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成功 引领自信
葛小红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去思考、探索、合作、创造,从而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自信。
关键词:课程改革;数学教学;自主学习;成功体验
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一味地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转变。如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值得教师探索。
一、成功源自课前准备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教师要善于在课前准备中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在思考中初步感受教学内容,建立自信。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轴对称图形”时,为加深学生理解,教师布置了如下的预习作业:分别剪制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折一折,看看能否使折痕两边相互重合。学生经过精心剪制,认真观察,折叠体验,积极、独立完成了预习任务,并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长方形、正方形折叠后两边重合,而平行四边形不能,并且长方形有两种不同的折法,正方形有四种不同的折法”。课堂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表述自己的折叠体验,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就轻松自如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成功源自课堂学习交流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创设展翅试飞的机会,使学生信心满满,敢于在课堂上行使主人翁的权利,畅叙见解,发表观点,雄心勃勃地进行“创造”。
1. 问题情境为自主探究而生
要想有创造,就要主动探索,问题情境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尽量多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为他们自主探究创设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方式主动学习,让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调动自己的感官进行认知,掌握知识,探究规律。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三人一组,大家分别准备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纸片。课堂上,学生拿出这些材料进行探究,分三步有序展开。第一步,小组分工操作。每名学生把自己的纸片沿着对角线剪开,得到两个三角形。第二步,观察猜想。让学生猜一猜,得到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同?它们的底和高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面积呢?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并且用比一比、叠一叠的方法尝试检测,小组交流后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完全相同,每个三角形与剪之前图形的底和高分别相等,三角形的面积是相应的原来图形面积的一半。第三步,验证结论。教师让学生思考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尽可能多地使用不同的方法,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有的小组采用合并的方法,有的小组采用平移的方法,有的小组采用旋转的方法,有的小组采用割补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猜测、思考验证,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升华到理性。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操作思考,畅所欲言,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新知,锻炼了思维,提升了动手能力。
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这是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以问题为切入点,从实际问题到数学建模,让学生亲身经历“做数学”的全程。在以上的情境中,学生从动手到动脑,循序渐进,不断探索,最终让规律水落石出。他们操作、思考、讨论,畅所欲言,尽情展露自我,每名学生都参与其中,逐渐建立自信心,达到了“做数学”的目的。诚然,问题教学的作用毋庸置疑,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需要这个重要途径,但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个过程。问题情境只有富于趣味性、探索性和延伸性,才能让学生欲罢不能,探究欲望彻底被激发,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諧的发展。
2. 学习氛围要联系实际而创
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让他们在玩中学,寓教于玩乐,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毕竟有限,而且有的缺乏趣味性。教师要想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简单、有趣,需要在教学手段上下工夫,可以采用分组抢答、积分比赛的形式。
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枯燥,掌握竖式计算方法后,要想熟练运算必须要练习。单纯的练习会使课堂单调乏味,为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上三个乘法算式,并且注有“细心,你一定能答对”的字样,然后每四人一组,抽签选题进行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组内所有人都能回答正确三道题,每个小组成员就会享受“福利”,即当天的作业减少一道题;如果超时或回答错误,则要接受“惩罚”,即当天的作业增加一道题。为了做得又快又对,小组内先完成的学生主动当起小老师,给解题有困难的学生讲解算法。做完一张再换另一张卡片。课堂中,生机和活力代替了枯燥乏味,每名学生都神情专注,良好的学习氛围完美创造,一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课堂参与程度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无形中滋生。每上完这样一节课,很多学生会主动说:“这节课真有意思,老师教得我都会了!”“这样上课我很喜欢,既有趣又能学到知识。”学生把课堂作为展现自我的舞台,每一节课都是快乐的经历,整个课堂趣味连连,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灌输的容器。学生活泼、积极、兴奋,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支撑他们去合作、探究和创造,各种学习活动轻松完成,成功的感受如滔滔江水。当然,教师也要正视自己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做适时点拨,使学生获得更整体、深刻、灵活的认知。
三、成功源自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有多种组织方式,包括兴趣小组、小型竞赛、专题讲座、特长生辅导、学生交流讨论等。活动要中心明确,组织好数学课外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当今后的学习过程遭遇困难险阻时,学生会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可接受性是课外活动选材时的注意点,选材要富有趣味,方法得当,活动层次要清晰明确,“跳一跳,摘得到”是教师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活动中,要对反应敏捷、思维独特的学生不吝赞赏,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要格外重视教材内容,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只有扎根于课堂教学,夯实基础,才能根深叶茂。活动要尽量与教材内容相关联,如尝试用新的方法解决教材中的问题;触类旁通,寻求同类问题的普遍规律,用课内所学知识解决更多问题。
四、成功源自实际应用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学生平时在数学课上无精打采,没有兴趣,但是联系到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时,他们往往精神抖擞,异常活跃。面对贴近现实生活情境的学习场景,由于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积累,自然会进行生活经验到数学知识的迁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后,为了让学生吃透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设置了探究性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动手动脑,予以解决。
练习1:给你一把卷尺,尝试想出办法,测量教室的体积。
练习2:能否用一把刻度尺和一个装有水的长方体玻璃容器,测量出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土豆的体积?
活动中,学生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动手实践,获得答案。教师通过设计诸如此类的练习,让课堂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深化生长,学生感叹生活处处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初心。数学与生活的融合非常密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而且学生也享受着这个过程,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让每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自信,是教师的美好愿望和努力方向。虽然有知识内容、教师授课水平、学生学习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这个愿望的实现任重道远,但是只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必然会铁杵成针。
五、结束语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旅途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启发引导,巧妙点拨,扮演好“舵手”的角色,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学这门艺术,值得教师终生求索。只要教师牢记使命,持之以恒,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合作探究学习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让成功与自信齐飞,数学课堂必将充盈无尽的活力。
參考文献:
[1]孔凡哲,曾峥. 数学学习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苏瑜.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与学[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4).
[3]许利飞. 大数据环境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