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姜文彬 陈敬阳 杨舒越 张帆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测,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花生四烯酸(AA)诱导, 二磷酸腺苷(ADP)诱导],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小板聚集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的8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 P0.05);检测后, 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检测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 低于对照组的3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3.014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大脑、小脑或脑干局部或多部位供血不足, 从而引起相应神经系统症状的疾病。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 常见的包括:血管壁病变(脑动脉硬化、动脉炎、血管遭外力损伤等)、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高血压、心律失常等)、血液流变学和血液成分改变(血液粘度增高、重度贫血、白血病等)以及其他原因(如空气、脂肪栓塞、脑血管痉挛等)[1]。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分为内科及外科治疗, 内科治疗又分为三个阶段的治疗, 超早期、急性期和慢性期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是指介入性血管内局部溶栓治疗和手术治疗, 介入性血管内局部溶栓治疗, 可恢复缺血组织的供血, 最大程度的恢复缺血组织的活性, 抑制脑梗死区域继续扩大, 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可能性很高, 但必须是在超早期(发病时间在3~6 h内)治疗阶段[2]。因此,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防治非常重要, 对于不可逆性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若能及早诊断并接受治疗, 将会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对于广大患者而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研究效果显著,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对照组男37例, 女23例;年龄51~65岁,?平均年龄(55.26±3.25)岁;发病时间1~24 h, 平均发病时间(11.46±4.19)h。观察组男33例, 女27例;年龄52~66岁, 平均年龄(55.33±3.56)岁;发病时间1~25 h, 平均发病时间(12.51±1.63)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医学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 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 并批准研究。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测, 即采用阿司匹林控制血小板, 皆实施常规的CT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检查, 以及对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AA诱导, ADP诱导),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①对阿司匹林敏感者选择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 對阿司匹林不敏感者选择口服氯吡格雷75 mg/d, 两组患者均用药7 d, 于第8天清晨选择肘正中静脉抽取7 ml血液, 利用血栓弹力图仪(美国Haemoscope公司, CFMS LEPU-8800)检测血液中所含的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A%), 以及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DP%);②以上操作皆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TEG软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计算出AA%及ADP%, ≥50%时, 视为敏感;20%~49%时, 视为中介;<20%时视为耐药[3-5]。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小板聚集率、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以上两项来判定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防治的效果分为三个等级:显效:对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可以很好的预防因血小板高聚集而引发的各动脉血管血液循环障碍;有效:对血小板聚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能够对因血小板高聚集而引发的各动脉血管血液循环障碍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无效:对血小板聚集无任何抑制作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并发症包括血管痉挛、贫血、栓塞、脑梗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36例(60.0%)、有效21例(35.0%)、无效3例(5.0%);对照组中显效16例(26.7%)、有效34例(56.7%)、无效10例(1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的8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 P<0.05)。
2. 2 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检测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3.88±7.39)%、(9.63±8.01)%;对照组患者检测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4.04±7.86)%、(14.82±9.47)%。两组患者检测前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检测后, 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检测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血管痉挛、贫血、栓塞、脑梗死的患者分别为5、3、1、0例, 对照组发生血管痉挛、贫血、栓塞、脑梗死的患者分别为7、8、3、1例,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 低于对照组的3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在临床中较为多发的疾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和慢性起病的缺血性脑病, 急性起病的缺血性脑病又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较轻并且有一定的局限, 持续时间<24 h及反复多次发作)、血栓形成性脑梗死[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般是处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发病较为缓慢, 通常是呈阶段性进展, 通过颅脑CT(发病24 h后)或者MRI均可在闭塞血管的供血区域见到楔形或者类圆形梗死灶]、脑栓塞(常见于青壮年, 起病较急, 具有骤然性, 几乎不会有任何先兆, 病症可在一瞬间达到高峰)、腔隙性脑梗死(常见于40~60岁之间或以上的中老年人, 一般是男性多发于女性, 起病隐匿, 此病症占脑梗死的12%~25%, 轻重程度与梗死部位有直接关系)、高血压脑病(平均发病年龄在40岁左右, 但儿童及60岁以上的老人也可能发病, 癫痫是常见发病症状, 持续性癫痫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起病凶险, 若救治及时几分钟或几日内即可恢复, 若救治不及时, 严重者会导致死亡);而慢性起病的缺血性脑病是由慢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 多表现为头晕、头昏易疲劳等轻度症状, 若长期性脑缺血或多次梗塞则可能会导致血管性痴呆, 出现多种生活障碍, 具体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定向力障碍、计算力障碍、理解判断力障碍, 还可能会引发情感障碍和行为异常, 具体表现为情感不稳, 易兴奋激动、行为不检点等[6-8]。
由此可见, 缺血性脑血管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溶栓及介入手术治疗等, 其中,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对预后尤为重要。近年来,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逐渐投入临床并广泛使用。本文便是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生理特征之一, 在止血和血栓形成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临床中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常用方法有比浊法、电阻抗法等[9]。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后, 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检测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对血小板聚集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有效的防治了血小板高聚集而引发的各动脉血管血液循环障碍。此研究充分证明了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坤, 段毅, 王军英, 等.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5(17):2207-2209.
[2] 陈斌, 龙发青, 苏庆杰, 等. 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9(1):51-54.
[3] 王凤, 吴珊珊, 万丽平. 震荡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9(2):173-175.
[4] 高巍, 赵世娣, 韩志君. 血小板平均体积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 38(7):137-140.
[5] 张琳琳.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药学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 22(9):108-109.
[6] 孔繁强, 任静, 门剑龙. 血小板功能试验监测P2Y12受体拮抗剂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研究进展. 天津医药, 2017, 45(6):663-667.
[7] 李仁志, 赵庆杰. 血小板聚集功能对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影响(附109例临床分析). 中国急救医学, 1999, 19(4):228.
[8] 王兵, 刘丹娜, 龚煜, 等. 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DSA检查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7):58-59.
[9] 杨洪清, 罗飏, 马俊, 等. 静脉溶栓治疗后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时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影响的对比研究. 實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 26(1):64-67.
[收稿日期: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