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教育出版编辑力的提升
缪莹
摘 要:移动互联网兴起后,在线教育浪潮来袭,教育出版企业开始布局研发数字化教育产品,在此过程中原有人才队伍的业务能力也需要转型升级。本文从在线教育产品与传统教育产品的差异入手,浅谈数字教育出版编辑人才的能力提升。
移动互联网兴起后,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接受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理念。根据比达咨询2020年9月发布的《2020上半年度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报告》,截至2020年6月,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4.5亿人,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元,“90后”和“00后”人群对互联网教育需求呈爆发态势,而在线教育市场的高速发展期将持续到2021年。
相较之下,传统的教育出版企业在这一市场表现乏力,但不少教育出版企业也在加快创新发展的步伐,布局研发数字化教育产品,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字教材研发已进入第四代,而江苏教育出版社也推出了《凤凰新学案》等多种智慧教辅。在这一过程中,数字教育出版编辑遇到了许多挑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浅谈在线教育浪潮下教育出版编辑人才的能力提升。
一、数字教育出版编辑力提升的重要性及现状
传统教育出版包括教育类图书、音像电子类教育产品的生产制作和营销,产品类型以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为主,无论介质为何,产品的核心是教育内容。而数字教育出版则是在传统教育出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化的数字教育产品,如教育软件、纸质与网络融合的融合教辅等,而产品的核心也从教育内容发展为内容与学习流程相结合的学习服务。因此,数字教育出版编辑(以下简称“数字编辑”)需要在传统教育出版编辑(以下简称“传统编辑”)所需掌握的编辑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对数字教育产品的掌握力。具体来说,他们存在以下不同。
1.选题策划方式不同
传统教育产品,往往是先有选题策划,再围绕策划开展组稿、审校、生产制作和发行工作。该选题完成后,传统编辑会着手开展新的选题策划。选题和选题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例如,某一学科的《课时练习》产品和《单元测试》产品彼此独立成书,独立销售。能对彼此销售起到促进作用的,是该出版社的品牌。
数字教育产品,尤其是在线类产品,往往是选取某一个用户需求为切入点打造产品,初期吸纳人气之后,在产品内不断叠加新的内容选题和新的功能服务来聚拢更多用户,以此将产品打造为学习平台。在线教育市场里,许多产品都是一个品牌打天下,如百词斩、扇贝等学习产品多年来品牌没有变化,而用户可以在这些熟悉的产品里不断得到新的体验和新的学习内容。这种选题策划方式是将产品平台化,在已有的用户基础上不断叠加新的付费点,而非不断推出新产品。
2.产品设计、传播与服务方式不同
传统教育产品的设计是以图书、磁带或光盘等单一而独立的介质为载体,围绕载体进行的封闭式设计,由该产品而产生的学习活动局限在该实物载体内。其传播就是将此类介质送达用户,过程较为单一。传统编辑负责将图书、磁带或光盘生产出来,交由渠道商分发至用户即可。由此产生的售后服务主要集中在印制质量上,与编辑关系不大。
数字教育产品的设计则不同。由于数字教育产品大多具有网络化的特征,许多学习内容和学习服务都需要在网络环境下呈现,如何让用户獲悉该产品、如何引导用户注册并使用,都需要数字编辑的精心设计。可以说,产品的传播方式已经包括在产品的设计内。
在产品设计初期,数字编辑首先需要明确用户的使用场景,包括产品到达用户的方式、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段、使用的设备等;其次是基于这些使用场景设计产品的使用流程、配套服务以及核心内容的展现方式。融合教辅类产品,可以以纸质图书为切入点,引导用户扫描二维码进入网络端。纯在线产品,则需要在新媒体渠道中推广,引起用户的注意,给出清晰而详尽的下载、注册和使用指引。用户如果为中小学生,则使用时段应以上班日的晚间与周末为主,因此产品的服务团队要及时配备,以便能及时解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疑问。用户使用的设备如果包含手机端和平板端,则在产品开发时需要兼顾手机端与平板端的兼容问题。而内容的展现方式上,数字编辑则要考虑现有技术手段的合理应用。例如,直播是当前效果最好的授课方式,但直播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同时直播课虽然可以提供回看功能,但不及精心编排录制的录播课简洁高效。而录播课欠缺了互动性,不及直播课带来的社群学习效果强。以上种种,都需要数字编辑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清楚,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成本核算,在衡量投入产出比之后确定一套方案。
此外,作为核心之一的教育内容本身,也需要经过传统的组稿与审校工作。虽然数字教育产品具有随时可修改内容的特性,但修改内容的成本并不低。以视频为例,上线后的视频如果发现内容错误,则需要重新录制、上传、发布,同时还要对用户做好解释与安抚工作,以免负面影响在网络环境中扩散,对品牌造成不良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编辑需要熟练掌握教育软件类产品的开发流程、用户的使用习惯、在线服务的成本构成、成熟技术手段的应用场景等。
3.产品的营销方式不同
传统出版分工明确,编辑主要负责选题策划、内容组织、内容制作,后续的宣传推广和销售工作主要交由营销团队完成。在通过各类活动或是建立各种渠道将产品送达用户后,销售工作也随之结束。
数字教育产品的营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用户运营,而非产品运营。用户运营的本质就是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不断积累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产品本身只是一个引子,它可以是免费的,或是价格足够低廉。当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运营工作进入下一个阶段,即如何转化用户,这包括将免费用户转化为收费用户,以及对收费用户进行多次销售。运营的过程与产品的迭代升级紧密结合,每一次功能迭代、每一次内容更新都可以视为一次运营活动。互联网企业往往会有独立的运营团队来支撑产品团队,但对教育出版企业来说,在线类的数字教育产品和新媒体运营还在探索阶段,通常这一运营工作是由数字编辑来承担。因此,区别于传统编辑,数字编辑需要深度介入用户运营工作,也就需要掌握运营的技能。
总体来说,数字教育产品的复杂程度要远远超出传统产品,数字编辑需要有极强的综合能力,兼具传统编辑、产品经理、客服人员、运营人员等多重角色。数字编辑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在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少教育出版企业会采取人才引进的策略,聘请专业的互联网人才,但这些软件技术人员或是产品经理一来不熟悉传统出版,二来不熟悉教育,往往“水土不服”。因此,业务开展的主力军仍然是原有的传统编辑团队。这些编辑转型中从事传统出版的编辑通过培训、自我提升等逐渐转变为数字出版编辑,掌握了一定的数字出版技能,例如新媒体设计与运营技能、数字化产品研发技能。在有些出版企业,编辑部门直接更名为产品部,编辑更名为产品经理,着意向互联网企业靠拢。但从实践效果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以对待传统选题的方式来对待数字教育产品,缺乏用户运营
在转型发展中,许多传统编辑仍然保留着追求新选题的固有思维模式,往往一个产品还没有充分发展,就去追逐新的软件产品,而忽视了数字教育产品的平台特性。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因为转型中的编辑缺乏用户运营的意识,看重的是内容,而非用户。体现在产品设计上是忽视用户体验、用户体系的构建以及用户使用数据的收集;体现在用户运营上,是缺乏明确而长远的运营推广计划,以及配套的运营团队。不少编辑认为用户运营属于营销活动,应由营销团队来承担,但传统教育出版企业的营销团队也缺乏用户运营的经验,最终出现产品无人运营的状态。如此搁置一年半载之后,产品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已经过时,自然产品被市场淘汰。
2.对产品研发与运行的流程不够熟悉,低估数字产品的成本
数字产品虽然在复制环节节省了大量成本,但在研发与分发环节上成本高昂,需要引起编辑团队的足够重视。软件研发不同于图书等传统产品的制作,修改起来较为简单。软件研发从需求设计开始就是环环相扣的大工程。数字编辑需要在需求环节就仔细审核、尽可能考虑周全,否则开发工作进行到一半再来修改需求,意味着工期延长,延迟上线,开发费用增加。在产品设计环节,数字编辑需要考虑产品的性能以及未来的承载压力,以便在开发初期就为后期拓展留有余地,避免出现后期推广成功而产品性能跟不上的情况。同时,当承载的用户量越来越大、承载的内容资源越来越多,支撑数字产品运行的服务器、网络和运维等成本也会随之增加。2020年疫情期间,各教育出版社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纷纷开放电子课本供全国用户下载使用,由此产生的超大流量给出版社带来了始料未及的高额成本。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类APP的管控愈加严格,数字教育产品所承担的网络信息安全责任也随之加重,由此带来了数字教育产品开发及运维保障过程中的安全成本。目前,国家要求进校园的教育类APP达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产品改造费用和每年的年审费用都是不小的开支。
数字编辑在规划产品的时候,要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才能准确地评估出投入产出比,才能控制好产品开发、迭代与运营的节奏。
三、编辑力提升之道
1.改变单打独斗的习惯,开展团队合作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数字教育产品不是单个编辑可以独立完成的传统选题,而是需要集生产、运营与维护为一体的团队来长期运营。数字编辑作为核心,串联起技术人员和运营人员,通过团队合作向技术人员学习技术架构等知识,向运营人员学习用户运营的策略与方法,发挥自身对于教育内容和学习过程设计的专业性,将这些知识和经验糅合到产品设计中去,让产品、技术和运营形成有机的整体。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数字编辑将得到真正的成长。
2.加强运营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主动性
如上文所说,数字教育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与产品指向的用户运营密不可分。因此,数字编辑应主动出击,学习用户运营的理念,探索用户运营的方式方法,并以运营指导产品设计与研发的全流程。换句话说,数字編辑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以运营所需的时间点和功能点来把握研发节奏。在团队里没有专业运营人员的时候,数字编辑可以主动承担运营的任务,想方设法将产品推广出去,而不是等待营销团队的安排。
此外,数字编辑要有清晰的服务意识,要意识到产品自上线之日起,服务工作也随之启动。即使配备了专业的客服团队,数字编辑依然是产品服务的主要责任人。用户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解决,用户指出的错误要及时修正;产品更新后,所有的产品说明与宣传材料都应由数字编辑提供给客服团队。
3.强化自身优势,深入研究政策变化,广泛学习技术知识
数字编辑与互联网企业的产品经理相比,其长处在于传统教育出版的专业性。数字编辑应强化自身在这方面的优势,不断提高编校能力和政治意识,深入研究国家教育政策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密切关注国家与教育相关的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要求,做到合法合规安全地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和学习服务。
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编辑需要广泛学习硬件设施、移动端软件开发、网页端软件开发、软件后端架构等方面的知识。数字编辑未必需要精通,但至少要理解软硬件方面底层设计的结构和基本原理,能够掌握有关系统性能、扩展性、稳定性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此才能保证推出的产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能够支撑起目标中的用户数和并发量。
4.重视相关培训,鼓励编辑自我提升
从国家新闻出版署提供的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来看,数字出版方面的专业培训课程数量一直较少,数字出版编辑也不在职称评审的行列。相应地,许多出版企业虽然为数字编辑提供一些相关培训,但总体培训方向以提升编辑的导向意识、文字功底和人文素养为主。近年来由于出版质量的审查日益严格,数字出版方向的培训几乎不见踪影。
在线教育市场日新月异,从技能到思维都发展极快,而在实际工作中数字编辑很少能得到这方面的专项培训。出版企业可以在常规的编辑继续教育之外,为数字编辑提供参加有关产品经理和用户运营的培训课程,拓宽数字编辑的视野,提升互联网思维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此外,出版企业可以联合高校共同开发出一套适合数字出版编辑人才培养的课程,从理论层面、实践技能、实战论证等方面开展短期课程培训,扎实地提升数字编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雅筝,周荣庭.智媒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理念革新与技能重构[J].出版广角,2020(2):25-29.
[2]陈娟.新媒体时代传统编辑出版的应对策略分析[J].传媒论坛,2020(7):70-71.
[3]秦德继.融合出版背景下的人才队伍建设浅析[J].出版参考,2019(6):62-67.
[4]周济.出版数字化转型中的教辅编辑管理分析[J].科技传播,2019(12上):158-159.
[5]朱瑾,王静,岳漫宇.浅析出版转型期人才的创新培养[J].编辑学刊,2020(2):23-26.
[6]比达咨询.2020上半年度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报告[EB/OL].(2020-09-09)[2020-09-28].http://www.bigdata-research.cn/content/202009/1094.html.
(作者单位系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江苏凤凰数字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