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学校体育文化:从理解到行动
李荔 陆龚超 许莹 王怡
摘要:在当下注重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新时期,海派学校体育文化要从理论走向实践,体育教师需要基于“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新理解,探索建构“新”教学。本文从如何实施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设计、开展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和倡导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三个方面具体予以描述,并辅以实践探索中的案例,为新时期海派学校体育文化“何为”提供先行先试的经验。
关键词:海派文化;学校体育文化;理解;行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3-0055-04
上海作为一个中西交融、开放多元的城市,由于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人文情怀,逐渐形成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它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多元性和扬弃性的基本特征。就学校体育发展而言,如何基于海派学校体育文化视域、从理论到实践阐述上海市中小学“三化”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经验,是上海体育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和挑战。
一、何谓“海派学校体育文化”
上海师范大学沈建华教授等学者曾经在《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形成、特征与传承》一文中提出,上海的学校体育发展中,一方面要主动吸纳西方体育文化之精粹,另一方面又承担了向全国辐射西方体育文化的重任,为“海派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海派”学校体育文化。“海派学校体育文化”源于“海派”文化,是上海在传承本土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吸纳、借鉴、改编等不同手段,使异地异质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体育流派在同一区域内同生共存、和谐相处,既保持自身的文化特性,又融合其他文化优点的体育文化形态。海派学校体育文化是上海体育教育发展的浓缩,与海派文化的精髓一脉相承,体现出开放、多元、包容、创新、领先和务实的核心特征。
二、体育课程改革深化时期对于“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新理解
课程改革三十多年来,上海学校体育经历了从“素质教育观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健身育人主线一从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凝练的学科核心素养”的逐步深化过程,上海学校体育以独特的方式在体育教育教学思想、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活动开展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成为全国学校体育的“领头羊”。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快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系列文件的出台和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体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场所,如何主动顺应时代的新变化、应对育人目标升级所带来的新挑战,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的精髓,需要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理解和新行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其一,要进一步理解内化海派文化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精髓,为学校体育教学服务。不仅要做到理念领先,还要在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上予以创新和整合,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样例经验,在全国起到引领者的作用,真正做到“实力制胜、文化致远”。
其二,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具有西方特色的体育教学形式,还具有上海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等,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将这些海派文化素材“创新”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去,以提高学生对海派文化的认知,从而拓宽上海学校体育的渠道。
其三,在“开放、多元、包容、创新”等海派体育文化特征的影响下,当前上海正在实施的中小学“三化”体育教学改革,不仅要保留较好的传统体育教学内容,还要不断地引进国内外不同地区的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继而丰富上海学校体育的内容。
三、“海派学校体育文化”何为
“创新”是海派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笔者认为,“‘海派学校体育文化何为”也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在当下注重核心素养的新时期,海派学校体育文化要从理论走向实践,体育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基于新课程、新教材,探索建构“新”教学。具体而言,要从以下三个维度予以实践。
(一)“新”教学要实施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设计
2018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教师关注的新话题。新课标明确了学科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目标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和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超越课时主义和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走向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以创新规划学生学习历程为核心的单元学习设计。
体育单元学习设计是根据学科特点、目的和要求,基于学生立场,在真实情境下围绕某一主题或任务开展完整的体育学习过程所做的专业设计。采用新增、删除、更换、整合、重组等方法,将相关联的知识技能组合成为有结构、有逻辑的单元学习体系,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化、情境化处理,以实现体育学习内容的有趣、有用、有意义。它不仅仅是文本设计,还有文本在实践中的“运作”,不仅要体现学生通过体育课学习能够“学会什么”,还要呈现“何以学会”的过程。单元学习设计一般包括五大核心要素。
第一,要选择适切的单元学习主题。它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指向学科大概念,围绕体育学科某一个核心内容组织起来的、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题。是基于学科内容的高度凝练,反映育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学习内容要体现出条件化、结构化、情境化的表达(见案例链接1)。
案例链接1:
以高中健美操教材为例,在确定单元主题时有以下几种思路:第一种是主题与教材内容章节一致,体现教材编写逻辑,大单元主题为“基本动作组合”,分解到课时就是以操化动作为主的不同动作组合;第二种是打破年级跨章节整合,按照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进阶,大单元主题为“健美操术语和手臂动作组合”,健美操的术语关联到健美操专项的核心内容,掌握了术语,实际上就掌握了健美操学习的密码;第三种是按照专题性任务来组织确定,相当于学科的项目化学习,主题可以确定为“创编1分钟的踏板操动作组合,并配以音乐”;第四种是按照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将单元主题确定为“××学校校园健美操大赛”,引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要确定单元目标,单元目标是核心素养在单元中的具体化,是学生通过单元的学习后学科核心素养上的具体体现,起到教学和学习的“北斗”作用。包含学习内容、学习行为、学习途径和学习程度等内容(见案例链接2)。
案例链接2:
本案例以“健美操术语和步伐动作组合”为单元学习主题,分别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呈现了学习目标,具体表述如下。
1.认识并理解健美操术语,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述并使用健美操术语,明晰相应步伐动作的规范要求。在有一定密度和强度的体能练习情境中,增进综合体能(运动能力)。
2.在“冲关你最棒”运动情境中能够运用判断、体验和动作展现进一步学习、融通基本术语(运动能力)。
3.能够根据自身体能情况及时进行强度、密度和情绪的调节,同时学会运用健美操基本步伐进行体能练习的方法(健康行为)
4.在学练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逐步形成勇敢顽强、积极进取和不断追求卓越的良好品质(体育品德)。
第三是确定学习任务。寻找合适的统领性任务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设计的关键。“任务”凸显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结果导向,是单元学习主题和目标统领下整体设计的学习活动的总和,能够激发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由一组彼此关联、结构化、有逻辑的学习活动组成(见案例链接3)。
案例链接3:
任务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载体,与学习目标有着对应关系,一般由学习情境、驱动性问题(问题链)、学习活动等组成。以主题为“健美操术语与步伐动作组合”单元教学为例,将学习任务确定为:小组拍摄4个8拍步伐动作组合,进行视频展示,小组合作交流,采用表格记写法分别对视频中动作的步伐、手臂、手型、方向进行记写,并填写在表格内。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健美操术语理解和掌握步伐动作组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展示情境与合作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探讨、进行交流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创设展示情境,让学生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在掌握步伐动作的基础上学会进行重组,创编成新的组合。
教师要基于学习目标设计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建立理论知识和动作技能的联系。例如,希望学生理解健美操步伐基本术语,就可以问“健美操七个基本步伐的术语如何表述,请举例说明”;若希望学生建立术语与动作的联系,则可以问“请观看××动作,并尝试用术语进行表述”,反之,也可以问“请根据此段术语描述,尝试完成4个8拍步伐组合动作”等。
在学习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适当留白可以激发学生的深度活动和探究精神,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面对情境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追问、讨论和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师生、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对新的知识、技能的建构。
第四是单元学习支持的设计,通过学习资源的提供、工具或支架的支持,创建有利于学生素养生成的学习环境。从资源来说,教师不仅要提供文本材料、视频资料,还要注重学生互动时对问题深入思考所产生的新观点、新想法等生成的资源;概念支架、元认知支架、过程支架和策略支架等多样化的学习支架能够帮助学生破解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及时调整学习过程;工具支持则为多样化学习提供了保障,为学生查找、获取、处理和评价资源提供处理工具、操作工具和交流工具,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推进学习内容深加工,内化其深度思维。另外,学生自主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促进了学习者互动、协作和交流。
第五是持续性的学习评价。评价是基于证据的推理和判断,学生学习后核心素养是否提升、提升了多少。因此,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服务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调控学习过程。在进行学习评价设计时,特别要关注学习目标引领下的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支持和学习评价的一致性(见案例链接4)。
案例链接4:
以主题为“健美操术语与步伐动作组合”为例,在制订持续性评价过程中,始终关注以学生为中心、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为导向,评价贯穿学习始终,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活动引导学生始终记得学习的目标,及时了解和反思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和资源支持,促使学生深度学习能够真正发生。表1是单元学习目标引领下的“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支持和学习评价”四个维度的整体设计。
(二)“新”教学要开展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
课程改革从“双基”“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表明了课程目标的迭代升级。在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提及,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因此,新目标需要新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复杂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结构性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实现素养生成。
1.什么是真实情境
真实情境就是强调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这就是核心素养。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在《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一文中指出,真实的情境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真实情境要实现学生的真学习;二是要衡量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做事”;三是知识点感受和理解要通过真实情境中的应用来实现。因此,单元教学中,应该用“在何种情境下运用什么知识解决什么任务”来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多种学习和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变化、复杂、真实的情境中建立知识结构化的认知和能力。
2.如何开展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强调的是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和帮助,教师是引起、维持、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是在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的过程。简而言之,要引发深度学习,教师要思考如何确定学生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恰当的“教学材料、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提升、发展学生,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建构新的技能、新的学习經验,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见案例链接5)。
案例链接5:
笔者在上海市高中体育空中课堂教学中,依据“在何种情境下运用什么知识解决什么任务”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的指导思想,基于“线上教学+家庭场景”创设多种学习和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变化、真实的情境中建立知识结构化的认知和能力,设计了聚焦情境、任务和评价的“三线图”(图1)。
从情境和任务来看:一是创设“互动情境”,通过学生动画形式在虚拟空间中模拟师生互动,反馈学习体会及与教师的交流;二是创设“意念展示(比赛)情境”,在虚拟空间与居家环境中,将意念训练与学生互动相结合,以意念方式进行展示或比赛;三是创设“困难情境”,引导学生在持续一定时间的体能练习情境中坚持到底,能够根据自身体能情况适度调节,具备情绪调控能力。从评价来看,“互动情境”与“意念展示(比赛)情境”可以通过“技能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困难情境”则主要通过测量心率进行运动负荷的自测与自评。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任务设计和评价的实施,真正形成促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看得见、摸得着、可评价”的情境,实现深度学习。
(三)“新”教学倡导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通过整合学习资源,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资源和更加有力的学习支持,是为面对未来的学校体育的新教学做好准备,也是必然的选择。技术要与教学深度融合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教师要将资源、信息转化为“教学材料”,传递给学生,进而把它变成学生的学习信息;第二个阶段是教师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这些信息转变成新的知识和经验,过程中,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素养。因此,笔者感到就体育课堂教学而言,技术的运用要适当,要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学习;还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增强交互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以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或学生能够及时对自我进行评价和反思(见案例链接6)。
案例链接6:
笔者在进行课堂调研时发现,教师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往往以教会学生动作组合作为教学的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掌握不同动作组合,然而,一旦遇到一个新的组合,离开教师,学生就不会学习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以“健美操术语与步伐动作组合”为单元主题的教学中,笔者结合一节“步伐动作组合1”的课堂教学,尝试设計了健美操学习的关键技术即“冲关你最棒”,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屏幕上的术语描述快速完成相应动作,与教师示范动作做对比,一共有10个动作,看一看能做对几个?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这个关键技术的设计意图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创设“冲关你最棒”情境,将学习内容赋予一定的情境,将静态的术语转化为动态的动作技能,引导学生打通术语与动作的连接,推动学科内容的主动建构与生成;第二是将“冲关你最棒”作为融入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第三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为学生提供指向自主学习的支架支持。
“冲关你最棒”既是情境,又是任务,也是评价,是基于健美操专项特点的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或技术。它关注了高中学生接近成人的特点,将旧知识与新知识予以连接,以冲关的形式引导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促进了能力形成和素养生成。
四、结语
曾子曾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面对全国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全面实施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即将面世,上海学校体育要在全国保持卓越领先、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海体育教师只有在体育课程改革的破冰之旅中不断砥砺自身、踔厉前行,探索和创新面对未来的“新”教学,海派学校体育文化才能再次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