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精神的现实启示

    [摘要]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诞生于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办学九年的过程中,抗大为国家培养了数十万德才兼备的优秀军政人才,并培育了伟大的抗大精神。抗大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政治方向、工作作风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方式对于当下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

    [關键词]抗大精神;延安精神;现实启示

    [作者简介]刘赫然(1989-),女,汉族,陕西延安人,宝塔区委党校教师,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D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4-0051-02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为了生存立足与扩大发展,作出了创办一所抗日大学的重要决策。一方面希望通过办学校吸引人才扩大队伍,另一方面也便于将长征中所积累的战斗经验通过学校进行一定的理论总结,以指导今后的战斗,取得长足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应运而生,简称“红大”。然而当时的“红大”还未来得及开课,其所在的瓦窑堡(今延安市子长县)就遭到了国民党高双成部队的偷袭,校址连夜迁往保安县内(今延安市志丹县)。在保安,红大一期学员正式开始上课。几个月后,红大又随中共中央进驻延安。此时,西安事变刚刚发生不久,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需要,“红大”于1937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其后,抗大一度开赴晋东南办学,抗战胜利到来之际又转回陕北。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抗大完美地行使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办校九年期间,抗大共经历了八期,十四所分校和五个附设中学,为我党我军培养了十余万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抗战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乃至新中国的成立、建设与发展都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抗大虽然于抗日结束就已完成历史使命,但在办学的艰辛历程中孕育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为核心的抗大精神,这精神是抗大今天依然能保持不朽魅力的重要原因,对当下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影响。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抗大精神的实质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抗大精神最本质的体现。延安时期的有志中华儿女,都将“抗日救国”作为奋斗的方向与目标。但国民党中的顽固派却在九一八事变后、西安事变之前一直坚持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西安事变后,国共之间确立了统一战线决定共同抗战,但在这之后,国民党仍然在一直提防着共产党的发展壮大。“皖南事变”的爆发使得国民党的防共反共之心昭然若揭,国共之间再次走向决裂。经济封锁导致居于陕北边区的中共中央不得不思变,并大力发展生产,用自己的力量保障自己的人民和军队,以抵抗日本侵略者,并防范国民党的不断攻击。当然国民党的这一系列做法也使爱国青年、仁人志士真正地看清了其野心与面目。在这种关键时刻,是共产党坚决站出来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是中国共产党举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获得了民心。据抗大老校友回忆,有很多人最开始选择学校、选择队伍,根本没有那么多的“主义”与“思想”。他们只知道,日本人是要灭亡中国的,不反抗自己和家人就都要受欺辱甚至要丢掉性命。对于他们而言,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哪里有抗日就到哪里去!在民族危亡国家危难之际,抗大勇于承担起抗日救国的重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提出了“反对投降、抗战到底”的主张。毛泽东曾在对抗大学员的讲话中提及抗大的政治方向,他对学员们说:“你们来到这里,首先就要学一个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政治方向。而你们,要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打日本,怎样要打日本,和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一定会被打倒这样的方向。”可以说抗大正是用抗日救国这一正确方向凝聚了民心也鼓舞了士气。

    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和当前的政治方向。只有始终坚持这一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今天常常谈论“政治方向”,须知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体现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上,体现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坚定和万众一心上。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力所能及地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才能指日可待。

    二、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天下为公”的情怀

    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不是打出旗帜、喊出口号就能实现。当年的抗大人,冲破重重阻碍,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千里迢迢来到延安投奔抗大。毛泽东曾对抗大学员说,“抗大没有什么入学考试,但你们来了,就相当于考了,并且已经通过了。”从全国各地来到抗大的青年不计其数,这些青年跨越千山万水,其中的困难与阻碍可想而知。仅仅从西安到延安的这段距离里,国民党就设置了层层阻碍和关卡来抓取青年学生。但这些有志青年不信邪不服气,在他们当中流传着“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还有颗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这样的誓言。而且他们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比如上海徒步走一年多来到抗大的13个青年学生等等,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意志,是无法坚持下来的。而奔赴抗大只是考验的开始,到延安后的艰苦生活和强力劳动还有随时牺牲生命的危险境遇都需要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当年的延安城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埃德加·斯诺曾经描述这里是最不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地方。这些来到延安城的青年们,不仅要忍受艰苦的条件,还要自己种粮食、挖窑洞,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随时迎接战争的考验。但很多人经过抗大这块“试金石”的打磨与锻造,最终都成为了坚定的革命者和建设者。比如最开始来的一些穿旗袍抹口红的女学员,到了抗大后,为了作战和学习的方便,不再顾忌形象,剃光了头来显示自己对革命的坚定与执着。

    习近平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如果缺了钙就会得软骨病。中国共产党从创办以来就秉持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情怀,把民族的利益与人民的幸福摆在第一位,这是国家之大幸,民族之大幸。当代党员干部仍不乏坚定理想信念,默默付出耕耘的典范。从为民操劳的焦裕禄、孔繁森,到执着坚守的杨善洲,再到一切以人民为重以发展为重的沈浩、廖俊波……无不体现着党员领导干部们的信念与担当。但也不可否认,仍有一部分干部,理想信念丧失,道德意识滑坡,误己误民误国。今日之党员干部更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三、勇于创新担当,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抗大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强调教学必须与抗日救国相联系、与学员实际相联系。比如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坚持抗日需要什么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教学方法上也是在课堂教学、讲座报告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实践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学员从实际中有所收获。抗大除了专职教员外,还有很多中共中央领导人担任教员,还有一些从国统区来的专家学者担任教员。这些人理论扎实,经验丰富,能把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运用生动丰富的语言进行讲授,使学员能够在实践中学,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抗大办学的成功经验证明,必须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与作风,让理论沉得下来,也要让实践能得到理论的总结与升华,最终更好地指导实践。“立身为公,学以致用”,学习是为了与实践相联系,更好地指导实践。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的检验,创新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在于理论的修为和自警。再伟大再正确的思想,如果不在实践中锤炼发展,一旦僵化神化,带来的一定是灾难。党员干部不一定都要当理论家,但必须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反对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要具体地发展地结合实际地去看待问题、开展工作。在工作中,一定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结合实际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抗大从建校起,就是一所“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大学。抗大的办学史可以说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在校舍、经费和教员都非常缺乏的情况下,抗大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没有校舍就自己挖窑洞,没有粮食就自己种,没有笔墨就用树枝石灰自制,没有练习本就用敌人飞机上扔下的传单背面来写……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描述抗大说:“以窑洞为校舍,以石头砖块为桌椅,以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也只有这么一家”。抗大这种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把学习与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精神使学员们真正做到了“工农干部知识化,知识分子工农化”。毛泽东曾风趣的和学员说:能吃小米,会打草鞋,会爬山才能算是抗大学生。在这样异常艰苦的办学环境下,抗大人就是充分发扬了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才最终保证了革命事业的成功。

    革命战争年代,艰苦朴素的作风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保证胜利的必要条件。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都大幅度提高,就有一些同志把这一优良作风抛诸脑后,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开始蔓延。然而,“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党的作风直接关系民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中国共产党的起家法宝。身为共产党人,就得有严格的标准,就必须要坚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带领着广大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努力。今天提到艰苦奋斗,不是非要像过去那样去破衫褴褛,饥一顿饱一顿,而更应该落脚在“奋斗”二字上,应该是立足于现有条件上的不懈努力的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在当下,更应当是勤俭节约、自强不息、乐观豁达的精神品质。每一名共产党人都应当在对这一精神品质的坚守中,永葆共產党员的本色。

    [参考文献]

    [1]李志等主编.抗大精神永放光芒[M].黄河出版社,2005年.

    [2]国防大学组编.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史[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李殿仁.弘扬杭大光荣传统忠实及行新使命[N].光明日报,200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