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学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五环”管理体系

    张林

    

    摘要:以校点为单位的“单兵作战式”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极易造成相近校际间的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较大范围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又不适合学校之间差距过大的现实因素制约。实践证明,以督导片区为共同体,形成纵向能衔接、横向能联动的管理网络,通过实施“接受管理、个性方案、自我督导、共同研训、承担任务”等举措,可让国家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系列文件精神落地生根,能有效执行国家体育课程三级管理、切实保证学生在幼小中高学业阶段能持续、科学地学习健康知识、掌握技能、发展体能及培养优良品质,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学科“四位一体”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区域;学校体育;一体化;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3-0041-03

    笔者曾在《体育教学》期刊2014年第五期《构建区域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一文中,对基于各学段“牵头学校教研片”主导构建的“区域性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做过实践界定。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入,发现以“督导片区所在的高中为顶点,逐级向下,覆盖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学前生源来源区域”的“纵向学校集合”为研究网格,构建区域内学校高中小幼教学内容体系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学练赛评”实施体系、监管督查体系,相比各学段“牵头学校教研片”的“横向学校集合”,对于落实学校体育一体化发展举措更具优势。

    一、构建以督导片区为区域发展体系具有的优势与特点

    (一)学段覆盖的“面”确保不断层

    地方课程管理与体育学科发展规划,设计者往往以市、区为网格的大区域作为出发点,但是没有精细化考虑大区域学校间的校情差异与学生流动性,也缺乏一个合适胜任监督、指导、协调于一体的机构来规划与执行。不管是课程管理、学科规划,还是资源配置、研训内容等,各学段缺乏有效的衔接与顶层设计,造成各个学段所学内容低级重复。“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学校”等工作的推进,虽然能使本校学生在该学段深入扎实地学习一项或者两项运动技能,但深入上一学段后,往往会荒废。例如小学A是足球特色学校,小学B是篮球特色学校,小学C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的学校,三所小学学生毕业后共同升入初中1后,学情差异明显,会对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带来比较大的挑战。

    以督导片区管辖的学校,包含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专科学校、职教),学前就近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划片招生等政策,使得学生流动性相对较小,确保各个学龄阶段学生系统习得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程管理的“环”确保不脱节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督导片区为区域网格单位下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是三级课程管理区县级的更精细化,也是解决区县级课程管理中,学校分布广、校情不均衡、指导不均衡等制约一体化体系落地问题的重要策略。

    (三)督导职能的“责”确保不失位

    片区教育督导室担负着“依法监督、科学指导、整改提高、示范推广”的重要职责,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督导职能来看,主要包括监督、指导、评估和反馈四个职能。教育督导偏行政化的职能相比教研部门业务化的职能,更能保证一体化相关举措的落实与推进。

    体育工作评估也是督导机构的重要职能之一。《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国教督〔2017〕4号)第四条明确指出:“督导评估主要围绕统筹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评价考试、体质健康等方面内容展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健全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将学校体育纳入地方发展规划,明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职责。片区督导室的工作职能是在上级督导机构的领导下,具体指导、督促辖区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片区督导室具有“统筹管理”的优势,能召集辖区各学段学校确定区域性学校体育工作一体化发展框架,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合力。

    (四)联合研训的“便”确保不空洞

    如果说区域一体化发展框架因地制宜地、科学地确定了“教什么”的问题,那么联合研训则要解决“教多少”“怎么教”的重要任务。

    以校點为单位的体育教师技能储备的不完善,以及对课标理解的偏差,是造成各个学段不能有效衔接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忽视全面性,即教师擅长什么运动项目就教什么项目;忽视全局性,即“我的课堂我做主”,缺乏校点整体推进;标新立异性,即找寻其他学校没有开展的项目,突出新奇。

    以督导片区为网格的区域研训,因为经过通盘考虑,各个校点主要领导论证,确定了各个学段必学内容、精学内容、特色内容等,所以就可以打破校点壁垒,组建联合研训共同体,发挥各自学校体育师资优势资源,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研训共同体在区级教研员的引领下,共同协商、制定适用于本区域大多数学校能够执行的教学内容方案、学校各学段体育教学进度、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等教学文件。

    通过跨学段的联合研训,可以提升辖区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控、分析、执教能力,辖区教师也可以通过研训,弥补自身薄弱项目的执教能力。

    (五)地理位置的“近”确保经常赛

    比赛,既是体育运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又是检验教学、训练的有效途径。完成校级以上的比赛也是学校体育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展示学校体育工作风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缺少片区级组织的比赛,众多学校扎堆在专业场馆进行,日程冗长,工作人员众多,则给组织者带来不小挑战。很多学校(特别是边远农村学校),因为交通不便、带队开销过大、耽搁时间过长等因素,出现“厌赛”情绪。为了应付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与评估,派1名运动员象征性地“应赛”现象屡见不鲜。

    以督导片区为网格“化整为零”地组织比赛,因为地理位置相距不远,参赛队伍数量不多,赛程也不会过长,大大减轻了参赛方、主办方的工作压力,对于诸如对场地要求高的田径比赛等项目,完中也能胜任。由此可以灵活组织多种形式的校际问比赛,如针对全员参与的达标,针对检验教学效果的教学赛、汇报赛,针对选拔体育特长生的测试赛、选拔赛。为赛会制与联赛制、规定时间与临时“约赛”灵活安排创造了时间与空间的条件,赛事“下移”到学校,大大提升了学生参与面与参与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也更有利于组建优秀的队伍参与上一层级的赛事。

    二、构建以教育督导片区为区域发展管理体系之“五环”实施策略

    第一环:分析区情,顶层设计,确定一体化发展框架

    首先,督导片区主任召集辖区幼小中高学校负责人深入调研各个学校场地器材、师资配备、社区活动场地等因素,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指导纲要,确定区域内学校体育一体化发展框架。共同协商适合本区域实际情况的各个学段纵向衔接的体育教学主要内容体系,合理分配“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课时比例。

    其次,各个校点负责人根据区域性学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补齐所场地器材及师资配备缺口。

    再其次,校长联席会共同商定体育教学质量考评内容及标准,确定校级比赛、校际比赛项目及组织方式。

    第二环:协同教研,资源共享,构建相衔接的教学内容体系

    督导片区成立幼小中高体育联合教研共同体,成员是全体体育教师、骨干是各校点体育组长。在区县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下,根据督导片区校长联席会共同协商的学校体育一体化发展方案,群策群力,进一步細化各个层级的体育教学进度,形成纵向衔接、横向通用的教学计划,建立体育教学资源库。在研训过程中,重点发挥教师各自在教学、技能、科研、训练方面的优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定期召开专题研讨活动,解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执行方案。

    第三环:连片视导,保证内容体系过程实施

    一是接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业务指导部门的视导。由于每个督导片区制定的方案不尽相同,上级部门在视导过程中,要结合本区域的方案进行指导。二是接受片区督导室专职督学的视导,主要检查体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课堂教学常规、校园赛事组织、课余训练、大课间活动等落实情况。三是接受高一级学校体育教师的业务指导,主要从体育专业角度,调研和建议视导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环:效能评价,以评促改

    首先将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纳入全区学科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在完成国家下达的“学校体育工作专项评估”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测试”等规定动作的同时,还要根据各个督导片区依据本辖区一体化方案制定的考评细则,分不同学段不同年级进行效能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鉴别学生体育成绩的优劣,而是通过细化考评,发现校际间在执行一体化发展方案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以便进行改进与提升。

    第五环:组织赛事,保证“常赛”落地

    以督导片区为网格的赛事做到三个衔接,即项目与本区域特色项目相衔接,与教学内容体系相衔接,与体育后备人才建设相衔接。在督导片区组织的年度例行会上,提前完成赛事规划,确定比赛项目、方法、规模、地点、赛制。组织多种形式的校际间比赛,如针对全员参与的达标赛、趣味赛,针对检验教学效果的教学赛、汇报赛,针对选拔体育特长生的测试赛、选拔赛。以片区赛带动各个校点的校内比赛,扩大学生参与度,形成“课堂时间学、课余时间练、规定时间赛”的良好局面,通过比赛体教融合,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三、结语

    以校点为单位的“单兵作战式”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极易造成相近校际间的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较大范围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又不适合学校之间差距过大的现实因素制约。所以,学校体育工作必须突破“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保守思维。实践证明,以督导片区为网格,它是一个纵向能衔接、横向能联动的发展共同体,通过“接受管理、个性方案、自我督导、共同研训、承担任务”等方法,可以让国家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系列文件精神落地生根、执行国家体育课程三级管理、切实保证学生在幼小中高学业阶段能持续、科学地学习健康知识、发展体能、掌握技能、培养优良品质,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学科“四位一体”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