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
李文锦
前天,
我认识了一棵树!
它的名字叫“火炬”,
——“火炬”!
今天,
我明白了它的“花语”:
它的花语是
——“浴火重生”!
巧合还是暗合?
我不明白。
因为“新冠”将退,
——方舱已休!
与隔着时空距离的作家们相比,教师的写作犹如春天的细雨,在课堂的土壤里,对学生的写作有着天然的浸润和影响。
运用教材,不仅是运用教材上的作文训练,还要运用教材上的课文开展作文训练,这才是教材对作文教学的价值所在。
写作是最高级的独处,写作的过程是构建自我精神花园的历程。徜徉其间,我们可体验李白“举杯邀明月”的洒脱,可享受王维“清泉石上流”的雅靜,还可与灵魂对话出“这边风景独好”的豪迈与幸福。
——陈海丽《一边追寻,一边创造》
在实际训练评价中,可遵循一个公式:任务驱动型情境作文=实用文的得体 + 论述文的思路 + 文学文的笔法。
——曹军利《情境载体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言说》
材料句是主体段落的血肉。材料丰富,展现学生庞大的知识储备;材料深刻,彰显学生思维的深度。
——黄 媚《写作支架:让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升格有“法”可依》
让合适的内容载体,遇见恰当的路径策略,新形势下新的语文教学,应该强化立德树人教育,重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养成,追求“做事的”课堂教学。
——柳玉芝《持经达变,立德立言》
既要合意(符合命题材料之意),更要立意(显现自我思辨见地),从而行文达意(得体的文字表达),这就是写好材料作文必须清楚的所谓“三意”。
材料作文所提供的命题材料,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了相当程度的多样性,其题意自然也就具有了多元多向的特点。较之一般的标题作文,材料作文符合题意的要求必然是随“题”变通且又顺理成章。
——沈中尧《材料作文的“三意”和“三预”》
平心而论,作文是属于语文的,语文的文化性彰显着其独特魅力,作文自然不例外。作文反映时代精神,有它自己的独特轨迹。它不是新潮个例与写作话题的随意组合,也不是简单意义上时代的传声筒,而应巧妙地将时代的声音渗入语言文字这种符号里,渗入思想意识里,更渗入语言文字符号所组成文章的骨髓里,转换为文章所需要的文化元素,艺术地传达出来,给人感性与理性交融的质感。它不应停留在概念与口号的层面上,也不应停留在空洞说理的层面上,而应从生活出发,历经社会,遭遇美感,求得哲学意义上的感悟与思考,给读者以感染与启发。
——刘补明《考场作文应实现对时代的精准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