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
李镒珺
摘 要:近年来,大众旅游蓬勃发展。虽然大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是也给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影响。笔者以九寨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九寨沟景区旅游开发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而反映出在大众旅游背景下,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建议。
关键词:大众旅游;少数民族文化;九寨沟
中图分类号:F592.7;G124 文献标识码:A一、研究背景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既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旅游资源。虽然只有少部分旅游者是有目的性地寻求文化体验,但是大多数旅游者对少数民族的文化非常感兴趣。从地理分布来看,中国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一方面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比较集中,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利用多样的民族文化特色吸引了众多旅游者;另一方面西南地区自然风光优美,有很多世界遗产级的旅游目的地,由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些地方已经成为大众出游的主要旅游目的地,这也间接促进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大众旅游的发展虽然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也给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一定影响。二、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九寨沟景区作为案例来研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九寨沟景区是发展比较成熟的世界遗产地,也是大众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二是九寨沟景区的当地居民主要是藏族、羌族少数民族聚集地,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因此,本文通过探究九寨沟景区在大众旅游发展过程中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分析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在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三、大众旅游背景下九寨沟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
(一)九寨沟景区基本介绍
九寨沟景区位于中国四川省的北部,九寨沟景区被认为是中国最著名的大众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旅游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九寨沟景区在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也非常有特色,主要包括藏族羌族传统美食、文化习俗、景观建筑和传统语言等。从民族旅游的角度来看,九寨沟景区作为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有以下3个特征,第一,自然景观是旅游者前往九寨沟景区的首要原因;第二,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旅游者而言重要性不高;第三,旅游者对九寨沟景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了解不深,藏族羌族村寨的独特性也未被旅游者当作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或文化遗产(Tang,Zhang,Luo,Yang与Li,2007)[1]。造成此问题的首要原因是九寨沟景区面向的是大众旅游群体,可以从逐年增长的旅游者数量体现出来。大众旅游群体对九寨沟景区的认知基本停留在自然风光和世界遗产这两个层面。案例分析主要从当地居民感知、当地景观建筑的变化和文化商业化3个视角或维度来阐释大众旅游发展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如何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二)从当地居民感知的视角
胡北明与雷蓉(2014)对九寨沟景区调查研究中得知,第一,当地小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对“就业机会增加”与“收入及福利的提高”关注度较高;第二,小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管理决策机制的缺失,表明旅游管理体制中存在制度缺陷;第三,“求助于法律”和“媒体”方式的关注度不够,反映出当地居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以及旅游资源管理中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第四,对于“参与经营与管理”高度关注,当地居民虽然在九寨沟旅游开发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却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2]。
从九寨沟景区旅游的性质来看,旅游开发中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当地居民与各类利益相关者所关注和要求的都不同(表1),但是紧密联系,尤其是与政府、企业和旅游者之间,存在经济利益分配方面的问题,这两个方面都会给利益主题之间造成冲突和矛盾,由此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比如,旅游企业往往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顾及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虽然会给当地居民提供参与旅游开发的机会,但基本都是层次较低的工作,旅游企业主要是利用当地居民廉价的劳动力。由此可以看出,当地居民不仅从旅游开发中获利较少,而且民族文化还面临被商业化和破坏的风险。
一方面,当地居民会最大限度地配合旅游者的需求从事旅游服务,即使没有民族节庆活动,他们也会穿上民族特色服装来吸引旅游者的眼球,目的是销售更多的旅游产品。景区周边的藏族羌族村寨都提供民宿服务,晚上还准备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所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当地的藏族羌族居民逐渐学会将自己的生活和文化舞台化、表演化、商品化、市场化,保持千年的藏族羌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与民俗文化已经被打乱,甚至被破坏。
另一方面,随着九寨沟旅游景区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积极的影响。使当地藏族羌族居民对自身民族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当地居民对本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例如,一些几乎要被抛弃的生活用具开始保留下来,还有一些当地居民准备结合九寨沟景区的地域特征,在当地建立特色的藏族羌族文化博物馆。九寨沟景区居民之所以希望保护族群文化或地域文化,并不完全是出自文化传承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吸引更多旅游者而从中获得收益,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更是如此(桑扎,2014)[3]。
(三)从景观建筑变化的视角
藏寨木樓是九寨沟景区居民特色的景观建筑。其是一种石木结构的楼房,底层立圆木为柱,四周砌石或土墙,墙上搭木、铺木杆,再施夯土,通常作为畜圈;二、三层采用木结构,圆木为柱,木板为墙,开小窗,设挑台,用作客厅、经堂、厨房、卧室、库房;房内光线较昏暗,在门楣、梁上常张贴经文条幅,屋子中间设炉灶,上留天窗,沿墙摆设藏式家具,供奉神龛。传统藏寨的原木色藏楼,深色的篱笆,配上鲜艳的经幡在天空、绿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九寨沟景区藏寨建筑景观发生明显的变化,砖、瓦、水泥等新型建筑材料开始用于藏族羌族建筑的新建和改建中,原本朴素的原木色藏寨木楼也因绚丽彩画的装饰而变得美丽,传统的藏式家具和现代汉式家具同时出现在居民家中(李娜、许从宝与梁玥琳,2008)[4]。
笔者根据李娜、许从宝与梁玥琳(2008)的调查研究发现,仅有27.3%的居民意识到藏寨建筑景观特色减弱了,说明大部分居民认为藏寨建筑还是基本上保持了藏族羌族传统特色[4]。由此反映出当地藏族羌族居民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些建筑方面的变化,主要是受到旅游发展和现代城市生活的影响,也有出于迎合旅游者需求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藏族羌族居民对当地传统的建筑文化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也欠缺保护的意识。
(四)从文化商业化的视角
九寨沟景区原本的定位是自然旅游和遗产旅游产品,相关管理部门在前期的旅游规划和发展中,大多集中在这两类产品的开发上,对当地文化几乎没有涉及。随着九寨沟景区旅游发展日益繁荣,对传统藏族羌族文化和食物感兴趣的旅游者增多,一些当地年轻居民开始学习藏族羌族的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加旅游者数量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九寨沟景区的传统文化逐渐被分离出来并被赋予商业价值,通过舞台包装,丧失了原真性,成为一种文化旅游产品。从文化商业化的视角,主要分析九寨沟景区的民族歌舞方面的商业化。
当地非商业化的民族舞蹈(Daniel,1996)通常是不知名的作者创作,并未有高深的技巧,也没有什么精确度而言,但其可以真正地反映当地的社会民族文化特性,这种形式的民族舞蹈在九寨沟景区已经很少见了[5]。众所周知藏族羌族人能歌善舞,歌舞也是最能体现少数民族的性格和文化。旅游者白天都集中欣赏九寨沟景区的自然风光,晚上品尝藏族羌族传统美食、欣赏歌舞表演以及购买藏族羌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其中,藏族羌族歌舞表演时间较长,最能增加旅游者的文化体验,对于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来说也意味着丰厚的旅游收入。因此,逐渐形成一个藏族羌族歌舞表演的商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逐渐脱离了传统的藏族羌族歌舞文化,目的只是为了娱乐大众旅游群体赚取更多的利润以及设计更多的旅游者体验环节,间接收取“参与费”。当地居民已经逐渐遗忘传统的民族歌舞形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四、问题与建议
(一)问题
九寨沟景区独具特色的藏族羌族文化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保护,在遗产旅游和大众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传统藏族羌族文化不断受到商业化、城市化的侵蚀,因此产生的诸多问题。第一,当地居民由于旅游需求的推动,意识到一部分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但是对藏寨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较弱;第二,大多数当地居民将自身的经济利益排在第一位,从根本上还没有意识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第三,民族传统文化逐渐商业化,原真性被破坏等。
(二)建议
根据Scheyvens(1999)的研究,心理授权(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可以解释为加强原住民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巩固独特的民族文化自信心、传统知识以及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6]。所以从心理层面让当地居民对本民族文化价值有完整的认知,首先,通过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来增强他们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其次,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利益相关者,不仅与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紧密联系,而且对居民的态度和认知有一定的影响,政府应该在旅游规划和发展中强调九寨沟景区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同时完善法律法规来制约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不规范行为;旅游企业积极与居民合作,尽可能让当地居民参与民族文化旅游的决策与开发。总的来看,解决这些问题或减少其负面影响,需要多方举措,从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 Yang J, Ryan C, Zhang L. Ethnic minority tourism in China:Han perspectives of Tuva figures in a landscape[J]. Tourism Management,2013(36):45-56.
[2] 胡北明,雷蓉.遗产旅游地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研究:以世界遗产地九寨沟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2-42.
[3] 桑扎.旅游发展与九寨沟的空间文化重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47-50.
[4] 李娜,许从宝,梁玥琳.旅游驱动的少數民族建筑景观变迁研究:以九寨沟为例[J].华中建筑,2008(11):129-131.
[5] Daniel Y P . Tourism Dance Performances Authenticity and Creativit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4):780-797.
[6] Scheyvens R. Ecotourism and the Empower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J]. Tourism Management,1999(2):24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