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值得珍视的生命教育途径

    鲍钟琴

    生命教育的思想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首倡,70年代末澳大利亚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并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从此,世界各国都相继将生命教育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小学校也陆续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的整体框架中。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有很多,诸如开设专门课程、纳入综合课程、渗入学科课程、开展专题教育等。笔者认为,在课程任务繁重、课程时间紧张的教育大背景下,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不失為可行之策,理由有二:其一,语文教材中拥有大量生命事件的素材,可作为生命教育的生动案例;其二,语文教学中注重运用灵活多样的情境手段,可使生命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此,笔者从自己的认识和语文教学实践出发,联系相关课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做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尊严教育

    尊严,辞书上诠释是“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从这寥寥数字的定义来理解尊严过于笼统,若我们在“身份”“地位”之中,再赋予能力、实力、品格的内涵,或许更确切,更易理解。换言之,当相关能力、实力、品格足以匹配和支撑某种身份、地位时,才真正是“可尊敬”的,也才能真正赢得“尊敬”。无疑,尊严既是靠实力博得的,也是靠实力捍卫的。人在社会中生存,在多重社会关系中生活,各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地位,如果能力和实力不能匹配自己的身份、地位,那就无法拥有尊严。生命尊严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从小确立尊严意识,懂得必须努力增强能力,积淀实力,使自己至少有自立之力,散发人格魅力,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清贫》(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选自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先生的《可爱的中国》,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我”被俘时被两个国民党士兵搜身、逼问,两个国民党士兵以为“我”是共产党大官,身上肯定能搜出钱财。经过仔细搜身后,两个士兵发现“我”只有一块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两个士兵用手榴弹威胁“我”拿出钱,结果还是一无所获,两个士兵只好把表和自来水笔拿走了。他们哪里知道“我”唯一的财产是家中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整个故事情景细腻,情感强烈,颇有引人入胜之效。读了《清贫》一文,我们不难看到,方志敏虽然生活清贫,但他的精神生活是富足的,他的人格是高贵的,他的高贵就在于他身居高位手掌大钱,却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正如他自己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教学中,笔者牢牢把握住略读课文的特点,要求学生品读方志敏的自述以及他与两个国民党士兵的对话,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然后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自己从中体会到的方志敏的精神品质以及自己对课题“清贫”的理解,并通过引导让学生从方志敏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中感受其正义凛然、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身居高官,却不奢侈;经手巨款,却不贪占。克己奉公,清而不贫,令人肃然起敬),让学生懂得人应该以自己高贵的品质和伟大的人格筑起生命尊严的大厦,赢得他人的敬重。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信念教育

    信念,是人对某种事物、事实之存在或关于它们的发展趋势坚信不疑的意识,这种意识植根于人对事物、事实及其发展过程内在必然性的深刻认识,表现为以不懈努力、不屈抗争的行为来实践其对这种认识矢志不渝的坚持。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有个信念系统支持他(她)沿着其认定的方向展开其生活过程和生命历程。在这个信念系统中,总有一个核心信念在起主导作用,另有许多丛生信念在辅助和支撑其核心信念。这个核心信念,实质上就是生命信念——自己对生命发展总体预期的确信和坚持。每个人对生命前景都有美好的预期,且不同个体对生命美好预期的确信程度、强度各不相同。如《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一文,由全书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梗概部分简洁但不失生动地讲述了鲁滨逊的整个漂流经历,凸显出鲁滨逊在大海与荒岛中,在难耐的孤独和极端凶险的境遇中顽强求生,最终开辟出一片美好的生活天地。片段则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况和面对现实的思考两个内容:前半部分写鲁滨逊初到岛上,由于缺乏纸笔,就用刀子刻柱留痕记录时间;由于缺乏工具,因而十分费劲地建木栅栏围墙;由于饥饿,不得不每天寻找食物。后半部分写鲁滨逊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找到了值得感谢的东西,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后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生命信念教育的极好教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梗概与片段、将叙事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边阅读边思考:(1)鲁滨逊在其漂流经历中遭遇了哪些困境?(2)鲁滨逊是怎样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3)站在鲁滨逊的立场,你觉得鲁滨逊是依靠什么来战胜生存困境的?(4)鲁滨逊自己又是怎样理解生存困境,并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然后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与交流中明白鲁滨逊能在严酷的环境中顽强求生,顽强地战胜种种困难,是因为他在自己心中点燃了一把不灭的生命信念之火,在这把信念之火照耀下,他能“看清”环境中的好处和坏处,能从周围环境以及生活中找到宽慰自己的东西。这,就是他身处绝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经过这样的研读、品悟与交流,学生便能从鲁滨逊的非凡经历中悟出信念是战胜磨难和支撑生命走向坚韧的强大力量。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

    价值,是个复杂概念,具有多种含义。在大众语境中,价值通常近于“用处”“好处”,当这种“用处”“好处”指向意识、精神领域时,还可以称为“意义”。生命价值,特指人的生命存在的“用处”“好处”或“意义”,更通俗地说,就是人活着的“用处”“好处”或“意义”。由此可知:每个人对于自身和社会具有无须明证的先在性价值,同时又都在追求并努力实现各自的生成性价值。生命尊严主要在于需要具备自立自护之力,生命价值则在于拥有裨益他人造福人类之能力,且付诸行动努力践行。生命价值教育,就是引导人追求裨益他人造福人类的生成性价值,使之对社会有用、有益、有意义。童话体课文《幸福是什么》(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牧童来到林间,见一眼老泉已堵塞,便清理了周围的枯枝败叶,砌成一眼小井。此时,来了位美丽的智慧姑娘,喝了口泉水,真诚地感谢牧童,并祝他们幸福。牧童求教何为幸福,姑娘让牧童自己去寻找答案,相约十年后再见时揭晓答案。十年后,四人如约相见。三位牧童中一个当了医生,说因能救治病人而幸福;一个从事过多种职业,说因对别人有用而幸福;一个留在村里种麦子,说因能养活很多人而幸福。智慧姑娘夸赞他们都明白了幸福的含义:幸福就是劳动、尽义务、做对他人有益的事。这篇童话故事,从德育的视角看,是在赞颂热爱劳动、尽责、助人的美德,但从生命立场出发,它更适合作为生命教育的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研读故事,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即:(1)三位牧童在林间清理了老泉砌成一口井,看到清泉汩汩,很高兴,但他们是否知道幸福源于什么?(2)智慧姑娘为何不直接告诉三位牧童而要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3)十年里三位牧童的经历有何不同?不同的经历中又有何相同之处?(4)不同的劳动却获得同样的幸福感,这是因为三位牧童的劳动有着什么相同的特点?当学生按照上述提示有序地展开研读,再经过启发点拨,学生就能透过三个牧童的经历,深刻地体会到:为活着而活着,碌碌无为地活着,或茫然无知地忙碌着,生命是毫无生趣的;只有身体力行,以辛勤劳动为他人造福、为社会创造财富,使生命除自身活着之外具有更大价值,生命过程才能充满快乐与充满幸福,即:人的生命因创造价值而幸福。

    四、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心理学教科书上将其区别为“情绪”“情感”“情操”等三种水平。不难理解,情感现象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它在人的生命构成中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动力作用,即驱动主体行为(积极情感)或抑制主体行为(消极情感);二是移情作用,即将自身体验(包括肉体体验和精神体验)进行推己及人、设身处地进而产生“同理心”。生命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高尚情操,使之不仅能在普遍意义上积极创造生命价值,而且要培养悲悯情感,能在特定情境中对他人乃至对异类生命给予主动关注和深切关怀,事涉性命攸关时甚至能不顾生死挺身而出。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讲述的就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生命情感故事:台湾地区刚刚发生一场7.3级的大地震,余震还在持续之中,房屋、屋内物件都在频发晃动或震动,地震中的人们还处在心有余悸的惶恐与不安中。此时的慈济医院手术室中,躺着一位台湾青年,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站在手术台前……震灾发生后,他们都还没能跟家人联络,他们的家人都生死未卜。可是,他们谁也顾不得家人,更顾不得余震可能对他们生命的威胁。他们异常镇定,配合默契,利用大地震动的极短空隙,以最快速度完成了骨髓抽取手术。然后,经过十多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将骨髓带到杭州,为白血病患者钱畅做了骨髓移植手术,把钱畅的生命从病魔手中救了回来!教师在教学中若依照习惯着重引导学生感受骨髓专家与台湾青年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似乎无可厚非。然而,若将题旨往生命情感的方向挖掘,效果可能会更好,能让学生体验更深,得益更大。因此,教师不妨这样引導:(1)地震发生时,杭州病人钱畅、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及台湾青年的生命分别面临怎样的危机?(2)以你的判断,当时谁的生命更容易保全,为什么?(3)从三个人对社会的作用角度考量,你觉得当时应该保全谁的生命更合情合理,为什么?(4)在地震仍有极大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李博士与台湾青年想的是以“舍己”而实现“救人”吗?为什么?(5)那么,是什么样的情感促使他们从容实施骨髓抽取手术进而实现救人的目的?让学生沿着这个思路研读、品味课文,便能在“触及”生命平等观念的基础上,深深体会到生命之间的“感同身受”“相恤相怜”与悲悯之心和博爱之情。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提炼出不少主题,且同一主题可以选用多篇课文作为案例。语文教师应该珍视语文阅读教学这一生命教育途径,将其作为重要课题进行深入探索、深入研究,使语文教学的内涵更丰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