特色产业,以其鲜明的特色、巨大的潜能、极强的开发可塑性、极佳的延伸链,吸引了众多工商资本的投资与行业专家学者的参与,带来了投资理念、思路、技术、市场等一系列要素,激发了内生动力,支持了政府决策,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合力加速了我州农业现代化的进程。2015年,青海省农牧厅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检测评价办法》对全省各州、市农牧业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海西现代化农业发展层次最高,处于农业现代化快速迈进阶段,现代化实现程度为81.6%,比全省的69.5%高出12.1%,其中物质装备、产出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已超过基本现代化目标,在省内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的海西农牧业实现质的飞跃,领跑全省农业现代化。
(五)标准化生产助推优势产业提档升级
通过加强农畜产品安全生产、农牧业标准化、有机农牧业生产体系建设,加大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检测体系建设等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建立標准化生产长效机制,有效推动了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柴达木枸杞通过坚持不懈地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有机枸杞生产基地,实现了国家对有机枸杞的认证,据国家认监委2016年网站发布消息,我州大漠红枸杞有限公司、格尔木亿林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通过国家有机枸杞产品认证,成为目前全国唯一通过国家有机枸杞产品认证的省份,有机枸杞已成为目前世界公认品质最好的产品,据统计,2016年我州通过欧盟认证的有机枸杞种植已达0.54万公顷,列全国首位,柴达木枸杞品牌价值体系评价83.27亿元,在国家农业部主办的第二届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上获得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样板,成为我省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农产品。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牧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调优调强
种植、养殖业结构单一,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的横向、纵向发展不深,关联度不紧密,产业链条短,初级生产占据主导,一二三产延伸融合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特别是枸杞种植业结构居高,产业风险相对增高。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还处于低效缓慢发展阶段,生产要素优化重组进展缓慢,多元化投入机制未形成,投融资难度大,集约化程度不高,内部挖潜不够,规模效益不高,市场风险加大,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高端产品开发滞后、产销衔接不畅、市场竞争能力弱;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规模不大、辐射面不广、运行不规范,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转变生产方式还要做艰巨细致的工作。
(二)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近几年,受市场变化波动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接近“天花板”和生产成本“地板”不断攀升的双重挤压效应凸显,农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空间和潜力小,收入持续增收难度大。加之企业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结不紧密,农牧民通过龙头企业二次分配增加收入难度较大。加之,农牧民知识水平低,专业技能不强,自我发展意识薄弱,等靠要思想抬头,寻求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渠道和增长方式是今后农牧区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三)农牧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全州基层农技单位基础设施、装备落后,专技人员技能不精,工作缺乏活力,农企、合作社和养殖小区缺乏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导致经营不善、效益低下,急需解决和提升管理、技术水平,同时技术人员职称晋升难度大,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积极性。
(四)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亟需提高
农牧业用水方式粗放,存在用水量大、用水效率低的问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67,与青海省“十二五”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89及世界先进水平0.7~0.8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十三五农牧业规划”的发展目标中,仅枸杞的种植面积就要达到100万亩,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将成为农牧业发展中亟需破解的瓶颈,要深层次谋划。
(五)财政支农资金总量投入不足、且使用分散,影响资金效益发挥
近几年,全州财政强农惠农资金投入不断增长,但投入总量仍不足,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于海西农牧业的支持比重与财政投入和农牧业实际发展需求失衡,影响农牧业总体发展水平和进程。同时惠农政策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对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政策落实要求不尽相同,项目多头建设,财政资金使用分散,影响项目绩效和资金效益的充分发挥。
四、实现转变的着力点
实现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以创新的理念、法治的思维、市场的法则,着力破解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生产方式传统、经营方式粗放、收益分配单一和生活方式落后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保障转变的现实性、持久性和可持续性。
(一)着力解决农牧民组织化程度
20世纪80年代初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建了农村经济并赋予农民相对的土地使用权,极大地释放了农业和农民积蓄的潜能,农村经济得到了大的繁荣和发展。随着市场化程度、生产水平提升和农产品供求结构变化,小农户与大市场、小规模经营与产业化经营的矛盾日益显现,农牧民各自为战和土地碎片化经营的问题也愈加严重,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已成为多元化增收、有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环境、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瓶颈”。新型农牧业经营组织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契机,把千家万户农牧民有序合理地组织起来,通过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开发,把农牧民捆绑到产业链条上,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任务,也是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问题的桥梁和纽带。尽管我州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良莠不齐,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还不多,但不乏创造模式和经验的土壤,被省委1号文件确定重点推进的股份制合作模式就是我州干部群众智慧的结晶。下大力气真正抓好新型农业合作经营组织,通过各类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农业整体素质的提升,使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内部增收潜力的组织资源、信息技术的传播信息源和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生力军。
(二)着力解决农牧业生产方式
从我州农牧业生产基础来看,对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的依赖性很大,基本以自然资源条件为基础,这种情况决定了农业发展的自由度和选择度有限,农业技术进步乏力,产业可分工程度底,人才的积极作用和科技进步的创新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可集中程度低、周期性长、风险大、难以产生聚集效应、粗放生产、广种薄收这是实现有效转变的主要症结之一,也是破题的关键点。转变生产方式的关键是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以多业并举,能够互补,布局科学,循环利用、抵御风险的原则,调好调顺调优农牧业结构。“调好”应注意把握布好产业格局,形成多业并举的立体结构,不搞单一。确保优势产能、高效产能、绿色产能,形成水土资源、环境承载和农业生产协调配合的空间格局,以有效应对市场变化、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和环境风险。“调顺”应处理好产业间的关联度,能够循环利用,根据农业内部自然规律重点选择既适合本地区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又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能夠循环利用的特色产业,尽可能完成吃干榨尽,避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调优”即突出特色、突出产业的延展性,加速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是纵向延伸延长产业链,保障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完善生态链。二是横向拓展在确保特色农畜产品供给的同时,彰显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旅游和文化传承等非生产功能,以特色农业丰富的内涵吸引资本、人才、技术等优质要素积极介入,加速产业的转型升级。调结构、转方式核心是发展循环农业,以我州良好的工业循环产业基础和较强的以城带乡、以工补农能力,实现农业产业内,产业间(种植、养殖),一、二、三产业间三个层面的循环。着力推进接二连三、跨二进三的融合发展,以农业社会化的大生产提质增资奠定转变的产业基础。
(三)着力解决经营方式
经营方式的转变就是优化农牧业经营体系的问题,事关“谁来生产”和“怎么生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优化经营体系的关键之举。目前,国家政策明确规定通过土地、入股制、托管制、代耕、代收制、联户制等土地(草场)流转的形势,实现土地(草场)的规模经营,我州天峻县“梅陇模式”就是这种经营体系优化的典型模式之一,该模式以草场经营权和牲畜作价入股为核心,推行“五统一分”(统一轮牧、统一配种、统一育肥、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分群饲养)的经营管理方式和“四议两公开”(理事会提议、监事会和理事会商议、党支部审议、成员代表大会决议,财务公开、社务公开)的民主监督制度,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进行了深度的探索和拓展,实践证明这种建立在生产要素整合之上的股份制模式成员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更紧密、制度更完善、监督更加有效,解决了产前、产中、产后的统一服务。运行几年的情况看,牧民的收入明显攀升,牲畜个体生产性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明显增加,实现了“两增两减”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该模式如加以强力引导和推广,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融合“互联网+”等新业态,植入生态和有机农牧场等绿色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导入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以其鲜明的示范、组织和服务功能,能够在全州率先行动的同时,带动、支持广大农牧户共同推进转变。
(四)着力解决分配方式
分配方式转变就是增收优化分配结构,事关“收入从何来?怎么广辟增收渠道”,关键是解决各利益主体间利益联接机制的问题,培育产权关系明晰、治理结构完善、管理效率高、生产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和运转有序、组织高效、制度完善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建立这种新型利益联接机制的基础。一方面农牧民掌握着大量可供加工、消化的优质原料和赖以生存的土地草场资源;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具有强大的技术、信息、研发、加工和市场开拓能力,不仅能够生产中高端农畜产品,也能带动普通农户和合作组织有效对接市场,二者之间有天然的依存关系,但从二者自发合作的案例看,普遍存在着履约能力差、诚信度不高、缺乏信任感、相互戒备心态严重的现象,双方都不敢深度涉足利益关系。破解这种僵局的办法就是政府积极作为,主动当好“红娘”,引导、扶持二者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互利紧密合作利益联接机制的形成。通过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产业联合体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关系和组织化方式,使合作社成为企业的原料基地,企业成为合作社的加工基地,农牧民逐步成为产业工人,促进合作组织和农牧户在加工、销售环节共享收益,实现二次分配,持续稳定拓宽增收渠道。海西州也有在利益联结机制上进行探索的例子,“依托一产、企业引领、股份合作、保底分红、接二连三”的乌兰县“吉仁模式”就是较好的案例,已初步赢得了牧民的好评。
(五)着力解决农牧民生活方式
转变农牧民生活方式就是优化农牧民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事关“在哪生活”和“怎么生活”,关键是加快城镇化步伐,尤其是各种形态的特色小城镇建设,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清洁能源建设等方面享受和城市建设同等的待遇,赋予新型小城更多新的内涵,而不是人口数字上的城镇化,更不是违背农牧民意愿强制进城,农牧民在不离土、离乡的基础上,尽享城里人的生活,建立城乡共治的新型治理社区,培养农牧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达到田园整洁起来、粪污(排泄物)循环起来、肥药减量下来、产品质量提升起来、资源依赖程度降低下来、生态环境优美起来的新目标,实现生态与生活的良性循环。
从农牧民单一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是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大命题,也是个系统选项,根本途径在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重要举措是强化组织、优化生产方式、经营方式、改善分配结构和生活方式,其中生产方式属于生产力范畴,组织、经营、分配、生活四种方式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角度看,以五种方式的转变作为从农牧民单一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的着力点,将会成为破解转变的突破口。
五、今后的发展思路及措施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新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农牧业发展全局,以调结构、转方式、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区全面实现小康为目标,围绕省委提出的“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新理念,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夯实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发展基础,稳步推进特色农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积极营造绿色生态;全力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面,积极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和农业污染源治理,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深入宣传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农牧区积极倡导绿色生活,使农牧民逐步成为生态的建设者、维护者和受益者。
(一)夯实思想认识
以全州开展的围绕“四个转变”,推动海西“四个走在全省前列”的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引导全州党员干部认清形势任务,增强大局观念,理清发展思路,积极担当作为,着力解决领导干部思想观念更新不及时、谋划工作缺乏超前意識、引领新常态办法不多、落实政策行动缓慢、服务群众意识不强等问题;各族群众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缺乏进取心和“等靠要”思想等问题。通过活动,切实做到思想上有新认识、观念上有新转变、思路上有新措施、行动上有新作为、工作上有新突破,把思想统一到生态循环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指向上来,践行和带领农牧民从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和生活良性循环方向转变。
(二)树立跨界融合发展理念
随着追求品质生活的到来,大农业大健康产业时代也将来临,人们对农产品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高品质的农产品就是好的健康品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共识,一方面农业产业向着现代化、健康化升级,另一方面健康产业向着食品和基地化的农业延伸,两大产业以相反的起点和终点相对而行,彼此越来越跨界,产业内容越来越相似,这是世界趋势,是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实践,这是市场发展的经济规律,这种案例在国内比比皆是,海西州也有类似案例。如大漠红起步是一家枸杞种植企业,是比较典型的农业企业,他的前端有种植基地、有苗圃种苗基地,中间有枸杞速冻、制干等原料产品,末端有100%纯天然枸杞汁保健品;东阿阿胶是传统的医药企业,近年来开始涉足食品行业,继而向基地延伸,在全国建立了20个驴养殖基地;还有我们相继引进的青海华牛生物公司、康普生物公司、诺蓝杞都是这类企业,而且其产品开发度更深,品质感更强。就海西现阶段而言,农业现代化程度是青海省最高,千亿元生物产业集群的目标已经确定,生态建设又是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板块之一,整个区域既是青海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又是全国最大的循环经济试验区,良好独特的气候、地理资源禀赋,长期以来的绿色形象等主客观条件,决定了海西在全省农业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可先行一步,率先提出大产业、大生态、大循环、大健康产业跨界发展理念,促使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推动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形成产业、市场复合发展的格局,以产业发展、生态改善、人民健康引领农牧民从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
(三)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海西阶段看,具有良好高端产品生产的天然沃土,又具有上一轮“招商引资”竞争落后中保留的“原生态”,刚好契合了广大市民回归自然的内在需求,为我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无限的空间,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以加快打造柴达木千亿元特色生物产业集群为目标,依托土地、自然资源禀赋,以高原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为重点,着力培育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特色生物产业,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建设国家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1.加快特色生物产业培育步伐。继续推行枸杞标准化生产,扩大基地规模,建立柴达木高端枸杞产业基地,推进绿色基地和有机基地认证工作,强化产品检测和安全监管。建立枸杞产品可追溯体系,制定种植管理、生产加工和产品分级等标准,统一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和商标,创建海西州(国家级)出口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加大设施果蔬产业建设,培育柴达木果蔬地域品牌,加快都兰县万亩高标准设施果蔬基地建设,建成青海省菜篮子供给基地。有序开展藜麦生态安全性评价和产品生产、加工的相关技术及基础研究工作。开展白刺、沙棘野生物种的调查、筛选工作,在保障土地和灌溉水源的前提下,适度建设白刺、沙棘,中、藏药材新兴产业基地。打造以高原牦牛、藏羊为核心的肉牛肉羊产业体系,开展柴达木绒山羊分子标记、基因优化工作,推进羊绒品质提质升级,完成养殖、育肥等技术规范的制定,开展绿色有机产地认证工作。
2.大力推进海西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紧紧围绕培育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建设、探索集约化草地生态畜牧业经营新机制、建立草畜联动新机制、建立多元化服务新机制、健全产业化发展新机制等的建设,推进全州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逐步形成合理的产业区域布局,科学的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新模式,完善的服务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标准化体系,促进畜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高效型转变,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生产协调统一,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畜牧业良性发展体系。
3.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坚持“突出品质、提升品位、循环利用、延伸链条”的建设战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着力推进精深加工,推进产业向下游延伸,大力推动产业深度发展。同时重点发展以锁阳、肉苁蓉、甘草为主的柴达木特色中、藏药材深加工产业,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造柴达木中、藏药生产基地。
4.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现有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对设施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销售物流企业进行优先扶持。加强合作社的规范运行,对有名无实、空壳运行的合作社进行清理整顿。鼓励农户、合作社以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联合的利益共同体。
5.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以生物工程和林业工程院士工作站为依托,立足特色生物产业,对地域特色的生物产品进行品质鉴定,选育新的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新品种,开展生物产品研发和生物技术的中试及集成推广,为生物产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
6.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的投入,大力支持全州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攻坚工作,通过争取上级财政项目资金支持、州内产业基金投资、合理贷款融资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全州农牧产业转型发展的投入,积极稳妥推进财政涉农资金安排权和项目审批权下放工作,将中央、省级,以及浙江援青,州、县级及企业自筹资金按照建设内容和性质类同的原则进行整合捆绑使用,使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效益实现最大化。
7.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力度。加大海西“一区六园”的建设力度,围绕园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区域性的农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建成现代高效循环生态农牧业集中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使园区成为引领海西特色农牧业发展的新引擎。
(四)稳妥推进农村牧区深化改革
1.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三权分置”办法、合同、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登记簿、颁发证书、资料归档等程序,解决好承包关系和产权关系不明、混乱等各类突出问题,充分释放土地改革在解放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方面的巨大潜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正确处理好土地流转中承包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厘清双方权利,规范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作用,促进农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
2.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法确认农牧区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权属,理顺产权关系,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与合法权益,促进产权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有序引导有条件的村社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积极发展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将现行的集体资产共同共有改为成员按股份共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赋予农牧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3.加快农垦体制改革。整合原农垦企业资源,组建“青海柴达木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健全现代农垦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依法推动集团公司层面股权多元化,真正发挥“青海柴达木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在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引領示范作用。
4.探索建立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作用,盘活企业与农牧户生产要素和各类资源,在全州农牧区全面推广“梅陇模式”,以股份合作制协作经营的方式,推动农牧区组织、生产、经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股份合作利益联结机制,拉近市场的距离,筑牢产业前端到末端的全产业利益链条,通过制度和机制的约束,实现企业与农民群众实现利益共享与可持续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一二三产的高度融合发展。
5.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通过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着力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增加家庭经营收入,强化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稳定增加工资性收入,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和农牧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6.加大农牧区金融改革创新力度。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抵押方式,改进升级和规范运作州金穗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破解阻碍农牧区金融发展的制度性瓶颈,切实解决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难题。
(五)加快推进柴达木生态综合治理和绿色发展
为落实习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生态价值、生态潜力和生态责任”的重大要求,州委、州政府及时提出、启动了柴达木生态综合治理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在谋划农牧民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和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的具体工作中始终贯穿综合治理和绿色发展这条主线,正确估价生态价值,充分挖掘生态潜力,牢固树立保护不好是失职,利用不好也是失职的理念,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全面履行好生态责任,以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以全面和系统思维引导农牧民投身全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通过探索群众参与建设保护并受益的社区共管模式,以及从生态绿色碳汇交易、优质绿色产业发展成果中得到实惠,实现农牧民生态生产生活的良性循环,保障转变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