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西方文化课程教学探索及实践研究
内容摘要: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高校毕业生能与国际接轨,通晓西方文化,具备良好的西方文化素养。然目前地方高校的《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却存有一定缺陷,本文拟在分析教学现状基础上,对教学方式、教学设计、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究,拟在提升该课程教学效果,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西方文化概论》 教学 学生
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亟需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掌握知识与了解文化是并驾齐驱,相辅相成的,为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及人文素质,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敏感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国内大多数地方高校的教学计划中开设了《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但由于地方高校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培养存有诸多不足,导致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缺陷。笔者试以近年来的具体教学实践为例,针对授课对象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谈一谈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
一.《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师资状况、生源特点及教学现状
(一)师资状况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知识构成上体现出很强的综合性,在凸显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它还与其他人文学科存有一定的联系、渗透,如文学、宗教、艺术、哲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除基础知识还需拓展一些有关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知识。如此一来,该课程对授课教师要求较高,极为考验教师的专业水准和学术视野,不仅要求教師具备历史文化素养、哲学思辨精神、文学功底,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这样才能传授给学生全面的有深刻蕴含同时又富有感染力的知识。然而,在国内的很多高校中承担该课程讲授的多是中文、历史专业出身的教师,他们的研究领域往往偏重一隅,很难掌握全面的综合技能,这就形成了教学的瓶颈。
(二)学情分析
在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学计划中,该课程一般开设大三上学期,就该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来说,通过两年的系统训练,特别是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等先导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了阅读、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在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上是不存在很大的问题的,由于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差异,学生们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中是存有隔膜感的,很难像体会本国传统文化那样深切地进入西方文化的意境之中,对属异域文化范畴的西方文化总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而欧洲文化发展史较为复杂,呈现两级跳跃的模式,宗教改革神学思想对大学上来说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自我意识较强且极具创造力的特殊群体。针对这样的生源群体,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做相应的调整。
(三)课程设置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涉及领域广、时间跨度大,从古希罗文化为代表的古典文化进入,经过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一直讲到西方现代文化。其中涉及到特洛伊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希腊文明衰落、罗马帝国兴衰等重大事件,本课程涉及的内容繁多,然而在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上仅为36学时,2个学分,一个学期授完。课程设置不妥,这给任课老师带来了很大困扰,讲授课程内容时浮光掠影很难深入挖掘,教学结构单一“一言堂”的教学现场难免陷入尴尬之境,而台下学生也只是走马观花,很难投入到其中,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和进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目标更无从实现。
二.针对《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一)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水平
作为教学和文化传承的主力军的高校教师多数是在传统教学背景下完成学业的,跨学科意识及文化自信的认知就存在偏差,这就导致教学中面对自己擅长的领域侃侃而谈,专业之外的领域却很生疏,无法以对比研究的方法区别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故而,教师的培训刻不容缓,教师要紧抓当下时代发展特点,充实知识储备,结合欧洲国家的文化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跨学科领域专业教育。高校可以针对本课程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对任课教师实行专业能力培训,形成培训机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更好提升《西方文化概论》教学的教育水平。
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在讲授西方文化时,方可避免不同文化的冲撞,将中西方文化予以结合,利用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熟知,寻找恰当的契合点,实现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进而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观,认识文化身份,建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感。
(二)重视网络平台建设,将多模态教学方式引入课堂
时间是保证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条件,充足的课堂与高效率的教学是保障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在现阶段教学课时大幅度删减的现状之下,须重新调配教学资源的配置方式,尝试打破传统课堂的时间地点限制,把教学活动延伸到更加自由、广阔的空间,如可充分利用课下“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实现教与学时间的延长。
课前教学,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和教师的课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参照教学大纲及要求,在大量慕课资源中,选择契合重难点和教学目标的视频资源、图片、论文等提前上传到“学习通”上,让学生提前预习。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材料完成课前预习工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可以在学习通讨论区域留言。知识不再需要教师占用大量课堂时间来完成,而是调至课前预习环节,这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室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和讨论。
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课堂教学应有意识地改掉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尽量减少讲授时间,可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手法,传统教授与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相配合,将多模态教学方式糅合至课堂教学,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教师应兼顾思想性与知识性,尽量避免传统的填鸭式的说教,更注重课堂上的引导,积极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结合学生在学习通上的作答情况参与程度及反馈,针对每堂课的重难点,加强双向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参与意识。一个章节讲授完毕,结合教学重点难点,提前布置好讨论题目,让学生课下准备,运用信息化技术查阅相关资料,以论文和口头演讲的方式分享自己理解、掌握的话题内容,鼓励学生对重要学术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对某些疑难问题进行答疑。
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和特点,采用不用的教学模式,例如,“犹太文化”一章节讲授中,传统讲授不再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犹太历史这一部分用放映影片的方式让学生观看,而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如犹太教的教义可让学生讨论并和其他宗教的教义如佛教进行对比,圣经小故事由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演,以这种方式调动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活跃度,激发学生全方面地了解到犹太文化的厚度和深度。
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并要学生把课堂讨论内容整理成论文的形式上交,这样就形成了研讨式的教学模式,由单纯地灌输知识技能转向引导学生潜能,通过自主探究得出自己见解的思考过程。
(四)引入文献资料、文学名著,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门课程涉及内容颇多,除历史、哲学、文学,还包括音乐、建筑、绘画等学科领域的知识,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角,领略该课程的乐趣,就应该各方面有所涉猎,故课程设置方面,还应当穿插一些对西方著名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解读,提高學生文艺修养,具体作品的研读不仅更形象,还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那个特定时代,增强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如讲授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时,要提及中世纪诗人但丁及代表作《神曲》,这是一部思想上具有两重性的作品,作品探讨了人的灵魂归宿及人类如何获得救赎这一重大问题,一方面将信仰上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颂扬上帝,赞美天堂,而此正是中世纪文学的特征;但另一方面,但丁又赞扬了理性对人生的意义,肯定追求知识,重视古典文化,没有中世纪教会那样将现世生活全盘否定,这符合人文主义重视理性等等。因此,《神曲》不仅中世纪文学的总结性作品,也是新时代文学的序言,投射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的曙光,十分具有代表性地揭示了时代特征。学生在欣赏这部巨著的同时,体味了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也重新审视了那个时代。结课之后,从学生所提交的课程论文的情况看,史料和文献名著的引入激起了他们对西方文化的兴趣,他们尝试着就其中的某个感兴趣的论题进行独立的分析并计划做进一步的研究。
(五)改变课程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西方文化课程的知识构成相对丰富复杂,不仅囊括许多基本常识,还涵盖西欧历史上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和发展,这就加大了考核的难度,传统考核方式无法检验真实的教学效果,填空等客观题型仅限于检测基本常识掌握是否牢固,并不能全面检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故应秉承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绩效评价体系,适当加大形成性评估的比重,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性评估占课程总评的30%。如学习通学习纪录、课堂发言情况、作业提交情况、单元测试成绩,作业和课堂发言鼓励学生配合PPT课件展示,这样可引领学生主动利用慕课、微课资源,诱发学生学习兴趣,PPT课件设置成班级共享资源。结课前,由学生评选评审团将本学期展示的课件予以评定,协作式学习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途径,优秀作业课堂交流不仅激发了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意识,也更突出《西方文化概论》教学的趣味性和人文色彩。
三.结语
综上所述,《西方文化概论》的教学改革,必须要教师转变自身角色,改进教学方法,着重营造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进而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西方文化做到辨别良莠,从而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文化创造中推进中国文明自强不息,日新又新。
参考文献
[1]赵林.西方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赵付科,孙道壮.2016.习近平文化自信观论析[J].社会主义研究,(5).
[4]杨枫.高等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跨学科精神及应用理念[J].当代外语研究,2019(2).
(作者介绍:刘斐,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