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精神育人的基本特征及实践路径

    凌瑾 熊平安

    摘 要:志愿精神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彰显,蕴含着服务学习的实践指向,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品质提升。与其他的育人方式相比,志愿精神育人有着独特的基本特征,即在服务奉献中塑造优良品德、在人际互动中优化人际关系、在探索世界中促进个人与社会共同进步。志愿精神育人的实践路径有: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以志愿精神引领校园风尚;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规模;挖掘志愿服务先进人物,以榜样力量发挥正能量。

    关键词:志愿精神;育人;志愿服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0)01-0049-04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实践,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志愿精神是随着志愿服务的实践而产生的,一些学者也称其为志愿服务精神,它影响着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目标、状态和结果,是志愿服务长期有效开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和支撑。志愿精神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不仅激励鼓舞了许多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他们锤炼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也成为了大学生的一盏精神灯塔,指引他们追求更高尚的道德境界。志愿精神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析其育人功能,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一、志愿精神育人的价值意蕴

    志愿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了服务学习的实践指向,也能推动校园文化实现品质上的提升。志愿精神育人既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

    (一)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彰显

    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能增强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和道德自律与自觉,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帮助大学生成长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习近平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2]163-164。

    志愿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源流上、内涵上都具有契合性[3],二者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仁爱”、佛家文化的“慈悲”和道家文化的“积德”;且二者都满足了新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志愿精神中的“奉献”体现了对他人和社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这对应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文明和谐;“友爱”就是一种不论民族、不论贫富、不论职业等区别的平等之爱,体现了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互相尊重与理解,这传递了社会层面的平等理念;“互助、进步”的追求也彰显了个人层面的完善提高。新时代,我们要着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精神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促进作用。

    (二)方法要求:服务学习的实践指向

    課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仅仅依靠单一的主渠道也很难达到高品质的育人效果。大学生从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必须要得到运用和施展,才能将认识外化为行动。实践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而志愿精神育人中蕴涵着实践指向和服务学习的实践方法,值得深入挖掘。

    服务学习是美国高等教育中广泛使用的志愿服务模式,在理念上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强调服务课程相结合,即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运用于服务实践;二是强调学校与社区结合,即服务活动开始前应充分了解社区实际需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契合点;三是强调结构化反思,即在服务过程中安排反思活动;四是强调学生自我发展,即在服务活动中实现对他人的关怀,促使学生关注社会需要、审视自我责任[4]。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学习场域从课堂延伸到真实社会,能在一个更开放的互助环境下发展个人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他们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在行动中反思。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将志愿精神落到了实处。

    (三)环境期求:校园文化的品质提升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的特定环境中,由师生员工所共同创造享有的集体文化环境和氛围[5],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学习风气都能有正向的影响。它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组成,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文化,志愿精神作为精神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精神风貌,也能对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志愿精神具有明显的德育功效,能引领校园的精神风尚。除了激发大学生“做好事”的动力,志愿精神也能让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感受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激发他们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积极思考。它可以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升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高校形成乐于助人的蔚然之风,推进校园和谐。此外,在以志愿精神促进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大学生将会积极探索完善校园支援服务制度、丰富志愿服务的物质产品,形成育人合力。

    二、志愿精神育人的基本特征

    志愿行为绝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这使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内涵的志愿精神具有深厚的育人品质,在育人方面也呈现出一些特征。

    (一)在服务奉献中塑造优良品德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一定的品德认识需经过情感、信仰、意志的催化作用,才能转化为相应的品德行为,而志愿服务能影响大学生的知、情、意、信、行,让他们感悟志愿精神,塑造优良品德。

    第一,志愿服务能促进大学生提高品德认识。大学生在服务和奉献的过程中,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提高了对国情、社情民意的认识,切身的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民生活的细致影响。

    第二,志愿服务能培养大学生积极向善的品德情感,志愿服务活动本身便是生动活泼的情感教育,他们在帮助弱势群体中受到他人和社会的赞扬,增强了愉悦感和成就感;他们在大型赛事的服务中也增强了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些健康的情感体验成为催生他们不断奉献爱心的强大动力。

    第三,志愿服务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也能磨炼大学生的品德意志。和服务对象沟通不畅、时间场地协调困难、资金不足、环境简陋等大大小小的考验将会让大学生在一次次困境中寻求突破,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塑造和坚定大学生的品德信念。品德信念是建立在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基础上的,当大学生树立了对志愿精神的信仰,便有了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坚定精神支柱。

    第五,在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信念的支配下,大学生能坚持参与志愿服务,不断感悟志愿精神,形成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品德习惯。总之,大学生在扮演服务奉献的志愿者角色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体会、认同、内化志愿者角色的品德要求,提升了自身的道德境界。

    (二)在人际互动中优化人际关系

    志愿者之间的关系、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关系是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最根本的两种人际关系。在这两种人际互动中,大学生能得到滋养,变得更有同理心、更加真诚,从中习得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具有迁移性,有助于构建其他的人际关系。

    志愿行动大部分都是通过志愿者团队的形式开展,志愿团队的形成都是基于一定的组织使命与愿景。在集体行动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增加彼此间的合作,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在扮演志愿者角色的互动中,他们彼此展示的都是友好、善良的正面形象,这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人格吸引力,也愿意相信自己的同伴是值得信任的、具有良好品德的。在这种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际互动中,大学生之间能产生纯粹的情感道义,这种道义完全摒弃了利益之交或酒肉之交等对个体有用性的考量的人际交往模式,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资本,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幸福体验。

    在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变得更有同理心,他们不能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要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比如理解残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会碰到哪些困难,除了同情,他们也需要尊重;而在乡村支教项目,则发现留守儿童除了对知识的学习欲,还有对归属感、培养自尊心的需求。大学生能通过志愿服务看到到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并在行动中增强对他们的理解,为了更好的服务效果,他们必须去增强自己的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在志愿活动结束后,这种人际交往能力也将镌刻在他们的行为当中。

    (三)在探索世界中促进个人与社会共同进步

    由于大部分志愿服务活动直接面向社会,它能够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很好的锻炼能力和展现自我的平台,成为大学生们提升自我能力、积累社会经验的有效途径。志愿精神的终极意义并非在于个体奉献行为本身,也远远不是通过个体奉献来解决个体困惑和社会治理的现实难题,而是通过个体对于责任、美德等品德要求的认同而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气和治理模式。

    人的個性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人的社会属性。法国学者托克维尔也指出,志愿性的团体是免费的民主大学校,所有成员均可以从中学到团体生活的理论,并培育人们在更高层次、更大规模上参与和合作的社会资本[6]124。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为弱势群体或个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更深刻的认识了“人字的结构在于互相支撑”。此外,在对一个个弱势个体的帮助中,大学生也能体会到个人困境背后宏大的社会命题,显然,在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革的关键时期,在人与人关系日益疏远的今天,这样的“雪中送炭”要比“锦上添花”更具有深刻的道德价值意蕴,能够促进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相互理解与互惠。

    三、志愿精神育人的实践路径

    (一)以志愿精神引领校园风尚

    目前,一些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知道“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八个字上面,这种浅薄的理解会导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不足。因此,首先要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准确阐释其内涵。当前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过于聚焦在“奉献”上,过于强调奉献的无私性和不求回报性,忽视了志愿活动对志愿者能力与品德的促进、以及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互惠共进,难以激发学生长期参与志愿行动的积极性。因而,对于志愿精神的倡导可以落脚在让大学生了解自己能通过志愿服务获得哪些提升,自己的行动可以为他人、社会带来哪些改变。不过,当关注志愿精神中的“进步”时,随之也出现一些参与动机上的价值困惑。“为什么要帮助别人?参与志愿服务可以要求回报吗?”只有当这些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答,大学生才能确立起明确的认知,进而为志愿精神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际上,参与志愿服务不求回报,这是少数先进分子才能达到的崇高境界,从现实层面而言,需要承认志愿动机的多元性,志愿服务不一定要求纯粹的利他动机,只要参与了志愿服务,那就是值得肯定的向善行为。

    为倡导志愿精神,高校可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相关的公益讲座或志愿服务培训的课程,为大学生的行动提供知识储备。此外,高校也可以筹办大型的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以及优秀志愿者的宣讲活动,通过高校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直播号等,发布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项目的事迹,通过实物、视频、讲故事等方式,让大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给周边的人和社区带来的切实变化,在情景体验和情感熏陶中激发志愿动机,营造浓厚的志愿精神氛围。

    (二)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规模

    首先,完善的志愿服务制度,是志愿服务队伍扩展规模和开拓服务项目的保障,也是弘扬志愿精神的重要支撑。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激励制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例如设置志愿服务学分、给予志愿服务时长达到一定时间的大学生在评优评先的优先权等等。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交流制度,构建大学生志愿团队之间的交流平台。高校中不同类型的志愿团队,如助老服务、助残服务、环境保护、暑期支教等等,在各自的领域持续深耕,形成了独特的服务品牌。若能促进不同公益社团的交流学习,则能增强它们之间的彼此激励与支持,也能提高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志愿服务社团沙龙或者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来提供交流平台。此外,也要促进校内外公益资源的对接。大学生对于一些特殊的服务对象如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不够了解,也缺少社会工作的专业技能,以至于面对志愿服务中的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不足。高校可以积极开拓大学生志愿者参访专业公益机构的渠道,让大学生了解职业公益人是如何通过专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一方面能够有助于大学生服务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的使命感也能激发其对志愿精神的深层次理解。

    再次,要建立系统的志愿服务反思制度,促进志愿服务队伍的提升。志愿精神所要求的使命感、道德意识必须经过系统的培训、精心策划与深入的反思才能真正发挥育人效用。志愿团队应将反思纳入项目的必要环节。反思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如服务日志、小组交流会、成果展览等,也可以运用4F(Facts、Feelings、Findings、Future)、Kolb经验学习法等反思工具。目前,各高校大都建有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可在此基础上成教师督导小组,由学校相关部门牵头,跟踪反馈志愿服务进度,评估项目效果,以加强对志愿服务项目的指导。

    (三)挖掘志愿服务先进人物,以榜样力量发挥正能量

    志愿服务先进人物是有着丰富的志愿服务实践经验、有着较好的服务技能、对志愿精神有自身的思考,能起到模范作用的大学生。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是其他的大学生可以学、能够学的标杆。

    高校的志愿团队可以完善社团内部的传帮带机制。在志愿团队内部,先加入的大学生有着更多的实践经验,对于志愿团队和志愿精神也有切身的认识,他们的经验和思考都对后加入的社员有着启迪作用。志愿社团可以每学期或每年举办包含新老社员经验分享的集体活动,将志愿精神一届届传承下去。

    高校的宣传部门也可以挖掘优秀志愿者的故事,不仅要讲述他们参与的服务,而且也要呈现他们内心的成长经历,以启发其他学生的思考、提升对志愿精神的认识。再通过官方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的平台进行推送,扩大榜样力量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万美容,孙禄.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3(05):69-75.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田丽娜.论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5(09):94-96.

    [4]卓高生,易招娣.服务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策略探析[J].河北学刊,2014,34(03):155-158.

    [5]刘怡,肖望兵.大学生志愿精神與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05):125-127.

    [6](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Abstract:Volunteer spirit educat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t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contains 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service learning, and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campus culture. Compared with other ways of education, volunteer spirit education has unique basic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to shape good character in service and dedication, optimiz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promote the common progress of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in exploring the world. The practice path of volunteer spirit education is: vigorously promote the spirit of volunteerism and lead the campus fashion with the spirit of volunteerism; promot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voluntary service and expand the scale of the volunteer service team; tap the advanced people of voluntary service and use the power of example to exert positive energy.

    Keywords:volunteer spirit; education; volunteer service; college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