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社会工作本科生自我专业认同的比较与思考

马林刚 邹松 秦广强



摘要:以中央民族大学和台湾Z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专业认同量表和专业情境量表,从适切性认同、认知性认同、行为性认同和情感性认同四个方面来测量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同,从专业前景、专业价值、学习环境和培养目标四个方面来测量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情境。结果表明,两岸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在专业认知性认同上有显著差异,专业情境则在前景地位和专业价值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相比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学生的专业认同更有可能受到专业情境的影响;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最重要的因素是专业价值感。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认同;专业情境;两岸对比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23X(2018)06-0052-07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快速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在全国许多大专院校开设,社会工作本科学生队伍也日渐庞大。这些进入社会工作科系的学生发展状况如何?对社会工作有何了解?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情况如何?毕业以后从事社会工作相关的业务意愿如何……这些都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中国台湾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走过了近五十年的历史,而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至1989年才正式开始。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台湾地区的社会工作教育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两岸虽然同处于中华文化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两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都存在一定差异。在较为成熟的教育体系和截然不同的社会体制下接受社会工作教育的中国台湾地区学生,与中国大陆接受社会工作教育的学生,在对本专业认同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又因何产生了这些差异?
我国社工发展纲要提出10年内建设300万社工人才队伍,这对社工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要保证社工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就必须关注高校社工专业学生的发展情况。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直接影响到其以后从事社会工作相关领域的意愿与动机。探究两岸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程度,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价值取向。而对两岸学生在专业认同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则有助于更深层次地了解两岸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上存在的差异
二、专业认同的概念梳理与影响因素
(一)专业认同的界定
认同(identity,亦作identification),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同一,the same)。最早使用认同这一概念的是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他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在心理学词典中,认同是指“指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与评价上产生了一致的看法及其感情”。认同是对我们是谁、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反思性理解,是一种主观的感情,属于感性的范畴,它对于人的行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行动者意义的来源。
本研究所指的专业认同来源于认同,而区别于职业认同。职业认同指个体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的目标、职业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本研究专业认同的概念参考以往学者的研究,指学习者在了解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探究所学专业,是一种对所学专业在认识、态度和行为上的移入过程。
(二)中国大陆学者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社会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已有超过250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超过1万人的社会工作人才。这些人才究竟有多少在毕业后从事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工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不可否认,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人才流失比例很高,这其中受到社会工作发展现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工作中的培训机会、工作强度、薪酬水平、晋升制度等,但是,专业生产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意义也不能忽略,即不能以纯粹的工具理性来看待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择业就业问题,因为高校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从而改善其专业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对于社会工作这种新兴专业。在高校的培养过程中,具体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社会工作学生的自我专业认同?对于这个问题,已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因素:就个人而言,价值观念、兴趣爱好、性格类型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就学生的学习生涯而言,是否参加过实习、实习质量以及所在的年级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就学校方面而言,学校的硬件、老师的教学水平、学生水平也可能会成为影响学生专业认同的因素。
(三)中国台湾地区学者对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
前面已经提到,中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虽然比大陆成熟,但是台湾学界对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并不多。笔者推测,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台湾社工界对专业认同的研究并不像大陆这样迫切——台湾学者对台湾4所私立一般大学与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系423名学生所做的研究表明,社会工作系有75%的学生会选择未来从事社会工作,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大陆的10%~30%。汤雅婷研究了专业认同与实习结构、学习投入之间的联系,得出这样的结论:若有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则专业认同与学习投人较高;实习学生在专业认同上,对专业价值、专业自我、专业理念的认同偏高,对专业投入的认同较低,而学习投入中,认知投入对专业认同具有最高预测力。陈金志等人通过研究外部环境对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后发现,社会工作系学生的家人对其就读社会工作系的态度、学生对课程学习、整体学习状况的满意度以及本身對社会工作专业生涯的清楚认识程度能明显地影响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取定量实证研究,通过发放问卷获取数据,然后对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果。
(一)研究框架
根据以往的研究可知,影响专业认同的因素众多,包括专业发展情景、专业价值的认可程度、专业的学习环境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等各个方面。根据西南大学秦攀博的研究,我们把这些影响因素称为专业情境。根据前文对专业认同的界定,本研究把‘专业情境影响专业认同”确立为总的研究框架,以此为基础分析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本科学生自我专业认同的差异。具体来说,该框架确立了以下三个研究假设。
第一,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情境优于大陆学生;
第二,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学生的自我专业认同程度比大陆学生高;
第三,专业前景是影响专业认同最重要的因素。
(二)量表说明
本研究中使用的量表包括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和专业具体情境量表,两个量表均采用西南大学秦攀博设计的量表。该量表设计于2009年,截至2018年6月底,涉及该量表的论文在知网上被引次数已达262次,下面对两个量表进行具体说明。
1.专业认同量表
该量表包括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4个维度,共23个项目。问卷采用Liket五点计分,专业认同总分为4个维度的平均分,分数越高代表专业认同感越高。该量表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在0.760—0.894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16;各个维度的折半信度系数在0.720—0.914之间,总量表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939。就量表的效度而言,量表的结构效度较高——各个维度与总认同的相关系数在0.573—0.895之间,显著性水平全部达到0.001;量表的效标效度良好——效标题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685,显著性水平达到0.001;量表的内容效度可靠——量表设计时的题项来源于对以往的研究回顾以及开放式问卷,经过严格的初测—再测—终测流程,所以较为可靠。综上所述,该专业认同量表信度、效度良好,适合应用于本研究。
2.专业情景量表
专业情境量表包括专业前景、专业价值、专业学习环境和专业培养目标4个维度,共20个项目。同样采用Liket五点计分,经过一定的技术性调整后,专业情境总分为4个维度的平均分,分数越高代表专业情境感越好。该量表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仅系数在0.815—0.844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05;各个维度的折半信度系数在0.805—0.844之间,总量表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 930。该量表的结构效度情况如下:四个维度之间相关系数为0.405—0.619,保持中度相关,说明因子保持独立;四维度与专业情境调查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03—0.837,呈高度相关,说明四个因子能够反映总分的内容。综上所述,专业情境量表的信度、效度良好,可用于本研究。
(三)问卷结构
根据已有量表结合本研究需求,确定问卷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年龄、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因等;
第二部分是专业认同量表,包括适切性认同4项指标(是否适合社会工作专业)、认知性认同5项指标(是否了解社会工作专业)、行为性认同6项指标(是否尽力学习社会工作)、情感性认同8项指标(情感上是否接受了社会工作);
第三部分是专业情境量表,包括专业前景6项指标(社会工作以后待遇、社会地位如何)、专业价值4项指标(社工对实现自我价值的帮助)、学习环境6项指标(社工目前的学习环境)、培养目标4项指标(社工培养目标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四、研究结果
(一)样本构成与数据整理
本次研究总共在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台湾Z大学发出问卷144份,回收有效问卷139份,其中中央民族大学收回有效问卷81份,Z大学收回有效问卷58份。具体样本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的结果显示,总问卷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41,折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910和0.923,说明问卷信度良好,比较可靠。根据研究需求,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生成专业前景地位、专业价值、学习环境、培养目标、专业情境以及适切性认同、认知性认同、行为性认同、情感性认同、专业总认同等10个变量,其中除专业情境和专业总认同两个变量外,其余8个变量的值为对应指标的平均值,专业情境和专业总认同的值为对应维度的平均值。
(二)两地专业情境与专业认同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中两个量表内所有题项均有1—5这5个选项,从1—5依次为完全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符合、完全符合。所以,数据量化之后,中间临界值为3,即3为中立判断,高于3为正向判断,低于3则为负向判断。表2和表3分别是两地专业情境均值表和两地专业认同均值表。
根据表2可知,不管是台湾地区还是大陆,社会工作学生对专业情境的判断都更倾向于负向判断,总体均值为2.60,即两地学生都不太看好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在其他三个维度上,两地学生以及总体的均值在3.28~3.60之間,最高的为培养目标,大陆、台湾地区及总体学生分别达到3.49、3.60和3.53,情况相对较好,这可以看作是两岸社会工作教育系统努力的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大陆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总认同均值仅为3.30,低于秦攀博在川渝粤6所高校各个专业所作研究得出的认同均值3.348。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低于其他专业,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从表3中还可以知道,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学生的认知性认同达到了较高水平,这应该是得益于社工在台湾地区的发展,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接触社会工作这个专业。
(三)两地专业情境与专业认同的比较
以地区为分组依据(1代表大陆,2代表台湾地区),笔者进一步对两地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情境和专业认同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4、表5)。
表4的数据说明,台湾地区和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总的专业情境上的差异尚未达到统计显著的水平(P=0.112>0.05),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台湾地区和大陆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情境有差异。但是在专业情境的具体维度上,台湾地区和大陆存在达到统计显著水平差异的维度——专业前景地位和专业价值维度上统计显著,P值分别为0.033和0.028,可以认为,台湾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前景比大陆好,台湾地区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认可程度比大陆高。
从均值差值也能发现一些问题。从社会工作学生总的专业情境来看,两所学校间均值差值为-0.16,也就是说Z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情境极有可能比中央民族大学好。从四个维度来看,造成专业情境差值为负值的除了统计显著的前景地位和专业价值,还有培养目标,Z大学的值比中央民族大学高0.11,即在专业培养目标维度上,Z大学的培养目标更清晰实用。
从表5来看,在专业认同及其各个维度的T检验中,统计显著的只有认知性认同(P=0.040<0.05),即两地社会工作学生的认知性认同存在显著差异,台湾地区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水平要高于大陆学生。
从均值差值来看,也能大致发现两地学生的适切性认同、认知性认同、情感性认同以及专业总认同的均值差值皆为负值,这说明台湾Z大学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总认同及其中的适切性、认知性和情感性三个维度要高于中央民族大学的社会工作学生。但是行为性认同均值差值为一个很小的正值,即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工作学生在适切性认同、认知性认同和情感性认同三个维度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在行为性认同上与Z大学学生持平甚至稍微高于对方,这说明尽管不像Z大学的学生那样认同社会工作专业,但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却会花费相同甚至稍多的精力去学习社会工作专业。
(四)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比较
1.专业情境与专业认同的相关关系分析
以往研究表明,专业认同受专业情境的影响;就本研究而言,专业认同和专业情境都分为4个维度,专业情境的4个维度与专业认同的4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何?这种相关关系在两岸之间又有何差异?为此,笔者对专业情境及其4个维度与专业认同及其4个维度做相关分析,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就总体数据而言,专业情境与专业总认同的相关系数为0.719,达到高度相关。在总体数据上达到高度相关的还有专业价值与情感性认同和总认同的相关、专业情境与情感性认同的相关。不管是台湾地区的数据还是大陆的数据,专业情境的各个维度与专业认同的各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很大一部分都达到中度相关,这说明专业情境影响专业认同的结论是可靠的。但需要特殊说明的是,专业的前景地位与专业的认知性认同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从两岸对比的角度来看,台湾地区的数据中专业情境及其各个维度与适切性认同、行为性认同、情感性认同以及专业总认同的相关系数高于大陆的数据,这说明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比大陆学生更有可能受到专业情境的影响,这与华南农业大学林诚彦的研究相呼应。他通过研究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并不能通过纯粹工具理性来判断,专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尤其是在目前大陆社会工作发展尚未充分的处境下。台湾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比大陆成熟,但是大陆的社会工作学生在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上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因素。
2.多元线性模型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专业情境中各个维度对专业认同的影响,笔者以专业情境4个维度的值作为自变量,以专业总认同为因变量建立了多元线性模型:
其中,Y代表专业总认同;β0代表模型常量,即方程的纵截距;X1、X4、β1~β1分别代表专业情境的4个维度及其参数。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到专业情境的4个维度因子对专业认同的影响。对专业认同最具影响力的是专业价值因子,其标准化参数值在0.6左右,显著性水平达到0.001。专业情境4个因子中另一个能部分达到(在台湾和总体的数据集中达到)统计显著水平的因子是学习环境因子,其标准化参数值在0.19左右(P<0.01)。至此可以得出本部分的结论: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主要受专业价值和学习环境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台湾比在大陆表现得更明显。
五、结论与讨论
(一)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情境的判断
本研究的数据显示,大陆社会工作本科生对本专业的情景判断得分在3.1~3.3之间,仅高于临界值3最多0.3的水平,虽然总体上为正值,即学生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情境持正面评价,但这种正面评价存在两个问题。
其一,正面评价只是低水平的正面评价,如大陆的专业情境得分仅为3.15。
其二,低水平的正面评价只是对学习环境、培养目标和专业价值的评价,并不包含专业前景。专业情境中的专业前景维度得分最低,仅为2.4~2.7,即学生总体对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持负面评价。
当然,这两个问题是关联的,对专业前景的负面判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专业情境的得分。因为学生觉得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前景不好,导致他们即使已经认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价值、专业学习环境和专业培养目标,但总体的专业情境判断依然不乐观。换一个角度来说,学生虽然对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持负面态度,但不能因此否定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因为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只是一个尚未发展成熟的外来职业(学科),很多人并不了解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导致该专业的社会认可程度不高。我们应该看到国内社会工作教师们做出的努力。本调查的数据显示,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情境的专业学习环境维度与专业培养目标维度处于良好水平,这与当前社会工作教师和学校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的分析
在专业认同的4个维度上,中国台湾地区数据和大陆数据的排序上显示出一定差异,中国台湾地区4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认知性认同、情感性认同、适切性认同和行为性认同,而大陆的排序则为认知性认同、情感性认同、行为性认同和适切性认同。这可以有两方面的解释。
第一,相比大陆的学生,中国台湾地区的学生更可能觉得社会工作专业适合自己。从数据来看,中国台湾地区的学生因喜欢社会工作而选择该专业的比例占到69%,远高于大陆的14%,且在两岸学生选择社会工作专业原因的差异性检验中,显著性水平达到0.001。
第二,相比中国台湾地区的学生,大陆的学生更可能花费较多的经历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上。虽然统计不显著,但可以看出在专业认同的4个维度之中,大陆学生的得分唯一超过中国台湾地区学生的为行为性认同。
(三)专业价值对专业认同的影响力分析
专业价值对专业认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专业价值与专业认同及其4个维度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且除了认知性认同之外都达到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而相关系数也很高,分别为0.637(适切性认同)、0.355(认知性认同)、0.621(行为性认同)和0.717(专业总认同)。在台湾地区的数据里,专业价值与专业总认同的相关系数更是达到了0.806的水平。在建立线性模型的过程中,专业价值对专业认同的解释力也很高,仅专业价值一个自变量就能解释专业认同55%的变异。因此,可以确定专业价值是专业情境里最能影响专业认同的一个维度。
如果细化分析专业价值维度下的具体指标,我们还能有所发现。专业价值维度下的4个指标分别是社工专业能实现我的理想、社工专业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社工专业的知识对我能力的提高有帮助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本身能吸引人。我们测量的专业价值其实是社会工作专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自我价值的定位因人而异,但终究是由社会文化基础决定。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充分认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那么社会工作必然也就能够成为社会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但是目前,社会工作还没有被中国大陆广泛认可,这可能是当前社会工作学生自我专业认同不足的主要原因。
六、小结与反思
尽管本研究的种种迹象也表明中国台湾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比大陆更成熟,但是,不管是中国大陆还是中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情境和专业认同都不容乐观。究其根本是专业价值感不足造成的。有学者指出,社会工作专业的存在与发展是依赖于一定的哲学基础和价值理念的,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与方法技巧也同样立足于这种哲学基础和价值理念。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同属于中华文化圈,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两地多年的發展相对独立,但是两岸依然有着共通的社会文化基础。而社会工作来源于西方,西方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社会文化基础,所以当社会工作专业被引入大陆和中国台湾时就面临着专业伦理方法和技巧与当地社会文化基础的矛盾。这或许是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价值感不足的主要原因。
尽管社工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获得的社会认可程度却并不理想,而专业价值正是影响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最关键的因素。要提升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必须从专业价值人手,但这并非易事,因为在当前的中国大陆,社会工作科学助人的模式依然难以抗衡中国传统社会“血浓于水”的情怀。