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凌千里

    

    [摘? 要] 新课标明确提出当前数学学习的主要目标在于如何使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1],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思想品质.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疑问;思考;教学方法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一直侧重于对教学的研究,对于怎样通过教学目标来调整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数学思想、道德品质与创新能力為目标的教学缺乏明确的认识. 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进入这个过程,这是教学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学取得较好效果的前提.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教师应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进一步探究学生的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将生活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与核心素养[2].

    设置疑问,诱导思考

    初中数学教材中不仅创设了各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还设置了不少能诱发学生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问题比较和思考,主动探究数学现象与规律. 教师可挖掘教材中提供的各种素材,设置合理的疑问,诱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拓展思维.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将教材中呈现的各个内容进行思考、加工、设疑导思,通过追问和引导,鼓励学生勤加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1? 请求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根据这道题,教师可设置以下疑问,以诱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

    (1)解题时为什么要进行去分母?

    (2)用什么方法去分母?

    (3)为什么选择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6?可以乘以其他数吗?

    (4)为什么要强调两边同时乘以6?

    根据设置的疑问,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分析、思考,层层深入地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本质,直至问题解决. 在解决完每一个问题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让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结构在学生的认知系统中根深蒂固,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教师作为问题的设置者,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师生探讨,引发灵感

    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设计与最终的课堂生成总会有偏差,怎样处理好课堂预设与课堂最终生成的关系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探讨的话题,也能展现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应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向教学目标前进. 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有各种突发情况,这就导致了生成与预设的偏离,这是对教师随机应变能力的考验. 教师在日积月累的教学活动中,加强与学生的探讨,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学习的灵感,从而巧妙地动态生成课堂.

    案例2? 如图1,已知点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点C是⊙O上的任意一点(不与A,B重合). 若∠APB=50°,求∠ACB的度数.

    分析:解这道题时,如果对点C的位置没有理解透彻,就会出现漏解. 因此,要注意点C在优弧和劣弧的位置,分别探讨这两点.

    解析:如图1,连接OA,OB,因为PA,PB是⊙O的两条切线,所以∠PAO=∠PBO=90°,因为∠APB=50°,所以在四边形PAOB中,∠AOB=360°-∠PAO-∠APB-∠PBO=130°.

    ①若点C在优弧AB上,则∠ACB=■∠AOB=65°;

    ②若点C在劣弧AB上,则∠ACB=■×(360°-130°)=115°.

    所以∠ACB的度数为65°或115°.

    根据学生的解题情况,教师还可以和学生继续探讨这道题,引出新的变式,启发学生新的思路,从而更好地巩固其对圆的认识.

    变式:已知点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点C是⊙O上的任意一点(不与A,B重合). 若∠APB=n°,求∠ACB的度数.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能用团体的力量解决个体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是克服个体思维定式,帮助学生产生思维的灵感,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常用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激活思维

    布鲁纳曾经说过:“一个学习者应该是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新课改也一直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要将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讲课模式,使用以学生为主的小组合作学习或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实践进行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表征、评价,获得新的数学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这样的课堂不仅充满生机与生命力,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其在自主探索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能力[3]

    案例3? “面积和几何恒等式”教学.

    活动设计一:比一比.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图形,说一说这些图形中蕴含哪些数学知识.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方法进行拼图,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分析、交流,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拼图与生活图形的比较,更好地理解图形.

    活动设计二:练一练.

    要求学生观察自己的拼图,尝试用代数恒等式来表达图形面积.

    学生在操作实践后,历经观察、探索、交流与思考的过程,最后用数字与文字抽象出数学现象,既拓展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激活思维的能力. 经实践证明,学生对一件事或一个问题的兴趣越浓厚,学习的积极性和内驱力越大,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 因此,教学需要学生大胆自主地探索,静心研究分析,拓展思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