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社会记忆和国家认同研究
吴欣越
【摘 要】央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以有形和无形的符码为建构内容,以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结合为建构方式,构筑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社会记忆体系。由于充分满足受众心理以及多元的传播途径,其有效地唤醒了广大观众的社会记忆,并进一步引发了国家认同。
【关键词】《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社会记忆;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7-0070-02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中央电视台于2018年12月推出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电视纪录片。该片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为背景,每集分别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选取一个侧重点,通过历史影像重现与实地采访相结合的方式,以讲述者娓娓道来的旁白作为串联,讲述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故事。《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建构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记忆,巧妙地引发了受众的情感呼应,对国民记忆的唤醒和国家认同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
一、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社会记忆建构
(一)建构内容:有形和无形符码
符码是根据一定规则编制并被某特定群体所认同的符号系统。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中出现了许多代表性符码,不仅有生活物件、基础设施、地理场所等具体实物,也有国家政策、人民行为现象、时代流行语等“非物质”内容。它们作为连接历史的线索和承载文化的工具巧妙地贯穿于片中,是民众社会记忆的组成。
首先,片中出现了大量的有形符碼,它们是具体的、客观存在的物质,是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留下的岁月痕迹。这些有形的符码小至日常可见的物品,大到某些基础设施、地标性场所等,都是民众记忆的组成部分。在生活物件方面,不仅有承载着上一代历史记忆的物品,如妈妈一针一线为女儿缝的嫁衣、粮票布票、各式各样的邮票、蝴蝶牌自行车等,也有与当代人民息息相关的产品,如大白兔奶糖、方便面、饮用水等。这些产品在片中的呈现充分验证了时代的更替。在基础设施方面,片中多次出现火车、地铁、飞机等交通设施和工厂、医院、学校等建筑设施,这些设施的更新换代象征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意味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地理场所方面,片中出现了许多有纪念意义的场所,例如白天鹅宾馆、三峡一户人家的泡桐树小院、香港紫荆花广场等。这些场所是诺拉口中的有形“记忆场”,是社会记忆承载和延续的容器,充当着承接历史、启发未来的作用。通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影像建构,有形的、零散的历史符码被有规律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完整的文化记忆体系。
其次,除有形符码外,《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还运用了一些无形的符码来建构社会记忆。主要分为国家政策、人民行为现象、流行歌曲和流行语几类。第一,在大方向上引导时代发展的国家政策,例如“走出去,引进来”的企业发展之道;“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之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的政策等。第二,在政策的引导下国民自发形成的行为现象,如改革开放初期“弄潮儿”们开拓实践;文化解放后时髦的青年男女在迪厅“蹦迪”;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大批学子“团结起来振兴中国”的疯狂求学现象等。第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风靡的流行歌曲。片中穿插的乐曲与时代密切相关。第8集在外老人讲述英文歌曲《HOME SWEET HOME》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海外游子群体归国的迫切愿望;第11集李谷一在1983年春晚首次演唱《乡恋》象征着中国的艺术思想解放;第16集开头的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诉说了大陆与台港澳同胞深厚的血脉情缘和20世纪90年代两岸关系的推进……优美的音乐将观众带回过去,给观众以文化和审美的双重感动。第四,时代造就的流行用语。“严禁投机倒把”“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文化兴,国运兴”等流行语的背后分别对应着一个国家政策,也象征着一段峥嵘岁月。在艺术作品中,视觉表达往往是直观的,而听觉则是客观的、有想象空间的。因此,不同于有形符码的可视造成的局限性,无形的符码作为一种意识层面的非物质,通常以“诉说”的方式表现,给受众留下更广阔的解码空间和方式。
著名文化学者张隆溪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的记忆……也无论是受到压抑而隐秘的记忆,都是记忆链条的环节,而历史就有赖于这记忆的链条。记忆的链条断裂,历史也就断裂了。[1]”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1978年至今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记录者和归纳者,它运用有形和无形的符码呈现了我国四十年的社会图卷,不仅主观上展示了国民记忆中的历史,也从客观上记载了“改革开放”的一整段记忆,系统地建构起社会记忆,有效避免了记忆链条的断裂。
(二)建构方式: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的结合
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中国受众不再满足于纯纪实或歌功颂德的作品,而更倾心于有温度的作品。在作品中融入百姓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关注民生,更能反映纪录片的人文情怀。在此背景下,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以日常生活叙事为主、宏大叙事为辅的叙事方式缜密而全面地再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建构了中国人民的社会记忆。
首先,从宏大叙事的角度看,《我们一起走过》描绘了整个改革开放时期党和人民进行的大胆设想和实践求证。每集都用一个国家政策或一句流行语作为主题,这些主题涉及政治、经济、生活、军事等方面,也囊括了教育、科技、医疗、文化等元素,被巧妙地安插在片中。从政策初期取得的成绩,到前期遇到的挫折和磨砺,再到当下的发展情况,以及对未来展望,作品对政策下国家进步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全方位、宏观描述。这种叙事方式是一种历史叙事,符合麦吉尔所说的“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它使情节沿着一个清晰而完整的历史脉络发展,使作品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更加有逻辑性。
其次,从日常生活叙事的角度看,影片采访了诸多个体典型案例,他们均为改革开放直接或间接的经历者,通过对其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的描画,由点及面地反映了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下百姓生活水平的进步。例如第2集《在希望的田野上》讲述了农改、工改政策下人民的生活变化,先由被访者诉说个体的试点小故事,再由旁白解释在个体的积极尝试下,国家政策对其支持和推进作用,最后讲述菜农在政策优待下的生活改变,说“这是改革开放的功劳”。再如第10集《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出现了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白天鹅宾馆。被访者家中两代人在此宾馆结婚,随着国家7部法律的出台,白天鹅宾馆签署经营协议书,让更多的人得以在此留下回忆。这里不仅是许多家庭的浪漫记忆,也是中国社会在新旧观念碰撞中的成长,更是国家政策的步步完善。
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运用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相结合的方式,由小及大将个体故事延伸到国家制度对其他人民乃至整个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上。最终得出人民是影响国家制度的根本,制度的普及反向便利更多人民的结论。充分肯定人民的力量和价值。这种建构社会记忆的方式是将普通个体的真实生活进行个性化和细节化的记录和拼凑,是用小而细腻的方式拆分宏大叙事,是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平衡和融合。
二、紀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国家认同激发
国家认同与社会记忆的形成都以“文化”为基底。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所属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该国的政治、文化等要素的感性情感与理性评价。基于这个概念,我们可知它实际上是文化认同的升华,而社会记忆往往承载着几代人的生活经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社会记忆是国家认同的前提。社会记忆的唤醒促进人民对历史的回忆,使人们对国家政策的积极作用产生一个客观的认识,从而激发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一直看重大众媒介对增强受众国家认同的积极引导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视电视纪录片的传播功能,认为其相较于报纸、广播等媒介,在塑造受众对民族和国家认同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重要的媒介表达方式,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不仅是个体记忆的再现,也是社会记忆的重构。下海、恢复高考、舞厅蹦迪、一个月一次露天电影,等等,这些画面掀开了一代中华儿女的回忆,激发了人民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与此同时,纪录片在内容的呈现上取历史之精华而弃糟粕,使受众的注意力更多放在中华儿女对改革的热情和努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上,而淡化过去生活的苦楚和不易。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自信自强的开始,它承载着中国人奋进拼搏的记忆。而《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深刻而全面地描画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历史图景,其对社会记忆的构建有助于人民对国家认同的激发。一方面,它描绘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的中国经济状况,肯定了党的政策在其中的积极指导作用,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而认可领袖的价值。另一方面,它通过讲述一个个时代故事,反映出国家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以及西方人对中国民族和文化的逐渐了解和接纳,使观众重拾文化自信,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也随之而来。“记忆可以作为一种粘合的力量,起到持续、团结的作用。[2]”在当下中国,历史回忆已然成为一种“情怀”植根于人们的心中,而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利用历史的重现来建构社会记忆,对塑造国民认同起到不可忽略的巨大价值。
三、结语
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是不可分割的,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一部文化价值与艺术特色并存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它呈现了中国四十年来的改革图卷,是中国人民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完美融合,它通过对历史的描画和对未来的展望,连接了过去与未来,是唤醒和延续当代国人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途径,对于我们重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隆溪.记忆、历史、文学[J].外国文学,2018(01).
[2][美]大卫·格罗斯,和磊.逝去的时间:论晚期现代文化中的记忆与遗忘[J].文化研究,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