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表现性评价焕发英语课堂活力

    

    【摘要】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课程评价方式,自出现以来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对于传统纸笔测试,表现性评价更加具体、更加实用,内容更加丰富,能够及时地反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所处的学习阶段,为学生更好地自我提升提供借鉴。本文详细列举了几类表现性评价的评分规则,并阐述了其深刻内涵,论述了英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过程,为其他教师设计表现性评价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内容,并为其制订评分规则提供借鉴。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评分规则;英語教学

    【作者简介】刘欣,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课程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评价方式的单一化、评价手段的简单化,很难保证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目的模糊,学习态度较差,无一不影响着教学的有效开展,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带来了难题。在英语课堂中,预习、互动、展示、评价、反馈等各个要素表现得均不如人意,学生很难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也觉得教学的推进举步维艰。

    究其根本,是在于课堂缺乏一个内容合理、流程完善、规则明确的评价方式。传统的纸笔测试在评价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它只能检测出学生对于基础性知识的记忆以及理解能力,却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哪里?该到哪里去?怎样到达那里?纸笔测试既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它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学习中所处于的位置,且能真实反应出学生在语用环境中的表现。

    二、表现性评价的定义及优势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是指“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环境中,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在教育领域颇有影响力的是美国学者Grant·Wiggins撰写的《教育性评价》,它为表现性评价实施提供了诸多的理论依据。他认为,评价应该专门用来改进和培育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像绝大多数测验那样用来审计学生的表现。JudithArter与JayMcTighe合作编写的《课堂教学评分规则——用表现性评价准则提高学生成绩》给业内人士清晰的指引,即如何使用清晰的表现性准则和评分规则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公正一致的判断,如何使用表现性准则和评分规则来提高学生的表现。

    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课程评价方式,自其产生以来便引起了人们对于课程改革的广泛关注。相对于传统纸笔测试而言,它更加的具体、更加实用,内容更加丰富,能够及时地反馈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处于的学习阶段,为学生更好地自我提升提供了借鉴。

    三、表现性评价的评分规则

    在评价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评分规则的制定。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评分规则?我们怎样才知道自己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表现性准则?我们制定的评分规则是否适用于所有层次的学生?本文将就评分规则的制定提供经过经验检验的、可靠合理的指导。

    1.内容明确。合理的评分规则首要原则就是要有明确的内容。内容决定了学生的表现,也是学生评价的标准。评分内容要涵盖学业所有重要的方面,比如听、说、读、写,而排除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比如游戏的熟练度、歌曲的熟练度。好比我们参加驾照考试,如果事先我们不知道考试内容、考试的得分点,我们很难在最终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如果一个评分规则没有包含真正的内容,那么后续的一切进展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在确定评分内容时,教师要考虑到所制定的内容是否适合所有层次的学生?是否太难或者太易?学生是否值得花费时间来学习?

    2.条理清晰。在参阅了许多国内外诸多的评价单后,我发现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许多教师对于评价的内容十分明了,但是学生对于其内容却不知所云。作为评价方式的制作者,我们对于评价的内容以及流程了然于心,但往往学生对于这些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评价方式感到迷茫。这错不在学生,而是我们没有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我们评价的重点。评价条目的内容不宜过多,评价方式应该便捷,比如打☆,打√,避免较长时间的书写。对于评分的规则也要尽可能的详细。如果评分等级是1—5,1分最低,5分最高,那要明确指出,什么样的表现才符合5分,什么样的表现只能得到1分。评分规则如果并没有就主要的因素做出具体的说明,那么教师很可能会对其中的有些要素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3.操作简易。内容再明确、条理再清晰的评分规则,如果操作起来很麻烦,不仅会给学生,教师带来麻烦,也会弱化评价量表的实用性。操作的简易性要求每个评分规则使用起来都十分简单,教师和学生能通过学生的即时表现快速判断出学生处于哪一个等级,并且在等级的评定上不会造成任何的迷惑与争执。在制定评分规则的过程中,我们要询问自己:学生能很快理解并掌握量表的用法吗?它为教学决策和学生进步的追踪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吗?它能为评价学生的表现提供灵活多样的方式吗?如果量表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即便教师能有耐心完成每一项条例的评判,但是同学在互评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抱怨、敷衍的心态,从而影响量表的最终评定效果。

    比如在设计的第一代评价量表中,我要求组长对于组员的背诵程度给出三种不同的等级评定,但是要求组长用文字陈述的方式表达出来。结果评价量表收上来一看,组长给的评定五花八门。有“XX背诵得非常流利”“背诵不是很流利,有些句子卡顿”“只会背诵一两句,后面一直在停顿”,还有索性简单几个字评定“好”“不好”“不流利”“不会背”。这样的评定方式不仅给教师汇总评价带来麻烦,同时表现出有些组长敷衍不负责任的心态,不想写太多的文字,只想简单地应付交差,评价结果也毫无疑问的受到影响。因此在量表的制定中,教师要尽量使用简洁客观的评分规则。如课文背诵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分别用三个☆来表示。

    该评价呈现出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不是单一的结果性评价。学生在第一次背诵课文不熟练得到一颗星后,他可以不断地反复背诵,熟练度提上来后可以再奖励一颗星,总评两颗星,直至他背诵非常熟练得到三颗星。这样的评分规则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在第一次判定给了他一颗星,很容易让学生觉得颓丧。但是动态的量表给了学生再学习、再提升的机会,鼓励学生达到其最佳的表现。

    4.方式友好。笔者参阅过很多有关评价的书籍与论著,但是没有一篇提到过评价方式的友好性。笔者的许多同事甚至也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评价规则要对学生友好?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评价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改进自我、提升自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越是优秀生越是对课堂评价充满兴趣,并且积极应对。越是学困生越难提起对评价的积极性,甚至反感和厌弃评价过程。优生的评价反馈总是积极的,他可以完美地达到老师的各项评价指标,如积极地完成课前预习工作、流利地背诵课文、清楚地知道动词变化的规律。在最终的等级评级上,优生也是遥遥领先。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光是按照要求完成课前预习就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更别提后面的背诵以及默写。因此在制定评分规则上,我们不妨为学困生单独制定一份“特殊的”标准。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流利地背诵课文可获得5分,那么学困生能做到流利地朗读我们就可以给予5分。其他学生就得满分需要默写10个以上单词正确无误,学困生默写5个正确即可得到满分。在规则试行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可以极大调动起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也一同投入到自我的提升中来。

    四、表现性评价用于课堂教学的建议

    1. 对教师的建议。完整的评价流程还包括评价反思。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理论体系以及实践能力,且在评价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自我反思。评价从来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過程,它是在不断地反思、不断地修改、不断地再试行过程中得以完善的。教师在评价内容的确定、评价规则的制定、等级评定以及奖励制度上都要进行自我反思。比如评价内容是否能够如实反应出学生真实的学习能力,评价规则是否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清楚明了的,以及在能力分级时是否将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考虑了进来,这些都是我们教师需要不断斟酌反思的内容。

    2.对学生的建议。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受众,要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分析以及反省,在评价量表的帮助下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及时地进行自我剖析。必要时,学生可以在家长、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制定出与自己学习能力相符合但又具备挑战能力的学习目标。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感受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收获,从而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逐步提升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时养成的,它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以及锲而不舍的努力。这一点不光适用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困生也同样适用。在使用评价量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也会学会正确进行自我反思,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在互助、竞争中实现共同进步。

    五、结语

    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它不仅评价的是教学结果,更加注重的是教学过程。它不仅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评价,更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教育价值的真正体现不是单纯学生能掌握在学校里面所学到的知识,而应该在于学生能够根据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力、解释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陈青清.表现性评价在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评价中的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3]黄亦秋.上海市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调查与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4]李小英.表现性评价与学生发展之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