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我国园本课程研究的热点主题与展望
赵东群 王春燕 吉喆
【摘要】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206篇我国园本课程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园本课程研究热点涉及园本课程及其理论基础、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园本课程开发现状、园本课程开发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等领域。未来我国园本课程研究应当转变园本课程开发目标,以提升幼儿核心素养为园本课程建设的目的;深化园本课程实施,以班本化为园本课程落地的基础;关注园本课程开发路径,以优化实施策略为抓手。
【关键词】园本课程;热点主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20)7/8-0063-05
自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后,我国学前教育开始探索国家、地方和园本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园本课程成为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和实践的热点。由于园本课程内涵的多重性、内容的多元性、实施的多样性、评价的多维性,致使其在实践中成为一个关注度极高但理解还存在偏差的术语。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园本课程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可视化分析,进一步揭示21世纪以来我国园本课程研究的热点主题,以期为提高幼儿园课程质量,深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文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以“园本课程”为主题词,对199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期间学前教育相关期刊,如《幼儿教育》上刊发的论文进行设定检索。剔除与主题不相关的会议综述、园本课程简介、活动介绍等后,共获得有效文献206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可視化软件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以知识图谱的方式阐述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的热点主题。
二、我国园本课程研究的热点主题
关键词是文献核心主题的呈现,出现频次越高表示研究热度越强。〔1〕本研究使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我国园本课程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CiteSpace软件以区间〔0,1〕的模块值Q和平均轮廓值S来衡量图谱的效度。Q>0.3,意味着图像是显著的;S>0.5,意味着聚类是合理的。〔2〕本研究中Q=0.855,S=0.9381,说明由关键词聚类形成的知识图谱比较合理。由图1可知,园本课程研究的聚类共有14类,分别为园本课程、园本课程开发、课程理论、幼儿园、幼儿教育、幼儿园课程、课程开发、课程内容、课程建设、园本教研、幼儿发展、教师成长、幼儿学习、乡土文化等。通过二次文献分析对上述类别进行整合,笔者认为我国园本课程研究的热点主题如下。
(一)始终坚持关于园本课程及其理论基础的研究
园本课程是校本课程理念在幼儿园课程领域的移植。课程的理论水平是影响课程实践的关键因素,园本课程及其理论基础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园本课程研究的焦点和热点。
1.园本课程及园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虞永平认为,园本课程是指在幼儿园现实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资源、师资相一致的课程。适宜性是园本课程的根本特征。实践中存在将园本课程等同于特色课程的误区,事实上二者存在本质区别。园本课程关注的是幼儿的全面发展,而特色课程注重的是幼儿某一方面的特色发展(虞永平,2002)。关于园本课程的实质也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园本课程本质上就是幼儿园课程。园本是幼儿园课程固有的属性,不存在国家、地方、幼儿园三级之分。〔3〕另一种观点认为,园本课程区别于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设置的区别于其他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具有普适性。园本课程是为幼儿设置的区别于其他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具有本园适宜性。〔4〕
陈时见认为,园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家长及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活动,具有民主性、灵活性、多样性、特色性的特点。实践中存在将园本课程开发等同于教材编写、创建特色幼儿园或自行其是的误区(虞永平,2004)。事实上,课程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和创新都属于课程开发。〔5〕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质存在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是创生取向,指幼儿园作为课程的权利主体,创编幼儿园自己的课程,即园本的课程开发;另一种是调适取向,指幼儿园作为课程的参与者,对选择的国家或地方课程进行适宜性改编,即园本的课程实施,也称课程园本化。〔6〕
2.园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及理论探析
园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在于能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特色形成以及社区协调发展,并促进幼儿园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完善。〔7〕园本课程开发并非易事,需要具备明确而独特的办园宗旨和教育哲学思想、民主科学的幼儿园管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有效的监督和服务机构。目前多数幼儿园尚且不具备从零开始开发园本课程的能力。从理性角度出发,虞永平指出园本课程不应当单纯追求有自己的课程,而应当追求有适宜于自己的课程。李云淑也指出,对优质课程的适应性改编应当成为园本课程开发的主流。〔8〕
园本课程开发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人本性与发展性。园本课程开发需要在不偏离幼儿发展目标的前提下,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二是内生性与适宜性。园本课程开发应当依据本园教育理念、文化、物质条件、师资状况、幼儿实际情况以及家长、社区的要求进行内生性的课程开发。同时,园本课程应当是对幼儿、教师以及社会文化适宜的课程。三是多样性与独特性。园本课程的开发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具有多路径、多形式、多样态的特点。此外,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是基于自身特色的,因而具有独特性。四是生成性和生活性。园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以幼儿的经验兴趣为基础,以现有的资源环境为依托,在交互关系中共同生成、创造、实施课程。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性依据和课程的第一需要。园本课程开发应当扎根于幼儿的生活,在生活中形成,赋予课程生活的特征,使园本课程开发成为生活的教育延续。〔9〕五是民主性与大众性。每一个卷入者如教师、幼儿等都有权提出自己关于课程方面的意见(左瑞勇,2007)。
(二)着重开展关于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从环境中选择适宜的教育资源作为课程内容是园本课程开发的首要环节和关键因素。近年来,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一是园本课程资源的选择范围不断拓展,从以地方文化等特色资源为重点逐渐到关注科技生活、日常生活、艺术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二是园本课程资源的选择维度不断深化,从关注外显资源到注重内隐情感。园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幼儿经验的生长和人格的发展。〔10〕因此,园本课程资源开发逐渐实现了从外在资源开发到内在情感体验的转变。三是从注重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到关注本园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实施。四是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逐渐常态化。课程资源作为适应幼儿生长的有价值的材料,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资源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认识—发现—收集—梳理—利用—评价—再认识”循环反复的过程,需要不断深入精进。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资源利用意识,主动将资源开发利用纳入到日常的课程设计中(蔡菡,2018)。
当前园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着力点总体来看是一种资源整合。一是整合新旧园本课程资源,消解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成果的分离。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无形中形成了宝贵的课程资源。〔11〕二是整合传统与现代课程资源,使幼儿在相应的条件和课程情境中获得成长。成人倾向于传承传统文化,对电子媒介侵入幼儿的生活表示担忧。幼儿则倾向于触碰和探究电子信息媒介。〔12〕三是整合农村课程资源,将地方特有生活面貌、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等融入园本课程资源。
(三)持续关注关于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我国关于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以调查研究和个案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园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我国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缺少有效整合与利用,偏重对园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园外课程资源,特别是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的拓展和利用不够。园本课程的实施中倾向于选择具有外显成果的课程。〔13〕园本课程的评价缺位,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当前我国园本课程开发面临的难点。从园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现状来看,与园本课程开发相关的教师培训数量少且理论性强,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有待提升。缺乏民主科学的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建设中园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平等。教师认可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但实际考虑较少。针对以上问题,不同的学者从幼儿园和教育行政部门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幼儿园应当从提高园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建立园本教研制度、完善园本评价制度、引入专家支持等方面着力,推进园本课程开发不断向前发展;政府部门应当通过政策引导、提供有效的培训支持、合理评估导向等措施支持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
(四)不断加强关于园本课程开发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园本课程开发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之间存在一种良性的循环关系。一方面,园本课程开发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园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支撑,能够向深度推进园本课程建设(段发明,2014)。园本课程开发对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园本课程开发可以促进幼儿园教师从单一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集课程决策、设计和实施于一体的课程开发者。另一方面,角色的转变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向发展的状态前进,从跟随课程到参与课程,从适应教学到提升专业。〔14〕要推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推进园本课程开发,首先要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园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之一是将幼儿园教师从孤寂中拯救出来,打破其孤军奋战的局面。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就某个教育问题开展研讨与学习,从而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决策的质量。其次,提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园长的课程领导力影响着普适性课程方案园本化的成效,具有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上要统筹园本课程的开发,下要领导教师领会课程的目标并积极投入到课程开发中去。最后,促进教师专业态度转变。教师接触新的教育理念和政策时往往会持有怀疑的态度,只有当理念与政策在实践中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后才会真正接受它。幼儿园教师在园本课程开发中态度和信念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我国园本课程研究展望
我国园本课程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确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建设价值取向,明确了以适宜性为课程建设的根本特征,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突出了多元主体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近十年以园本课程为主题的研究文献中较为突出的高频词进行检测,共获得18个突现词,并记录了突现词的时间跨度和突现率(见图2)。其中,“核心素养”“班本课程”“策略”是较新的3个前沿突现词,突现年份为2017年。“核心素养”的突现率最高,为4.0355。“班本课程”突现率为2.6843。“策略”突现率为2.4148。可见,我国园本课程研究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转变园本课程开发目标,以提升幼儿核心素养为园本课程建设的目的
对核心素养的关注是对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补充升级,体现出我国园本课程开发的时代性、儿童性、发展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智育到培养完整人,是我国幼儿园课程目标演进的重要方向。〔15〕21世纪新的生活样态已初步形成,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2014年教育部發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发展各学段学生核心素养。这意味着核心素养成为时代对育人工作的标准和要求。此外,互联网使幼儿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变革。时代的变迁需要个体提高适应新生活的能力。园本课程开发应当处理好现在和未来的关系,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园本课程开发。
(二)深化园本课程实施,以班本化为园本课程落地的基础
园本的“本”应当是从本地到本园再到本班幼儿的不断深化,对班本课程的关注是园本课程理念与实施的深化,体现出我国园本课程开发更加凸显适宜性、凸显教师的课程开发权利。从课程内容的选择、资源的利用来看,班本课程具有更高的幼儿适宜性。我国园本课程资源的挖掘也经历着从关注地方特色到本园特色再到班级特色的转变。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来看,班本课程代表着一种教师赋权。班本课程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教师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决策权利,调动教师和幼儿家长开发课程的积极性,逐步落实教师作为课程研究者、实践者的课程理念。尽管当前对班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并不多,但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创造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的体现,也是未来园本课程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三)关注园本课程开发路径,以优化实施策略为抓手
关注策略是落实园本课程开发路径的体现,表明我国园本课程开发更加注重可操作性。从当前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园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话语方式,一种是理论话语,另一种是实践话语。两种话语之间的应然结合状态和实然隔阂状态是园本课程开发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力。如何有效基于理论指导实践,结合实践将冰冷的课程理论赋予温润的生命力,基于实践建构具有普遍借鉴价值的园本课程开发策略,搭建园本课程开发的行动框架与技术策略,是未来园本课程能否发挥效能的关键。此外,园本课程的发展终将从园本课程开发策略走向有质量的园本课程开发策略,园本课程质量及园本课程评价体系的生成也是未来园本课程开发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同时,如何以整体的眼光与思维建立起园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三者之间的呼应关系,亦是课程建设中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16〕
参考文献:
〔1〕赵俊芳,安泽会.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研究热点及知识可视化图谱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4,(5):77-83.
〔2〕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3〕李季湄.“园本课程”小议〔J〕.幼儿教育,2002,249.
〔4〕〔6〕李云淑.关于园本课程、课程园本化、园本课程开发等概念的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8,(11):80-82.
〔5〕熊梅,脱中菲,王延波.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探索〔J〕.教育研究,2008,(2):61.
〔7〕〔9〕〔13〕〔14〕李子建,杨晓萍,殷洁.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9-130.
〔8〕李云淑.对园本课程等概念的再思考:兼与幼教理论界学者商榷〔J〕.上海教育科研,2013,(7):93-96.
〔10〕SUSAN S.Emergent curriculum in early childhood setting:From theory to practice〔M〕.New York:Redleaf Press,2009:253-255.
〔11〕袁凤琴,胡美玲,李欢.论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园本课程开发的困境及其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8,(10):245.
〔12〕周慧静.“小桔灯”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8,(4):92.
〔15〕田景正.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考察〔J〕.教育科学研究,2019,(5):64.
〔16〕段立群.区域整体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9,(1):30.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Kindergarten Based Curriculum Research Hot Topics in Chin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1st Century: Based on
CiteSpace Visualized Map Analysis
Zhao Dongqun1, Wang Chunyan2, Ji Zhe1
(1Colleg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Luoyang, 471934)
(2Hangzhou College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Abstract】The authors analyzed 206 papers from CNKI data bank on kindergarten based curriculum in China using CiteSpace. It is found that hot topics in this area include basic theory research for kindergarten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and use of related resources, current situat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future, the research should change goal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ake improving childrens core qualities as its goal of developing curriculum; deep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d make the curriculum class based; pay attention to the method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rough optimizing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Keywords】kindergarten based curriculum; hot topics; prospect
* 本文为2018年河南省哲學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园本课程建设中河洛文化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BJY020)和2020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园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编号:2020YB0183)的研究成果之一。
* * 通讯作者:王春燕,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教授,E-mail:wcy27@zjn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