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视角的“体教融合”思考
李文江
摘要:深化“体教融合”需要理论支撑,也需要实践推动。本文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根据学生参与运动的需要层次,探寻体育教学方法和策略,推动“体教融合”有效实施。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体教融合”;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3-0011-02
深化“体教融合”就是帮助学生在接受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加速实现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同时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维护个体生命健康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面向全体学生是“体教融合”的核心,而要实现人人参与,需要遵循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每一个学生不同的运动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串联起来,只有学生“想学”“想练”和“想赛”,并内化成为自觉的行为,“体教融合”才能真正实现。
一、激发学生的运动渴望感
站在学校体育的视角论“体教融合”,就是要解决体育教育和运动竞赛分离的问题。“体教融合”是青少年体育锻炼版的“普及与提高”,是“体教结合”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进一步深化。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思考“体教融合”,引导学生产生和拥有运动渴望感最为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持续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的动力源。但运动渴望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需要渐进地让学生品尝和体验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和竞赛给身心带来的快乐,将体育锻炼习惯自然化,成为青少年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小学生运动渴望感的表现并不强烈,随着学段提高运动渴望感却在衰减,这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较为苦恼的地方之一。
那么,运动渴望感怎样产生,又怎样维持,是当前实施“体教融合”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就学理而言,运动渴望感源于运动需求,而调理学生运动需求就是依据学生运动消化能力,精选活动材料,设计加工学生喜欢的、适合学生需求的“运动餐”,实现学生“想吃”到“爱吃”,再到运动需求大了什么都“能吃”。没有运动需求,不仅与“运动食材”加工和制作方法有关,而且和精神因素及个人“饮食习惯”有关。如中小学生背负的学习压力、家长“好好学习”的谆谆教诲,搞得学生在文化课学习和体育锻炼面前难以选择,使得原本具有的运动需求大大缩减。另一方面则是体育学习总是一道菜,日久必生腻,影响运动胃口。如初中体育课学习,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始终围绕体育中考测试项目学练,必然会影响学生体育运动与学习兴趣。所以,寻求变化和更新花样是教学的重要技法。
而参与体育训练和比赛,在“体教融合”的要求下,要做成自助餐,尽量满足学生的不同运动需要,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需求去自主选择,这样不同口味、不同营养价值的运动美食会滋养学生运动需求,久而久之运动胃口大开,再加之教师合理的指导和有效的控制,一个合理饮食下的真正运动渴望感便产生了。
二、建章立制,打造“体教融合”环境
“体教融合”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需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实际建立保障性的、合理的各种配套制度,以确保“体教融合”顺利推进和健康发展,避免搞成“运动”和一阵风。这既是过去“体教结合”的经验总结,也是“体教融合”由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国家、省市、区域、学校通过层层建章立制并对接,打造稳定、健康、生态的“体教融合”环境,加速“体教融合”主体化实现。
“体教融合”主体化是指彻底解放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练、赛”中去。实现这样的目标,要解决学生尤其是家长的后顾之忧,即参与各种体育锻炼和比赛影响文化课学习的错误认知。对待这一问题众多家长带有历史偏见,其态度和支持力度直接影响融合效果。通过各種方式和家长沟通交流,引导家长提高认知水平,形成对文化课学习和体育锻炼双重关注,并身体力行参与其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一项政策的推行都需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并不断完善各种制度,推出新的措施持续地去攻坚,这样才能达到稳步推进的效果。学校作为实施“体教融合”的主阵地,依据上级有关政策开展工作,但不要依赖国家政策,要制定适合本校的相关政策、制度和措施。如怎样统筹设计学生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参与各种体育比赛时间,让家长放心。如何将学生参加“学、练、赛”纳入综合考评,调动学生积极性。怎样将组织操作者的工作和绩效、职称评定挂钩,激发教师积极性。如何加强学科课程的自身建设,发挥课程综合育人价值等。理顺这些方方面面的工作,既需要智慧,又需要意识,更需要坚持。因为,智慧可以增加工作能动性,意识可以增加工作主动性,坚持则可以实现工作有效性。而收获这样的成果,离不开良好、优质、生态的“体教融合”环境。
三、构建比赛体系,满足学生社交需要
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交往,既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满足学生社交的需要。“体教融合”充分利用体育活动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走出过于单一的体育学习交往途径,拓宽交往渠道,尤其在体育比赛个性化多元群体参与过程中,彼此交流运动技艺,切磋运动技能,分享运动情感,获得归属感,密切与升华学生之间友谊,发展学生交往能力。
为此,尊重青少年客观的运动需要,由学校统筹安排,构建学校体育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可供不同学生选择的比赛体系,丰富与延伸体育与健康课堂学习,使“学、练、赛”交相辉映,发挥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加速实现青少年社会化进程。首先,课堂学习依据运动技能形成三个阶段特点,构建以强化、提高和运用知识与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比赛。其次,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平台,以基本身体活动、运动技能和体能为内容,构建全员参与长期坚持的比赛。再其次,以课外体育活动为契机,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开展有层次的体育比赛。最后,依据上级体育比赛要求和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定期开展有层次的体育比赛。此时,在“体教融合”的概念下,课堂就是赛场,赛场就是课堂,其中,无论体育学练中的比学赶帮超,还是个人或集体对抗比赛中的相互挑战、彼此尊重、互相鼓励、相互包容的过程体验价值,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丰富交往模式、满足社交需要都是极大的利好。
四、开展“体教融合”活动,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
理论上对马斯洛需要层次“尊重需要”的界分有两种,一种是基本需要,另一种是中级阶段需要,在笔者看来,从体育活动中建立起来的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属于基本需要。因为,尊重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只有尊重其主体,承认学生是体育课堂或体育活动中的主人,才能以学定教、定练和定赛。实施“体教融合”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各种体育活动来推动,这样学生才能在挑战自我和战胜对手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表现出自信,进而敢于在体育学习和比赛中表现,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学生在体育学习或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相互尊重,体现对各自承担的运动角色的认同感,尤其是在体育锻炼和比赛中,队友之间、对方之间都要彼此尊重、相互包容,使体育活动充满浓浓情意,富有吸引力,进而释放文明的体育风貌。
基于此,站在学校体育角度,按照“体教融合”的思想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学、练、赛”有机统一起来,建构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结构需要,带给学生自尊和相互尊重的满足,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格,发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如水平三学习篮球单手肩上投篮,课堂教学环节这样设计:首先,尊重学生学习心理,设计定点单手肩上投篮比赛,让学生结合教师动作示范,在比赛中发现动作技术存在问题。其次,引导学生沿着存在问题去探究学习动作技术,增加学习主动性。再者,依据学生不同掌握情况分层练习单手肩上投移动篮筐,使学生获得运动成功感,收获学习信心,建立自尊心。最后,异质分组不同距离的单手肩上投篮比赛,让学生建立自尊心和互相包容、尊重的品行;大课间体育活动有计划地结合篮球开展各种形式的、组合动作的投篮比赛,强化巩固各种篮球动作技术;课外体育活动依据学生篮球动作技术水平,开展单项、组合或小场地移动篮筐的教学比赛,让学生从课堂拓展到大课间体育活动,再延伸到课外体育活动,人人都参与以篮球投篮为核心的“学、练、赛”,达到课堂学习是基础、课外各种形式的练习或比赛是延伸的“体教融合”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如此发起与推进“学、练、赛”,始终以尊重学生需要展开,并通过结构化的需要层次满足学生进阶的需要,使“体教融合”在合理化的、针对性的活动中得到落实。
五、完善个性化目標,助推自我实现
深化“体教融合”,不仅需要打造体育锻炼与文化课学习双向发展的外部大环境,制定匹配的保护政策与制度,而且更加需要操作者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自我表现需要,教育引导学生制定和文化课学习并行的、融为一体的、主流的个性化体育锻炼目标,并将目标达成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深化“体教融合”需要重新定位学校体育的地位,接受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引领,将学科核心素养融于体育育人的过程之中,构建教学、训练和比赛对接的目标体系,以此为抓手,体教联手齐抓共管,通过系统地、结构化地开展体育活动逐步形成学生校园体育锻炼经常化、常态化、制度化、生活化,从而达到学习即生活、体育锻炼即生活、体育比赛即生活等“体教融合”的高标准。其过程实现是由低级运动需要到高级运动需要发展的过程,也是在个性化目标驱动下,学生参与学校体育、实现自我表现的过程。纵观学校体育发展,时代不同学校体育目标不同,当“体教融合”成为重头戏,从内涵切入,抓住学生主体,用目标去管理,层层落实,有机衔接,则是学校体育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深化改革的再出发。经过不懈努力,也一定会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新生态。
深化“体教融合”是学校体育面临的新任务、新目标。继承与发展学校体育优秀的传统文化,去伪存真,开拓进取,不断深刻学习学校体育理论,寻求与研发新的理论支撑点,并积极付诸实践验证,将从不同角度给予“体教融合”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并催生出学校体育丰硕成果,实现学生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